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校园“爱情”的溃疡

作者:内蒙古巴林左旗林东一中 宋亚军|  时间:2005/5/6 16:02:23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1034

  课下小憩,张老师绘声绘色的讲起了又一个学生早恋的事:
  “我早就发觉那个女生眼睛有些迷离,上课的时候,身体总是向着那个男生倾斜。这不,刚才上阅读课,那个女生又和那个男生坐到了一块儿,两个人看一本杂志,那个眼神啊……哎,那种感情入了心,也就着了魔,九头牛也拉不回来呀!又一个优秀的孩子瞎了!”
  这样的事情近来听得越来越多了,我们的心情也由一开始的震惊不解,到了现在的几近麻木。我们这些生于上个世纪70年代的人,对如今这些孩子的早熟很不理解。如今的孩子呀,好象没有异性朋友就很没面子,就觉得低人一等,真是咄咄怪事!
  而学生们呢,反而认为教师的想法难以理解,就有学生直言不讳的对教师说“老师,你不理解我们!”这样的学生如果是少有的几个,没什么大惊小怪的,可如今几乎是全员参与。这极不正常,中学校园里的爱情,是溃疡了的爱情!
  我清楚的记得,去年我带高三,临毕业的时候,我微笑这问同学们:“今天我们快要毕业了,有句话我要问大家,大家也不要隐瞒。就咱们学校来讲,如果能有效遏制早恋现象,能不能在本来的基础上,重点院校再多考上100人?”同学们异口同声:“能!”可是我分明的发现,有很多同学悔之晚矣。本来黄金般的青春年华,是供他们求知的,但是很多同学却陷入了早恋的泥潭不能自拔,不能自拔还可以,就是老师苦口婆心,想千方设百计,能拉回来的,也就十分之一吧。
  教了这么多年,我对许多学生,特别是那些很优秀的学生,因过早发生恋情而导致成绩一塌糊涂可以说刻骨铭心。我清楚的记得,许多学生,原本勤奋向上,忽然有一天,精神大为萎靡,上课总是神游天外,完完全全的心不在焉。不再那么欢乐,一副忧忧郁郁的样子,好象一下子长大了许多,也一下子苍老了许多。脸上不再洋溢青春的活力,取而代之的是“为赋新词强说愁”的与年龄极不相称的老成。
  我说这些,并不是说处在花季的中学生有那种情感是错的,青年人,活泼而浪漫,富于幻想,乐于展示自己,总有一种或显或隐的吸引异性的冲动,这也是人之常情。我对男女同学的交往是欢迎的,我承认没有那种朦朦胧胧情感的人,才是性格残缺的人。但是,我决不主张过早沉入爱河。中学生,心理发展还远没有成熟,只知凭一时冲动,不计后果,没有强烈的责任意识,跟风思想很浓,别人都如何如何了,自己还不……显然很掉架,盲盲目目,陷入深潭,误了大好的青春年华。到头来,即使捶胸顿足,痛哭失声,也难以挽回。
  去年我带高二文科班,班里有一个男同学,近于1米80的个头,长得很帅气,又极富正义感,替我做了不少工作,成绩中上等,如果努一努力,成绩肯定能上,考一个普通本科没有什么问题。可是,也不知是女同学先恋的他,还是他先找上了那个女生,反正两个人开始近乎起来。我一看苗头不好,赶紧找他反复谈心,从以后的前途到男子的责任,从人生的小风景到远方的大风景,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到“天涯何处无芳草”,种种招数用尽,却没有收到一点效果。他们两个还是出入成双成对,一副“天地合,乃敢与君绝”的架势。不出所料,今年,这两个学生又出现在了复习班了。
  爱情是美好的,是人类最真挚可贵的情感之一。但是,中学生群体中发生的爱情故事,多半没有好的结局。歌曲中唱到“伤心总是难免的”,可是,许多事本来知道迟早是伤心事,却由于难以把持自己的理智,伤心自然难免了。
  校园里的爱情,没有结果的故事,还在蓬蓬勃勃的每天上演着。这种盲目的情感,背离了正常,多数只能归结为“情感的溃疡”,是思想上有了病变,引发了行动上的失常。

文章评论

共有 1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

  • 谁是谁的谁 于04-02 15:21发表评论: 第1楼
  • 不知道怎么说 看了你写的东西 忽然很有感触 说的很对啊 中学生群体中发生的爱情故事,多半没有好的结局 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