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邦故园》素材运用梳理

作者:jiangnin  时间:2010/11/3 14:13:24  来源:jiangnin原创  人气:562
  【素材生成稿】
  《肖邦故园》素材运用梳理
  江苏秦葆万春芬
  一、爱国情怀
  【文段展示】流亡生活、高度的文化修养、痛苦的心境和肖邦对自己使命的不凡见解,使这画面复杂化了,或者说,像一层雾遮蔽了这些画面。绚丽的大都会风光,频繁的旅行,丰富的经历,给他提供了另一种创作灵感。但是,既然他在自己生命的末日,在那遥远、寒冷的爱丁堡又怀念起“我的家、我的母亲、我的姐妹”,我们就有理由想像,故乡的朦胧景色也回到了他的心中。
  【点燃思维】爱国主义情感是人类的普遍的情感。肖邦,他不仅是一位伟大的音乐家,更是一位值得人钦敬的民族英雄,他无时无刻不在怀念故土,怀念亲人,音乐成为表达他对家乡思念的媒介。
  【适用话题】爱国、感恩、思念、绿叶对根的情意。
  二、难舍家园
  【文段展示】年少的肖邦总爱坐在这小河边,坐在小桥旁的这棵大树下。他从华沙来此,总要走这条遍植垂柳的普通小道。当年的柳条亦如今日一样柔媚。甚至在去巴黎之前的几个星期,他还专程从首都来到这里,跟故园告别。在他心目中,这小小的庄子就是整个祖国乡村的象征。今天,我们目睹此情此景,思想深处也会闪现出整个马佐夫舍地区的风貌,肖邦也目睹过这一切,他热爱这茅舍、小桥、流水。他就是在那缱绻的秋日,怀着无限依恋、惜别的心情,告别了这一切,途经巴黎,浪迹天涯。不料这一别竞成永诀,成了为寻找虚幻的金羊毛而一去不返的远征。
  【点燃思维】人类经常为寻找虚幻的金羊毛而踏上一去不返的远征。肖邦也没有例外,当他踏上征程他恋恋不舍地告别与自己血肉相连的故乡,期盼与它的重逢,没有想到竟是永别。
  【适用话题】根、理想、归宿、流浪、精神家园。
  三、艺术永恒
  【文段展示】那时,房前屋后往往挤满了听众。有年轻人,也有老人;有新来的听众,他们是第一次来此领略肖邦的天才所揭示的无限美好的世界;也有常来的老听众,对于他们,每次都是莫大的精神享受,每次都能引起甜蜜的回忆:回顾自己一生中的幸福时光,回顾这伟大的音乐激起的每一次无限深刻的内心感受。也有人想起,曾几何时,连肖邦的音乐也成了违禁品!只能偷偷摸摸地在一些小房间、小客厅里秘密演奏,只有寥寥无几的人才能进人那些房间。他们去听肖邦的音乐,不只是为了证明自己祖国文化的伟大,同时也为了证明一个民族的精神生活是无法窒息的。因而这美好的音乐有时也是斗争的武器。
  【点燃思维】经典会无声地抓住你的心灵,它在历史的长河中无声地流淌,用流行所无法企及的宁静的力量熏陶渐染了一代又一代人,用内在的魅力给予人们享受与思考。我想肖邦和他用心诠释的音乐就是经典,他和他的音乐已成成为是一个象征,一个符号,一个图腾,被后人所景仰和膜拜。
  【适用话题】凝聚力、民族与艺术、经典的力量。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