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新词汇撞了腰

作者:凌霄鸿|  时间:2005/4/7 22:37:49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824
 
    你很久没有上网了。这一天晚上,你随便打开一个BBS,又蹩进一个中文聊天室,浏览着飞速滚动的聊天字幕,你发现你迷惑了——原来无比熟悉的对话怎么陌生了许多,有些看不懂了?
    “老师说的电影,我有趣看,真是有够给它好看,粉有趣,尤其是女主角粉卡哇伊,只是男主角太雪特了般,本周就酱子,下周一起甘巴茶吧。”这是一名中学生写给同学的手机短信,你看得懂吗?
    新新语言在新新人类中大行其道,让各校语文老师头痛不已,不只因为学生写文章时爱用新词汇,让老师、家长看得“雾煞煞”;许多老师更直指它是导致学生语文程度普遍下降的罪魁祸首,很多学校已公开要求学生写作文不得使用新词汇,希望能力挽狂澜。
    其实,不是你看不懂,是这个世界变化快。异彩纷呈的物质世界和日益丰富的精神生活让新语言呈几何级膨胀。任谁都可能被新词汇撞击一下腰。 
    那么,如何看待这一现象呢?
    有人悲观:目前,语言文字的混乱已经达到无法容忍的地步了。不仅表现在外来缩写词、音译词和网络新词,还表现在曲解正常词汇的“新人类语言”在青少年中的流行,港台与海外汉语在内地的滥用,报刊中使用以汉字标注的地方方言等现象上。
    也有人乐观:语言的发展变化与社会变迁紧密相连,并在词汇中很快反映出来,这也是语言文字和文化的生命力所在,多数情况下起的作用也是积极的,如“五四”时期的“德”先生和“赛”先生这两个外来词就功不可没。当然,对混乱现象也不能听之任之。
    究竟应该采取怎样的态度和措施呢?关键是在尊重语言文字多元化现状的基础上因势利导。千万不要一不顺眼就一棒子打死。其次要多了解多学习新词汇,不让它们认识你,而你不认识它们。一般来说,汉语新词汇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网言网语。网络时代是懒得去打字的,因为懒得去打字,所以才诞生这么多简写的符号:GG/MM/DD/JJ。例如轻舞JJ、雨儿MM、流浪GG等。一声亲热的GG呼唤,立马就拉近了数字时代的距离。QQ的意思是你去CALL我吧,可以用网络寻呼机或者传统通讯手段。如果有人在网上说你是WBD的时候,您可千万别偷着乐,那意思是说您是一个王八蛋。还有网民们自己创造的词汇,例如米国,不是指产大米的国家,而是指美国。在寸秒寸金的网络上,网民就没有耐性保证打字的准确,所以大量使用同音字代替,直到形成公认的新词汇。例如“斑竹”,原来正确的词应该是“版主”,但是由于输入的时候选字困难,就成了程序生成的词汇。数字在网络中的作用也非同小可。你真是个286,286现在差不多是运算速度最慢的处理器,机器运算速度慢就跟人智商低一样,与250相同,意思是说你傻呢。687的意思是对不起,有人向你道歉了呢。555,526,886:呜呜,我饿了,拜拜了。
    其二:领域术语。新知识爆炸的社会,新词汇也如雨后春笋,纷纷冒头,如换位思考、黑哨、黑客、实名制、软着陆、克隆、磨合、反馈、断层、滑坡等。科技进步不断产生新词,如生物芯片、基因组、 蓝牙技术、纳米、干细胞、暗物质。来自方言和国外的词语,如大款、大腕、流星、倒爷、宰人、写真、料理、因特网、跳楼价、大出血、侃大山等。词出现不久又有了简缩式,如传媒、房改、非典、维和、博导等。反映各种社会问题的词语,如脑体倒挂、有偿新闻、内耗、盗版、打白条等。经济越发达越开放的地区,新新术语涌现越多,如上海“磁浮”、 “申博”成为中国民众耳熟能详的流行语。上海陕西南路上的小店是“哈日”族和酷爱“韩流”者的天堂;上海街头“旗舰店”、“舍宾”、“水吧”、“量贩店”的霓虹灯在闪烁。广泛应用于政治、经济、技术等领域的新词让翻译家也头疼,如我们经常用到的 “外向型经济”、“招商引资”、“投资回报率”、“信息化建设”、“答谢会”等词汇,按照传统直译成英语,常使外国人听得一头雾水、不知所云。
    其三:外文音译。 新出现的以西文字母开头的词语像CEO(首席执行官)、CFO(首席财务官)、CGO(首席沟通官)、CIO(首席信息官)、COO(首席运营官)、CTO(首席技术官),这些称谓经常成为人们热衷的话题。还有外语音译词语,如拜拜、的士、桑拿、丁克家庭等;外语意译的词语,如超级市场、立体声、代沟、白领等;西文字母加上汉字语素的混合词语,如BP机、IP卡、AA制、卡拉OK等等。诸如此类,让你目不暇接。
    其四:港台来客。大陆词语对港台词语也不断吸收。“央行”为“中央银行”之省,大陆指中国人民银行;“飙车族”则为冒险开飞车比赛摩托车的人;“问题少年”指违反少年应遵守的行为规范,不为社会所接受的少年。“出炉”原指某些东西从炉中取出,如面包、钢水等,而现在又指发表、出现、产生等;“登场”原只指演员上场,现又义为开始(举行);“跌眼镜”喻指事情或其结果出人意外。“吸引眼球”指吸引别人注意力;还有“引爆”、 “热卖”、 “强势出击”和“盛典出场”,内地报刊杂志频频使用。
    表意的汉字在信息时代并不落后,使用汉字来构造新词和精确表达复杂的事物非常方便。面对大量出现的新概念、新事物,汉字可以轻易衍生新词汇。让我们与时俱进,不断熟悉新词汇,正确使用新词汇,使汉语在不久的将来成为世界强势语言。
   
 
                                                    2004.12.18《中学生百科》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