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课成为培养学生个性阅读的主阵地——观摩张家港市、盐城市初中语文“同题异构”课听后感
作者:射阳县初级中学 刘必明 时间:2012/5/18 5:37:05 来源:liubimingaixin原创 人气:1376
本次活动目的在于促进青年教师业务能力的提升,鼓励有效利用多种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活动中,老师们精心准备,反复磨课,同时几位教师能分别结合特级教师蔡明的“生态语文观”、特级教师陈玉忠的“核心价值取向”教学理念,加上自己的深入思考认真地解读教材,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设计教学。在课堂中,不仅很好地演绎了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同时也展示了个人良好的教学素养。他们的课堂教学可谓是各有千秋!这种“同题异构”的形式,老师们在听课中能清晰地比较上课老师不同设计方法达到的不同教学效果,收获颇丰,启迪很大。其中印象最深刻的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个性,特别是教师让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充分的张扬。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因此,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积极倡导个性化阅读,不仅是时代的需要,也体现了教师对学生自身体验的尊重,对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视。在新课程理念下的个性化阅读教学中,教师的阅读指导至关重要,它是学生能够进行个性化阅读的关键。
一、读中激发个性阅读的趣味性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尊重每个学生在独特的认知背景下对人物、事物的主体感受,尊重不同感受产生的不同朗读处理,让他们读出个性,读出情韵。
刘会老师在教学《变色龙》这课时,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学习,可以美美地朗读,可以表演,也可以是批注阅读等等。学生通过有感而发,有疑而注,有得而写,满足个体学习的需要,促进个性品质的发展。教师给予学生充分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学生学得主动积极,读书效率也提高了。
韩建萍老师在教学《变色龙》这课时,围绕”奥楚蔑洛夫是怎样一个人”,让学生带着自己不同的感受去朗读,再配以动作表演,使学生获得鼓舞,调动起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创新性思维,使课堂教学知情相融。
二、说中张扬个性阅读的探索性
阅读是高度个性化、探索化的心智活动,需要借助自身的生活经验、情感基础、语文积淀以唤回直觉经验,对文本进行个性化的解读,重构自己头脑中的“第二文本”。然而,目前的阅读教学常常以“标准化”的方法试图统一学生的思想和认识。这样,学生的答案成了完全的“拷贝”,学生的想象力被扼杀了。阅读既然是一种个性化的解读过程,那么,学生自然可以依据自己的“阅读期待”,对课文产生认同、共鸣,或探索,或质疑,或批判。个性化解读的关键是引导学生独立自主地感悟。
韩建萍老师在教学《变色龙》这课时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多元解读,不少学生对奥楚蔑洛夫的形象提出了大胆的独到的见解,老师没有简单地予以肯否,没有对人物形象贴标签,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张扬。由于各人的知识经验不尽相同,阅读后获取的结论也各有差异。对相同的文本,对文本中的同一个内容,学生有多元的理解,这是正常的、健康的、可喜的,教师要珍视、尊重并大加鼓励。
蒋俭学老师在教学《松鼠》一文时,让学生对文本内容的质疑解读,有学生提出文章末尾说松鼠的肉可以吃有伤大雅,违背主旨。蒋老师没有否定,而是肯定他关爱动物,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心灵。一般地说,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对读物内容既有赞同地吸纳,又含有批判地否定,这就是存在于阅读过程中的批判性。批判性阅读是一种极其主动的阅读心态,通过对读物的批判和评论,不仅可以更深地理解阅读内容,而且有助于提高辨别力,教师应引导学生去质疑、去批判、去否定,从小培养学生不盲从、不唯书、敢于独立思考、追求真理的精神。
三、写中呈现个性表达的独特性
阅读积淀越厚实,对阅读内容研究得越深,就越有可能通过随机的碰撞出现“读写优化组合”,并让创新的观念闪闪发光,独特、自由地表达能放飞学生的心灵。他们有了各种各样的想法,也就自然地带来了独特的表达形式,从而突破了文体僵化的藩篱,形成有个性的写作,体现了生命个性的风采,创造出独具个性色彩的作品。
在教完《松鼠》一文时,路仁宏老师让学生用从文中所学知识,仿写一个片段,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介绍家中饲养的小动物;蒋俭学老师让学生仿写一段文字为百度添加词条“丹顶鹤”;刘会老师在教完《变色龙》这课时,让学生运用文中刻画人物的方法描写人物片段。这样,让学生贴近阅读,真实表达;不拘形式,自由表达。设计有利于个性发挥、张扬的多种读写训练方法,不断强化、巩固学生个性表达的形成。教学中,教师面对的是幼稚天真、缺乏应有经验积累的学生,他们表达不好是正常的,教师以平常心、爱心去面对学生充满个性的表达与习作。对积极向上、健康有益的要给予肯定、鼓励,哪怕是过激的、偏颇的,也要在注意保护积极性的前提下,施以善意的、真诚的帮助和指导。待他们改进后,同样加以肯定和鼓励,为他们营造一种“不拘形式、自由表达”的氛围。
乌申斯基说:“在教育中,一切都应当以教育者的个性为基础,只有个性才能影响个性的发展和定型,只有性格才能养成性格。”在阅读教学中,重视学生个性化朗读文本,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思维来思考、来判断,不仅能培养学生对课文进行个性化解读的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个性阅读,意味着学生从各种束缚、禁锢、定势和依附中超越出来,挑战书本、挑战教师、挑战权威;也意味课堂上平等对话过程中的每一个场景,都将成为涌动的生命流程中的快乐驿站,让语文课堂成为培养学生个性阅读的主阵地。
本次评议课活动为授课教师搭建了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同时也为广大教师提供了一个互相启发、互相学习的平台,进而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青年教师们良好的个人素质和日渐成熟的课堂驾驭能力在评议课上展露无疑,让听课的老师们共享阳光课堂带来的丝丝暖意。 本次活动,使上课和听课的老师都受益匪浅,相信在不断的交流研讨活动中,我们的语文课不仅会百花齐放,而且会百花争艳。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