丰南区南孙庄学校语文学科自主探究新授课教学模式说明

作者:zds  时间:2010/10/23 8:27:32  来源:zdstcm原创  人气:903
  为全面落实学校“三•六•三”教学模式,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升课堂效率,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践精神、创新精神,制定语文教学应用模式如下:
  本教学模式以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有效教学、优秀教学的三条铁律作为理论依据,这三条铁律为:1、“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教师导学,学生自修);2、“先教后学”——以教导学(师生互动,合作探究);3、“温故知新”——以学促教(巩固知识,探索新知)。
  遵循当代成功教学的这三条规律,结合我校教改实际,教师现状,生源特点,把我校语文课堂教学分解成以下六个环节:“情趣引入----自学检测----探究质疑----达标训练----拓展迁移”。
  语文新授课的基本程序
  1、示案自学,情趣引入
  课前把学生完成的导学案收集起来,进行查阅,深入了解学生预习所达到的程度以及存在的问题,以便把握讲课的方向和重点。这样可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探索精神和自学能力,就切实做到了“先学后教,问题教学”。在此基础上激发学生情趣,引入课文的学习。久而久之,使学生由“学会”到“会学”,也能使学生在学习中找到乐趣,更加乐于学习。
  2、小组互助,自学检测
  这一环节主要是解决学生在预习过程中的疑问。在课堂上,在简洁地导入新课之后组织学生交流课前预习情况,并予以简要的总结、恰当的评价。通过交流、评价,一方面检查学生预习情况,督促学生做好预习工作,另一方面是了解学生对学习新课内容的认知基础和主要问题,以更具针对性地突出重点难点。现代文阅读自修检测的内容包括:字词基础、作者作品、背景资料、文体知识、课文内容、思想情感、初读感受、发现问题等。文言文阅读导学检测的内容包括:作者作品、背景资料、理解词义、粗通句意、初读感受、整理疑问等。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创设民主、和谐、平等、自由的情境和氛围,通过个体发言、相互探讨、小组讨论等多种讨论方式,引导学生大胆质疑、各抒己见。
  3、精讲点拨,探究质疑
  在经小组交流后,一般问题都基本解决,但有个别难度较大,学生理解不够透彻或根本不理解的问题,教师可采用点拨和探究的方式针对疑难点,抓住要害,讲清思路,明晰事理,并以问题为案例,由个别问题上升到一般规律,以起到触类旁通的教学效果,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
  本环节要求以学生为中心,全员参与。教师要充分利用灵活多样、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成为其中的积极成分,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反馈,使学生能深刻地领会和掌握所学知识,并能将这种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该环节教学的特点是:(1)主体参与: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2)互动性:通过师生互动,学生得到多方面的满足,教师的创造才能和主导作用得到充分发挥;(3)民主性:民主最直接的体现是在课堂实施中学生能够平等地参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是平等的,教师尊重学生独特的认识和感受;(4)合作性:参与式学习提倡分组活动的形式,这种形式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提供了更多的合作机会,智慧经验在合作中得到共享。
  在学习过程中会产生一些有疑问、不明确或不理解的地方,这样就会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及时组织学生前、后、左、右四个同学分成一组,进行讨论。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散,从不同方面考虑问题。讨论中要求小组的每个成员都要简单地说出自己所做的分析、对问题的看法,供其他同学讨论、批评、切磋、补充。讨论中,教师要容忍一时的无秩序的“混乱”,培养学生相互交流的习惯,虚心听取学生的不同意见。但时间不宜过长,经学生讨论解决不了的问题,决不浪费时间。这是促成知识迁移的关键一步。教师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要求学生去试一试,并给予学生充分自己思考的时间。这样就把学生推到主动地位,他们在尝试中遇到困难就会主动地去自学课本和接受教师的指导。于是,学习就变成了学生自身的需要,使他们产生了“我要学”的愿望。在这种动机的支配下,学生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了问题,又使他们获得了成功的喜悦,促使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去学习。
  现代文阅读参与互动的内容:语文知识、情节人物、句段理解、句段赏析、写作方法、表达作用、总结规律等。
  文言文阅读参与互动的内容:词句理解、情节人物、句段赏析、写作方法、表达作用、总结规律等。
  综合性学习与写作参与互动的内容:信息交流、赏析评判、总结规律等。
  4、达标训练,当堂运用
  在学生解决疑难问题、理清知识点后,教师应设计一定的达标练习,让学生当堂训练,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的熟练程度及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起到查漏补缺的作用。为使不同档次的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可以采取分层达标测试,将测试题分出档次,一般可以分为两组,较简单的题目要求全做,较难的题目要求可以部分选做。针对达标训练中出现的问题,再次进行适当的点拨。
  学生通过练习,自我检测,归纳总结所学的重点内容、规律和解题思路、方法、技巧,使学生形成新的网络结构。学生掌握知识不是目的,其根本目的是在掌握书本知识的基础上,结合生活实际,创设新的问题情景,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增强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上述基础上,还要引导学生对自己的思维过程进行反思。反思自己是怎样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运用了哪些基本的知识方法、技能、技巧;发生了哪些错误,原因何在。同时,还要对问题进行发散式延伸。它不仅对学生起自我检测的作用,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同步评估的反馈,懂得如何评价自己的学习效果,有效了解和反思自己学习语文过程中的进步与不足,积极探索和总结适合自己的有效的语文学习方法,着力培养学生对自己学习进行计划、实施、反思、评价和调整的调控策略。
  5、反思总结,拓展迁移
  在设计讲学案时,每节课上留有3—5分钟时间,指导学生对本课的学习内容、学习活动进行总结反思。总结归纳本堂课学习了哪些内容,主要探究了哪些问题,运用了哪些探究方法,通过本节课学习所得到的启示,还有哪些疑问等等。同时,还可以适当补充相关的课外知识,一方面迁移形成技能,另一方面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