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考考风考纪思考篇

作者:不详  时间:2013/6/13 20:53:07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939
  湖北钟祥高考点围堵监考老师事件
  日前,一段“湖北一高考点考生围堵异地监考老师”的视频在网上流传。
  钟祥市政府副市长王艳娟表示,事情发生后,钟祥市委市政府成立了由市纪委、政府办、教育局、公安局组成的调查处理专班,开展调查取证工作,对违规行为查实后将严肃处理。
  考点围堵持续一个多小时,有考生也有家长
  8日17时高考结束时,钟祥三中艺术体育考点生考生围堵监考老师,也有个别家长参与其中。钟祥市迅速出动警力维持秩序及时疏导。18时20分左右,考生相继离开考点,监考老师被安全送回京山县、荆门市。
  钟祥市教育部门调查称,有考生感觉自己没考好,情绪波动较大,在学校大门口围堵监考老师,阻止监考老师离开。
  也有监考老师向记者反映,由于严格安检,收缴了一些通讯工具和作弊仪器,使作弊行为未能得逞,引起部分考生不满,在考试结束时爆发出来。
  一位考生证实,确有个别考生准备作弊,被检查出来不痛快。最后一门考完后,有10多个同学情绪激动地追着监考教师起哄。“这些家长和考生的做法真是丢了钟祥人的面子。”这位考生说。
  监考老师对学生正常安检并非搜身
  记者了解到,湖北省钟祥市今年参加高考学生人数7357人,共设6个考点,246个考场。由于艺术体育考点实行异地监考,钟祥三中考点监考的54名外地老师来自京山县和荆门市直学校。
  针对网传“有考生称,外地监考老师对学生搜身,有的女考生被摸胸,有的男生被揪裤裆,严重影响考生心情,激怒了家长”,一位参加监考的老师对记者说,所谓搜身完全不实。监考人员按照考试规定对学生进行安检,有统一的仪器检查,也有脱鞋检查,说“性骚扰”更是造谣。
  一位考生向记者证实,当时安检的确很严,监考老师很认真。进考场前,教师用仪器将考生从头到脚扫了一遍,因为皮带头、钥匙金属会有响声,所以老师看了一下皮带,并要求把钥匙放在一边,不存在搜身。
  钟祥市公安局副局长黄永新也称上述传言为虚假信息。6月8日,钟祥市公安局查明,此信息为一名叫“赵丫丫呀呀”的微博网友所发,这名网友现为武汉某院校学生,当日不在现场。9日晚,这名学生已发帖澄清事实。
  确有个别家长威胁监考老师
  钟祥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副主任王虎介绍,7日下午,钟祥三中艺体考点一位李姓监考老师没收了一赵姓考生违规携带的手机。考试结束后,考生父亲在学校门口将李老师打了一拳,现场执勤的民警立即将考生父亲控制,并护送老师到其驻地。
  黄永新说,市公安局已依法对这位考生家长予以行政拘留5日处罚,当晚11时许,考生家长在公安人员陪同下,向李老师承认错误并鞠躬道歉。
  黄永新还证实,8日上午,艺体考点一位钱姓监考老师没收了一尹姓考生违规携带的手机。考试结束后,考生父亲走近钱老师进行威胁时,现场执勤民警及时将这名家长控制,并带到皇庄水陆派出所进行了训诫谈话。
  艺体考点作弊严重说法也并不属实。据一位在场的监考老师向记者透露,个别考生确有作弊嫌疑,多位监考老师没收过手机及接收器等作弊工具。
  王虎说,钟祥市各考点使用金属探测仪对考生进行安全检查,严防考生将无线电收发装置等违禁物品带入考场。对所有考场安装手机信号屏蔽仪,启用视频监控和网上巡查系统。
  榆林高考乱象是视而不见还是屡禁不止?
  据媒体调查,在吉林省榆树市,高考前找人买答案已是公开的秘密,在当地的一份报纸上,一则出售“高考试题”的豆腐块广告被公开刊出。为了将作弊器的耳机及接收盒带进考场,考生的鞋底、腰间甚至卫生巾上都会动手脚。当地已多年流传有“隔两年答案不准”的说法。(6月9日《中国青年报》)
  一直觉得吉林2013年高考前宣布无声高考,以及严格的安检方法是一个最大的玩笑,但是当我们看了今天青年报的相关榆林市所出现的高考乱象后,我们才知道吉林的高考安检制度如此之严格是有其历史渊源的啊,原来在吉林省榆林市高考作弊成了这里独有的特色,而这种特色的出现,从学生到家长都不以为耻反而荣,也正是这里的作弊现象流行才致使这里的考生常年列位于其他学校考生的前列。这种不良或者是违法现象的出现,严重地破坏了高考制度的公平,这样的事件出现,我们如何不会问一下相关部门是视而不见,还是屡禁不止?
