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学天才”韩寒的倒掉(三)
韩寒的文章我以前仅读了几篇,了解很少,最近几天读了方舟子关于其“代笔”事件的分析、质疑以及韩寒有关的文章,觉得韩寒父子二人的回应和辩白真是说法不一,自相矛盾,漏洞百出,反复无常,难圆其说,贻笑大方。根据事态的发展和笔者的观察分析判断,愚以为:“天才韩寒”必是人造的神话而已,他的倒掉是必然的。
韩寒必不敢将此事较真到底,他将以公务繁忙没有时间整理证据为由迟迟不提起公诉或者撤诉,同时发表一篇言曰“好男不跟女斗”“大人不计小人过”“清者自清”之类的短文,以示自己的豁达大度和君子之风,让“阿Q精神胜利法”再发扬光大一次,然后就是偃旗息鼓,紧缄其口,使此事不了了之。因为英国文学家斯威夫特说过:“说一次谎的人,很少能发现自己会负担多大的重荷。因为他不知道,为了说通一句谎话,不得不另外再发明二十句。”说谎就好比人患上了疥疮,它会从角落处、阴暗处向大处、明处扩展。经过几次短兵相接,事实和形势让做贼心虚的“天才韩寒”清醒地认识到:真理越辩越明,如果继续论战下去,自己将会曝出更多更大的“马脚”,让真相大白于天下;此时最好的谋略就是保持沉默,让对方赤手空拳,打向空气,然后了无趣味,自动罢战,看客也会怏然四散,于不了了之之中掩埋事情真相,让公众糊里糊涂、不明不白,自己趁机偷下金銮殿,一走了之。此所谓“不战而屈人之兵”矣。
韩寒成名于新概念作文大赛和长篇小说《三重门》的发表,如果《求医》、《书店》、《杯中窥人》及《三重门》确实由其父或他人代笔或涉嫌团伙抄袭,那么“天才韩寒”的神话就被彻底打破,那么该事件就成了中国“打假”史上和文化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伟大事件。搜狐娱乐《专访方舟子:韩寒成功毒害青少年》里说,方舟子表示,自己……之所以一直紧抓韩寒不放,也有一个“很宏大”的目的,“目的很简单,如果韩寒是包装出来的,他在十几年前根本不是少年天才,东西是别人替他写的。那就把神话给打破了,是大骗局,愚弄全国人民十几年,毒害了那么多青少年。很多人觉得他是天才,可以过很好,觉得没必要好好读书,好好读书没有用,包括很多粉丝去我微博上,不看内容张口就骂。我要把人造偶像给打破,如果假的根本不要维护。”方舟子毫不留情地撕开事件真相的一角,把肮脏丑陋的东西展示出来,摧毁粉丝眼中的璀璨星光,让人造偶像大厦坍塌,就是用残酷的真实告诉世人:“打假”求真,人人有责!“打假”求真就是保卫世间公平正义、保卫社会稳定祥和,促进人类文明进步。任何人都有质疑和批评的权利,也有接受质疑和批评的义务。如果你是公众人物,并且通过影响力获得利益,就理应在公众领域拿出负责任的态度。任何欺骗行为、弄虚作假行为、投机取巧行为、愚弄公众行为都是违背公平和诚信原则的,都是触及道德底线的,都和正义水火不容,都为世人所唾弃,“你可以欺骗全体人民于一时,也可以欺骗部分人民于永远,但你无法在所有的时候欺骗所有的人民”,最终必将受到正义利剑的惩罚。在通向事业成功的道路上没有捷径可走,只有那些不畏艰险、一步一个脚印沿着崎岖山路勇于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堪称中国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文学大师鲁迅先生说:“哪里有天才,我只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了工作上了。”越是信奉不劳而获,越是崇拜某个偶像,越是表明自己缺乏自信、愚昧之极、脑残之极!
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有一弊必有一利。对于韩寒本人来说,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正如五岳散人在其文《韩寒的错与方舟子的输》里所说:“韩寒自从2008年开始关注社会问题以来毕竟日渐成熟,韩三篇论及的东西虽然不深,有很多明显的错处,但其思考的深度已经开始延展。这证明他自己已经真正开始成熟。但这种成熟必然需要褪去原来那些并不属于他的背景,从偶像派的传说到实力派的功底,已然不需要这种背景为衬托。正好这个时候方舟子送上门来,正好有个机会把那些虚荣甩下,暴露出已然要另外展翅的韩寒。破茧成蝶、抛去光环而走入另一个境界。”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