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湖南高考满分作文《世间再无真“狂”人》作者现身说“法”

作者:佚名  时间:2011/7/17 10:22:00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837
  考生档案:苏  峰,男,就读永州一中325班,高考语文132,数学132,英语131,理综258,总分654分,已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录取。
  《世间再无真“狂”人》
  永州一中   苏   峰
  为何一位知名歌唱演员出场面对观众说的第一句话由“大家好,我来了”变成“谢谢大家,你们来了”?这完全是功利的社会在作怪,这样的社会磨去了所有人的棱角,使得人们都成为了滑头滑脑的“圆”。
  悲哀也就来了:世间再无真“狂”人。
  有诗云:成熟了的/都必须低着头么?从社会的角度看,是的,而且是不得不。看看那些名人,有谁敢不低头以示谦逊?有谁敢露锋芒?大师是清一色的戴一副眼镜,腋下夹着书,低着头匆匆地走,显出儒家风流,大官是清一色的西装革履,笑容满面,和祥可亲,手里提着公文包,见人就笑,还有专家啦,成功人士啦,这些“成熟”商人无不这样,他们以前完全不是这样的,是功利的社会改变了他们。他们为了人气,为了知名度,为了粉丝而不敢露出锋芒。就以那知名歌唱演员来说,他还是因为一句“大家好,我来了!而在社会上栽了不少跟头,他人气少,红不起来,于是他变了,变得圆滑了。
  因此,当整个社会都圆滑了的时候,也就”世间再无真“狂人”了。为此,我要高呼:世间曾有真狂人!
  风度翩翩的儒者龚自珍自述:“一箫一剑平生意,负尽狂名十五年。”他金榜高中时谈及恩师时“狂”言:“居然是上无名小辈王植!”这自然是他“亦狂亦狭亦温文”的体现,当代学者钱钟书这时对老师极不满意,而戏言老师太笨、太懒、太俗。狷介之士刘文典更是狂得痛快,他狂言:“天下懂庄子的就两个半:一是庄子本人,一个是他自己,剩下半个大伙共抢!”当人们提议把沈从文升为教授时,他大喊:“我不给沈从文四毛钱!”自言“十年以后当思我,举国犹狂欲语谁?”的李敖不顾社会的功利,也狂得洒脱。他有《传统下的独白》一书的封底写道:“五十年来和五百年内,中国写白话文的前三名的:李敖、李敖、李敖。嘴上骂我吹牛皮的,心里都为我供了牌位。
  这些都是“狂”人啊!他们的狂,构建了中国民族屹立的傲骨,这种真狂,是时代的顶梁柱,是历史的撑天树,是一种良知的傲慢!
  可叹,当代社会,这种狂被名利吞食了,这种“良知的傲慢”也被风尘遮盖。于是,都变了。
  当所有的人都将“大家好,我来了”改成“谢谢大家,你们来了”时,世上再无真“狂”人,这不是时代的悲哀吗?
  科任教师点评:本文反弹琵琶,立意大胆深刻,从歌手改口的另一面对功利精明的社会世俗作了针砭,并发出“世间再无真‘狂’人”的时代悲音。可谓“见人之所未见,发人之所未发”,如此忧患意识殊为难得。正如麦克卢汉所说“看电视的时候,你向内进入自己”。由歌手改口这个不经意的“细节”,每个人会看到不一样的风景。本文的最大亮点是选择与众不同的立意角度,真正写出了“自己的感受和思考”——从“世间曾有真‘狂’人”的欣喜与自豪到“世间再无真‘狂’人”的失落与担忧!不仅新颖独特,而且勇气可嘉。真正优秀的作文不是靠语言和技巧而是靠思想和个性脱颖而出的。(刘小忠)
  考生自述成文经过:这篇文章成功的关键有两个,一是我的老师,老师曾要求我们以一首诗为题写作文,诗是:走在秋天的田野上/我问老托尔斯泰/一切成熟了的/都必须低垂着头么?在我看来,这诗与今年的作文题主旨几无二致,那时我文章没写好,但已有了雏形。另一个是我自己,我是有野心的,我想得高分,因此总想着要与众不同,这次我选择了反向立意和正反对比论证的结构。素材的积累与运用上,老师常叮嘱我们要有个性,没想到我的个性恰好与这次的文章吻合,这样我就写成了这篇《世间再无真“狂”人》。(苏  峰)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