  我们每一个人都知道,高考就要公平,因为在当前历史情况下高考都是一考定终身,虽说我们反对这种观点,或者是人才选择的方式,但是这是我国国情现有的特色,我们只能维护。但是如何保证高考参试过程中的公平与公正,最主要的还是应该对高考出现舞弊的现象进行制止严惩,以达到高考的公平和公正。虽说在全国每年总会有一些地方都会出现集体舞弊的高考案件,这些案件的出现打破了高考的正常秩序,让高考有失公平和公正,因此很多地方都在对高考舞弊现象进行整治,对高考过程中出现的违法行为进行打击,以显示高考制度的严肃性。尽管相关执法部门对高考违纪现象一而再再而三的进行曝光处理,但是让我们万万没有想到在吉林榆林这个地方,高考集体舞弊还能一下子坚持多年,并且成了当地独有的风景,这种风景的出现,我们是气愤,我们是悲哀,我们还有更多是无奈,高考工作会出现这样的怪相,真是当地的耻辱啊!
  对于出现的这样事件,我们应该问责一下相关部门了,为什么连续多年出现这种情况都不能够制止呢?是屡禁不止,还是根本看不到呢?如果说是看不到,我们觉得是不可能,如果看不到,不会出现今年高考这样严格的安检制度,可是既然知道和了解这种情况的出现,为什么却不能制止这种乱象的出现呢?究其一点还是在于相关单位或者执法部门根本没有找到好的方法对这样的事件从根上根除,也就是说在这样工作中,榆林地区相关部门根本没有找到有效的手段对这个现象进行治理。诚然严格的安检能够发现一些舞弊作案的工具,但是真正能够消除这种现象还是很难。根本上制止就是从考生到家长在脑海里都要消除舞弊的想法才是最要做的工作,因此措施不得力,即使有严格的安检制度,仍在高考工作管理过程中出现“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现象,如将舞弊设备藏在卫生巾里,牙套中等等。这些现象的存在说明再严格的高考安检方法也存在漏洞,只有堵塞心里的漏洞,才能够完全制止这种现象的发生。
  既然严格的安检制度对于高考舞弊只能起到一点点儿的作用,那如何做才能够真正消除这种不良现象的存在呢?笔者觉得相关部门应该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加强师生思想教育和法制教育,尤其是学生。告诉学生高考是一种神圣的行动,是任何人不可侵犯他人利益的行为,要告诉他们,高考作弊是违法行为,如果发现会受到严肃处理。再者还要向学生强调,学习是一个循序见进的过程,在学习中想学到真正的知识就要付出辛苦,任何的侥幸行为都是可耻的,都不应该在学生当中出现;二是对舞弊现象的出现要执法必严。对于舞弊现象的出现追究其法律责任,这些人是重点对象:高考参试枪手、不认真履行职责的监考人员、舞弊的学生,最重要的是那些卖答案获取暴利的人员,对他们更要从重处罚。况且这些人员并不是很难发现,只要用心,发现一个人的舞弊行为也许就会牵连出一群人,对这群人做到严格执法,达到用法纪震慑不良现象发生的行为。三是在严格安检的情况下,监考教师更要负责,对于学生出现违纪的行为要按相关规定办事,绝对不姑息,做到杀一儆百,或者是杀鸡骇猴。只有上面三点全做到了,也许能够将高考舞弊现象消除,否则一个环节不得力,这种违纪现象就会永远存在,因为功利性让很多人迷失了本质。
  榆林高考舞弊现象,让高考失去了公平和公正,希望在这个事件发生后,当地政府相关部门切实负起责任,对于本地区所出现的特有现象进行治理,真正做到“零容忍”,千万不能再对这样的事件漠视了。如果再视而不见或者屡禁不止,只能怪我们当地相关部门不作为了。到时候榆林地区不仅仅让天下人耻笑,并且最后的结果亦如上述新闻中所说:“一个地方的考风坏了。就算孩子上了本科,有些聪明的单位,都不爱招了。”真理永远存在,想耍小聪明的结果是不仅仅害了别人更害了自己。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