旨趣

作者:张兆浩  时间:2014/6/9 12:35:45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705
  【简介】以下两篇短文写作时间相距个把月,但旨趣相通。一是对生活的观察和感悟,可谓见仁见智,由于生活阅历和文化视野不同,生活情调迥异,对具体生活场景的解读就会产生不同的境界。一是对日前福建省高考作文题的审读,同样面对“山谷”,联想各异,理解就不同,盖因于人生理念、情趣、态度不同,也反映了不同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读生活之书和读文本之书,都必须崇尚答案的丰富多彩,切不可简单地拘囿于肯否与褒贬,且常须融会贯通无字之书与有形之字的内涵蕴味,这也许就是以下两则短文给人的最深启迪。
  旨趣
  作者:福建省罗源第一中学特级教师 张兆浩
  之一、读石
  Q君晨练回来,说:“一夜之间,江滨公园立起12块青石。”
  妻惊奇:“那不是以色列约书亚立的标记?”
  儿惊喜:“二十四桥半隐半现啊!”
  弟惊怪:“那里藏着六六大顺?!”
  父惊慌:“三四,三四,不三不四,可不是,沉默的谶语……”
  Q君惊叹:“鲁迅论读《红》一点不差。”
  【注】“三”跟本地话“生”谐音。
  写于2014.5.8
  之二、读题
  2014年大陆福建高考作文题是根据“看到空谷,有人想到的是悬崖,有人想到的是栈道桥梁”,写一篇文章。
  这真跟鄙人5月8日写的《读石》有旨趣相同之妙。现实主义者想到的是悬崖峭壁,浪漫主义者想到的是栈道桥梁。浪漫主义者有他的愿景,现实主义者有他的畏惧。无论是愿景之心,还是畏惧之念,都基于他们各自不同的视角,不同的立场,不同的价值观,都言之成理。见仁见智,不分轩轾。如临深渊者,将退而避之,不至于贾祸;天堑通途者,将进而架之,敢于改造自然。
  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信然。
  写于2014.6.7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