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取不改革,统考只是一小步
作者:熊丙奇 时间:2016/3/8 20:25:18 来源:中国教育报转载 人气:250
总体而言,恢复全国统一命题,得到社会普遍认可。很多人认为,这有助于促进高考公平。然而,在笔者看来,只恢复使用全国卷,而不调整各省的高考录取指标,并进一步推进录取制度改革,恢复全国统考的公平价值有限。
一些人把恢复全国统考与全国统一录取相提并论,以为全国所有考生不分省区统一划线录取,由此实现绝对的“分数公平”。其实,恢复全国统考和全国统一录取是两码事,目前高考还是实行分省按计划录取制度。也就是说,恢复使用全国卷的省份,只是把原来的地方卷改为全国卷,考生还是在本省范围内根据自己在全省的排名填报志愿、投档录取,这对本省的高考录取机会没有改变。在目前的录取制度下,恢复全国卷,主要解决的是地方出题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能够减少各地出题的成本。
还有一些人把恢复全国卷与开放异地高考结合起来,以为这样一来就可解决流动学生的异地高考问题。不存在各省考题的差异,随迁子女就可以留在迁入地城市考试,或回原籍高考。这也有一些想当然。各省都使用全国卷,随迁子女也只有符合异地高考条件才能异地高考,否则在迁入地“借考”再回本地录取,或者学完后在高考时回户籍所在地高考,都是不现实的。为打击高考移民,很多省区都实行“户籍+学籍”双证制度,在另一省份读书,学籍却在这一省份,高考时根本无法回到户籍所在地报名。这属于人籍分离,是异地高考要治理的对象。
概而言之,以上对恢复全国统考促进高考公平的希望,一定程度上受到目前高考录取制度的制约。要扩大高考公平,单单恢复全国统考是不够的。在目前高考录取制度下,只有调整各地的高考录取指标,才能缩小各地的高考录取机会差距,尤其是重点大学的录取机会差距,比如国家推进的扶贫定向招生计划,就是向贫困地区增拨重点大学的招生计划。
在恢复全国统考的同时,如果能以国家确定的“招生考试相对分离”原则推进录取制度改革,那么舆论所期待的通过恢复统考促进公平就有可能实现。具体而言,目前部分试点自主招生的高校,可用统一高考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基本依据,达到高校提出的成绩要求者,都可自主申请,高校再结合高考统考成绩、中学学业成绩、大学面试考察、考生所在地区教育因素等,综合评价、录取学生。如果这些高校的招生录取得到社会认可,就可进一步增加招生名额,并不断扩大试点高校范围,直到考生能够在全国范围内的任何地方自主报名高考,以统一成绩申请大学,这样就能把高考公平提升到新的境界。
因此,笔者认为,高考统一采用全国卷与高校自主招生结合,是值得期待的高考模式,有利于深化高考改革,追求更高层次的高考公平。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