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料之外,情理之中——2011年安徽高考作文试题分析

作者:牛全圣  时间:2011/6/11 4:39:28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2778
  一、2011年安徽作文命题思路探析
  今年安徽卷作文考的是标题作文,这让很多人感到意外,因为在考前一些命题机构和很多的专家学者都预测今年依旧是考材料作文,而且材料有可能是漫画,这从考前各地的模拟题中可以看出,但事实却是令这些行家们大跌眼镜。细细思之,这也是意料之外,也是情理之中。
  1、意料之外-----从安徽自主命题的发展变化的角度
  2011年安徽省的高考作文是命题作文:时间在流逝。笔者认为这样的命题是“情理之中,意料之外”,能体现高考命题“稳中求变”的原则。先说情理之中,话题作文式微的背景下,命题作文和材料作文平分天下,这次选择命题作文是情理中的事。只是2007年、2008年采用命题作文,2009年和2010年采用的是材料作文,2011年安徽各地市和各类高考研究团体命制的高考模拟考试采用的均是材料作文的形式,而高考真题却回归了三年前的命题作文形式自然是“意料之外”。
  2、情理之中------从高考作文命题的发展趋势的角度
  去年以“吴兴杂诗”为材料的作文题一出来。就招来了一片批评和指责之声,很多评分机构都把安徽卷的作文评为三等卷,原因就在于,命题打破了高考作文多年来所固守的“不在审题上为难学生”的原则,同样,去年的全国一卷的漫画作文也是批评指责之声不绝于耳,原因也是在审题上人为地设置障碍,让写作能力强的考生不能发挥出真正的水平。可能命题人的内心深处是想让作文得到人文理性的回归,但事实却证明这并不是人性化的回归。所以今年安徽卷的命题人是不可能再冒天下之大不韪了,我想这个命题从某种程度上说是对“和谐高考”的一种妥协,这亦是情理之中的事。
  二、2011年安徽高考作文审题分析
  2011年安徽高考作文:以“时间在流逝”为题,写一篇作文。题材不限,不少于800字。 注意:1立意自定,题目自拟,除诗歌外,问题不限;2不得套作,不得抄袭;3不得透露个人信息;4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这是典型的命题作文形式,命题作文的审题主要有六种审题方法,1、比喻象征题目的审题——探究寓意法2、增补信息法3、明确重心法 4、以问领想法 5、化意为象法6、一分为二法。7、结构分析法
  审题思路:
  1、 以“结构分析法”把握其结构重点
  这是一个主谓短语,由“时间”、“在” 、“流逝”三个词组成。审题时我们一定首先要明确“时间”的内涵,“流逝”是对主语的陈述,而“在”则是“流逝”的状态。
  2、 采用“化意为象法”确定“时间”的内涵
  “时间”究竟指什么,它既可以指历史,也可以指生命,也可以指时光……确定了“时间”的内涵也就确定了作文的立意。
  3、 用“增补信息法”明确思路
  “时间在流逝”为题实际上并不能完整作文,它实际上隐含着,时间流逝的结果会怎样,时间在流逝我们该如何面对等问题,我觉得这也是今年高考命题的一个开放性所在,也是一大亮点。
  三、2011年安徽高考作文命题给我们的启示
  1、无论从今年全国各地的高考作文命题来看,还是安徽的高考作文命题来看,降低高考作文审题难度是大势所趋。我认为这是对高考作文命题考察本质的回归,因为高考作文本质在于考察学生运用语言表达思想情感的能力,而并非一味在审题上打转转,否则就是本末倒置了。
  2、命题内容由“时事”走向“哲理”
  安徽高考作文题已经由浅入深,由紧跟时事走向哲理的引导了,今年明明白白直接告知考生命题。命题引导考生思考时间、人生、成长、生命、理想等等,思考它们之间的关系。结合去年的高考作文命题来看,去年的高考作文命题虽饱受诟病,但今年的高考作文命题虽在命题方式上有了改变,审题难度上有所降低,但在内容上却依旧坚持,未曾改变。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