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靠朴实语句打动评委——记扬子晚报杯作文大赛一等奖得主陈雅菡

作者:记者 杨甜子  时间:2012/2/23 16:35:10  来源:jsrdzzj转发  人气:874
  勇夺扬子晚报杯作文大赛初中组一等奖的陈雅菡“很文艺”——
  她靠朴实语句和自身感悟打动评委
  “质朴比巧妙的言辞更能打动我心。”这句莎士比亚的名言是本次扬子晚报杯作文大赛初中组一等奖得主,丹阳华南实验学校的陈雅菡在决赛时抽到的现场演讲题。事实上,这句话也正是陈雅菡写作的秘诀。这个爱思考、对生活充满感悟的姑娘说起话来有些腼腆,但对于生活的感悟却充满哲理。她在决赛现场的一番哲理演讲也被评委老师一致认为“最文艺演讲”。
  ◎姓名:陈雅菡
  ◎学校:丹阳华南实验学校八(3)班
  ◎年龄:14岁
  ◎爱好:写作、书法、阅读
  ◎曾获奖项:
  2009年首届全国小学生五年级组英语语法竞赛一等奖
  2009年“时代英语报”江苏省小学生英语朗诵比赛一等奖
  2010年丹阳市小学生巴菲特被素描现场竞赛一等奖
  2010年江苏省作文大赛镇江赛区三等奖
  2011年江苏省作文大赛镇江赛区二等奖
  2011年全国青少年五好小公民主题教育“光辉的旗帜”读书征文三等奖
  2012首届“扬子晚报”杯中小学生作文大赛初中组一等奖
  作文和演讲都似“行云流水”
  “时光是一杯积淀了千年的酒,愈陈愈香。岁月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悄然滋长,慢慢地走,走过人生百味、走过岁月沧桑,朝看旭日东升、夜观月色如水,亦是一种幸福。”仔细阅读陈雅菡的参赛作文,没有浮华的辞藻,却靠着朴实的语句和最真的感悟打动了所有人的心。“‘慢慢的走’这个题目其实写成散文或是记叙文的形式是最为简单的,”陈雅菡说,但她在决赛时选择的文体却是不太好发挥的议论文,用饮茶文化作为切口,延伸到当今社会现象,指出社会发展需要合理的速度,不能急功近利。精密的文章结构,展现了过人的思维能力。
  而她的现场演讲的发挥也是相当精彩。“我记得我抽到的演讲题是质朴比巧妙的言辞更能打动我心,是莎士比亚的一句话。”虽然比赛已经结束将近一个月,但陈雅菡依然清晰的记得自己在台上说的每一个字。“拿到这个题目,我就立刻想到了玻璃和陶器之间的关系,”陈雅菡说,她灵机一动,想起了用玻璃和陶器作对比,阐述了玻璃和陶器各自的特点。“玻璃轻盈、优雅却易碎,而陶器就厚重得多。”同时她的思维并没有停留在这一点上,而是联想到了社会上像陶器一样的人们。“比如说社会上的农民工,他们没有华丽的外表,却默默地为城市建设做着贡献。他们就是这个社会上的陶器。我也希望我可以成为一个像陶器一样的人。”一番流畅而富有哲理的演讲让在场不少评委啧啧称赞。
  爱好读书看报,喜欢思考时事
  “如果说写作经验,可能是我平时看报纸杂志比较多。”陈雅菡告诉记者,自己在阅读时尤其钟爱时效性比较强的信息,觉得这一类的信息是作文写作的好素材。陈雅菡在学校就是个挺优秀的学生。“平时考试的时候我的状态并没有这么好,但当知道本次大赛有五万多人参赛,反而放松了心态。不过在线作文题挺难的,我打字速度也不快,还以为过不了呢。”陈雅菡说。直到进了60人的入围名单,陈雅菡对自己的信心才更坚定起来。“我喜欢对身边的事进行思考,对生活比较有感悟。”陈雅菡举例说,媒体屡次报道的老人在路边摔倒却没有人去帮扶的案例就给她很大的震动。“我当时就在思考,我们的社会到底怎么了?这些思考对于锻炼我的思维能力也是有很大帮助的。”
  学生获奖,校长登门道贺
  陈雅菡是个文理科全面发展的学生。“在班里考试肯定在5名之内吧,如果发挥得比较好,可能会考进前三名。”对于自己的成绩,陈雅菡非常自信。大赛结束,获得一等奖的陈雅菡一下子成了学校的红人。“比赛结束后,语文老师就给我打电话祝贺,当时我都有点受宠若惊了。”而让陈雅涵感到惊喜的还远远不止这些。在本次作文大赛中,丹阳华南实验学校几乎是全校“组团”参赛,最终12名同学入围海选800强,2名同学成功晋级 “在线作文”初中组15强的优秀成绩让学校喜获“大丰收”。为了鼓励陈雅菡在作文大赛中的精彩表现,华南实验学校校长在作文大赛结束的第二天便亲自到她家中道喜。学校张锁荣校长告诉记者,陈雅菡能在扬子晚报的作文大赛中拿到一等奖,很不容易。“现在在咱们学校,写作文都是潮流了。”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