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改变自己做起
自己当学生时,写作文曾说自己如果当教师会怎样当好一个教师;自己在走上讲台之前,也勾画自己作为教师的形象。然而,回顾自己十年的教坛生涯,哎!自己与自己理想中的教师形象似乎是截然相反,自己分析一下根源,也无非是受制度受传统的束缚太,不想也不愿去冒险。跟教师们交流看法都有同感:现在的传统思想、传统思维、传统模式以及社会评价机制、教师考核体制、学校考评细则,太多的束缚了教师们的手脚,都知道自己目前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是不恰当的,但无可奈何的沿着老路向下走。自然导致学生上课气氛差,学生主动性差,教学效益差,师生关系差。
一说起来,似乎是有情可原的。但有一天我看到学生黑板报的一则内容后,我改变了自己的观点。内容大意是:有一个人三十岁时想改变整个世界,到四十岁时发现这个理想是不可能实现,又想改变整个国家;到五十岁时,才发现想改变整个国家也是不可能的,于是想改变自己的家庭及周围所有的人,到他快死的时候,他才认识到:如果自己从改变自己开始,然后再改变家人及周围的人,或许还能改变国家和整个社会。
是的,与其我们等待整个社会或者是整个教育系统的改变,还不如从改变自己开始。如果每个教育者都从改变自己做起,也许整个教育都会改变。
于是我开始改变自己,改变自己的教学理念,改变自己上课的态度,改变自己对学生的态度,改变自己对学生的评价,并逐步改变自己作为教师的形象。
每天我去上课,我都尽力把以前严肃的面孔换成微笑的面孔。一开始学生似乎有点怀疑,上课的气氛并没有多大变化,谁知三五节课后,就大不一样了。以前完全靠我点名才有人回答问题,现在是问题还没提完就有学生把手举得高高的,更有甚者我的问题还没提完他站起来了,有的同学还在课堂上为某些问题争辩起来。以前学生对我敬而远之,现在一下课也呼前拥后的。以前上课总是有些学生的行为让自己看不惯,现在没有看不惯的学生了,自己每节课的心情也非常好。以前是好心情走进教室,差心情走出教室,现在可能相反,可能本来心情不好,可一节课上下来,心情反而轻松多了。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在对学生的所犯的错误或是失误上,我也改变了以前动不动就严厉批评的作风。有一次,我让学生动手查生字词,作业交上,我批改时,几乎都是查字典做得全对,但我改到一个叫何正琳的作业时,发现她将“倏忽”解释为:不见。如果是以前,我可能将该生狠狠的训一顿,然后让她全部重做。但这次我没有这样做,我认真看了看她其它字词的解释,发觉除这一个错误外,其余都是正确的,于是我决定自己亲自翻翻字典看看。我一翻字典,原来字典上有“~不见”,我明白了,她一定不明白“~”的作用。于是我将该生喊来一问,果真如此,不是她没查字典而是将“~”理解为后面就是释意的内容。我便向该生讲了一些查字典一些常识,该生非常感激地说:“以前我只知道做作业出了失误是要挨批的,没想到现在反而学了许多知识!”
还有一次,一名学生因受到另一位教师的批评,就借家庭有事的理由想回家玩几天,甚至是不读了。当他提着东西走到校门口时,恰好被我碰到,但我并不像以前那样训他,并要求他回到教室,而是微笑的说:“熊昌明,你回去的!”他见我是笑着与他说话,只好红着脸低下头说是,“你是班上的主要干部呀,班上可离不开你呀!老师也有不少事还靠你呢?”我见他低头不语,接着说:“回家去看看,你爸爸病好了,我们还等着你来呀!”他应了一声走了。第二天一大早他就回到学校了,并对我动情的说:“石老师,如果你当时批评我,不准回去,我也在学校呆不了二天,我还是会从偷跑的,而且不会再回到学校了。但你那样说,显然还把我当成一个学生在看待,家里再有事我都会返回学校。”
社会对教育缺乏公正合理的评价,教育制度本身也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学校的管理也不是完全合情合理,学生更是不可能个个十全十美,这是许多教师都面临的问题。如果我们一味去等待,社会评价公正客观化,教育制度完善化,学校管理科学化,学生完美化,这不仅是很难的,而且那也必将需要很长一段时间。与其等待,还不如行动起来,从改变自己做起,从改变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手段,评价学生的原则,积极行动起来,也许我们理想的教育方式就自然会形成。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