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理答,师生互动,打造高校课堂

作者:安冰花  时间:2012/10/10 9:19:31  来源:anbinghua原创  人气:2072
  智慧理答师生互动打造高校课堂
  本学期,我校在教育局的领导下,组织了课堂观察活动,通过对上课老师某一方面的观察和分析,使本校教师的教学更有效,打造高校课堂,促进教师成长。
  上课的都是各学校的优秀教师,有着较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执教的课程都是河大版七年级语文第十六课《蟋蟀》,我主要对几位教师课堂理答和互动方面的有效性进行了观察。
  一、理答方面
  教师在课堂提问过程中,对学生的回答加以评价反馈。处理的好坏决定着教学效率的高低,教师理答恰当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恰当的评语是点燃学生心灵的火把,更是开启智慧之门的钥匙,如果理答不当,就会严重损害学生的自尊心和学习积极性,熄灭学生求知、思维的火花。
  通过我的观察,我发现,这几位老师都比较注重激励性理答,在聆听学生回答后对其准确程度予以不同层次的表扬,或肯定,或鼓励,或建议。如王晓静老师很善于鼓励学生,课堂上总能听到王老师“好!”、“挺好!”“非常好!”等鼓励的话语,当学生回答不够恰当时,也没有生硬地直接给予否定,而是用“没关系”“再想想”等鼓励性的语言予以理答。
  但仔细品味这几位老师激励性语言,可以看出,有的理答语言都是用“好”、“你说的真棒”等这样奖励词,语言显得有些空洞,缺乏针对性和客观性,为了达到某种气氛,对学生回答一路高歌赞扬,或对回答不出问题的学生直接让坐下,而直接叫下一位学生回答的无反应理答等等。由此可见,我们的课堂理答还过于单一,那么,如何让课堂理答更智慧,怎样才能提高教师课堂理答的有效性呢?
  1.倾听学生。要仔细倾听学生的发言,捕捉答问话语的长处和短处,边听边思考对策,调整问题教学思路。我们的教师往往习惯按自己预设好的课堂思路上课,所以,老师往往只顾着下一句自己该说什么话,而很难将注意力放在倾听学生的发言中,学生的发言中的智慧火花,老师就很难捕捉到。如果学生的回答偏离了自己的答案,老师会对学生的答案不置可否,硬把学生拉回来,这样很难达到理答的有效性。
  2.学会等待。人的思考有时间过程,当学生的回答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时,老师要根据学生普遍的认识水平及时调整问题,引导学生再次思考,必要时教师要做简单的背景资料补充、关键词语的提示、相似情景的比较,让学生在有所思考后再次作答,以达到对问题切实、优质的解决。而我们老师上课时往往注重课堂的完整性,担心一节课的内容讲不完,常常会抢断回答问题学生的话题,对回答不对问题的学生采取不理睬,直接叫下一位学生回答的现象,目的是节省时间。这样课堂的完整性有了,但是学生学习的有效性没有了。
  3.因材施教。对不同类型的学生评价的要求应不同。对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问题回答得好,但不可褒奖太多,应有较高的要求,如“我想你应该考虑得更全面更深刻些”,“你会打得不错,希望你的语言方面在精炼一些”;中等生回答问题时,如果一时会答不上来或部分正确,老师可以采用“不要紧张,请你再仔细考虑一下,相信你会想出好的答案来!”等鼓励性评价;对于差生,要设置一些容易的问题让他回答,如果答对了,给予肯定性的评价,如果答错了,老师也应发现他的闪光点加以表扬,“你发言声音洪亮,希望你再接再厉”“你虽然读得不是特别精彩,但老师感受到你在努力把它读好,希望你平时多多练习!”等等,目的在于客服他们回答问题时的自卑心理,树立自信心。
  4.客观评价。当学生的回答出现明显的错误时,我们要及时地给予否定,让错误消失于萌芽状态。当然,在否定理答时,语气要委婉,照顾学生的自尊心,尤其是性格内向的学生。老师可以通过修正式评价语把学生的语言纳入更准确的轨道。如:“如果你能说得更具体些那就更精彩了。”
  二、互动方面
  高校课堂的首要条件是“师生之间的互动”,尤其是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学生的积极性往往来自于老师的教学艺术和策略,同样,学生上课的表现也会对老师的积极性和思路产生很大影响,这样构成师生影响的双向交互性。
  《蟋蟀》这篇课文是一篇说明文,说明对象是大家都熟知的昆虫,对于初一学生来说,是一篇很有吸引力的文章。学生的学习兴趣比较浓厚,相对于记叙文来说,说明文也比较好理解,学生学起来比较容易,因此学生的参与度较高。当然更主要的是老师的作用。
  1.教师善于设置高质量的问题。
  教师通过设置高质量的问题,把学生的思维活动和言语活动吸引到问题情境之中。
  高质量的问题设置要求具有一定的创造性,因为这样,教师所营造的问题情境才更具有新颖性,独特性,从而对学生产生更大的吸引力。如老师在处理说明文语言的特点的时候,采用做比较这种新颖的形式,让学生比较“改文”和“课文”的区别,从而理解说明文语言准确性和课文语言的生动性的特点。学生积极性很高,受到很好的效果。
  另外,高质量的问题要有利于学生形成对知识的深层理解。如王晓静老师在处理说明顺序的时候,追问学生:“是逻辑顺序,还是时间顺序?为什么?请说出你的理由。”这样更利于学生对知识有更深层理解,有着很高求知欲的学生参与度会更高。
  2.教师善于充当学生学习的“伙伴”。
  在高效的师生互动关系中,教师充当什么角色呢?教师不仅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使学生的高级伙伴。教师在课堂上不是“教”学生,而是与学生一起学习,对课堂上的问题,教师不可以直接说出答案,只能起启发、点拨的作用,不可包办一切。课堂上的问题要由学生自主达成共识,自主解决。教师要创造一个师生互动的环境,倡导民主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在探索、思考、沟通、交流的过程中找到问题的答案。如:老师在提出问题“课文抓住了蟋蟀的什么特征?作者的情感是怎样的?”之后,采取分组竞赛的形式,放手让学生从多角度说出自己的答案,而不是依据参考书给出的答案强加给学生。
  总之,在语文高效课堂教学中,关键在教师。教师智慧的理答,可以鼓励学生使学生信心倍增,学习的积极性大大提高;教师在课堂教学师生互动中,注意采取恰当的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增加师生互动的有效性。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