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主见,能幸福

作者:佚名  时间:2016/6/15 21:05:01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478
  《傲慢与偏见》本书以中产阶级男女的爱情与婚姻为题材,讲述了乡绅之女伊丽莎白•班内特的爱情故事。作者简•奥斯汀运用与当时潮流相反的喜剧手法表达了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的英国乡镇生活,其中以女主人公从恋爱到结婚中心理过程为独特视角,将日常生活做为素材,颂扬了女主人公和达西的幸福婚姻。
  纵观全书,在这部小说笔下有几个女性,虽然只是普通人物,但透过那些细致的生活描绘,一个个活泼生动的故事,我们也能在自己的现实中发现类似的那个人。或许能遇到如同夏洛蒂,理智清醒,清楚并果断的把握时机,即时婚姻里没有爱情,她也毅然而然去选择它。
  有时候,我一个人在想,大千世界,人来人往,从孩子时代,到如今的大小校园,或许能相处到如同丽迪亚轻率天真的女子,单纯地认为自己在爱情里付出了勇敢,但实际上却是万般世俗利益中一颗简单的筹码。或许能接触到如同梅那样,平凡却不失骄傲,外表展现出对男人浅蠢粗俗的厌恶,内心却无法抹去对他们爱慕的渴望。或许能碰到如同简,她的柔弱善良,让她一直被动矜持,结果当眼前的爱情消失了,也丝毫没有拿起挽留的勇气。当然不可遗留的还有虚荣的宾利姐妹,而小说的主人公伊丽莎白这样的女子,温柔坚定,聪明豁达,在面对可能承受终身寂寞时,她亦从未妥协,对一切失望和瑕疵能够清楚明白,却又能用一颗宽容的心去理解。当时伊丽莎白只是一个待在闺中的小姐,难能可贵,机智胆识,强烈的自尊心,思考活跃,这种品质优点,使她在爱情面前能保持独立的主见,并成功帮助她与达西组成美满的家庭。
  虽然这部小说里的人物很多,性格特点也十分迥异,但我比较欣赏故事中的伊丽莎白和达西,在作者的妙笔下,个性十足的两人是吸引的原因。小说中女主角伊丽莎白对男主角达西的第一印象是糟糕厌恶,而且达西个性傲慢,偏见自然而然就在心理产生了。而达西这个傲慢男子因为与众不同的个性不受人欢迎,通常这类人也不屑于去改善这样冷淡的人际关系,但就达西而言,傲慢是一个人自小因环境,文化,经历而形成的,是情有可原的,但伊丽莎白对达西的偏见却很无情,这样的对立,引发的矛盾冲击也是正常,无法避免的。双方由此而常有针锋相对的言辞,两人间的傲慢和偏见,导致一开始的不愉快与误解,但是日久见人心,两人共同经历了很多事情,交集下会了解得更多,火花被建立起的情愫所化解,故而主人公们的感情渐渐形成。达西个性的“傲慢”,伊丽莎白内心的“偏见”,各自情绪一直牵引着他们两个人。
  其中有这么一段话,让我能切身感受到达西的高傲,当达西向伊丽莎白求婚而遭到拒绝时,他说了一句话:“要是我耍一点手段,把我内心的矛盾掩饰起来,一味地恭维你,使你相信我无论在理智方面、思想方面以及其他各方面,都是对你怀着无条件的纯洁的爱,那么也许你就不会有这些苛刻的责骂了。可惜无论是什么样的伪装,我都痛恨。”有爱有恨,这是我对达西被拒绝后的体会,低下高傲的头,向心爱的人求婚,却被泼了冷水,但又不肯委曲求全,足以见得达西这个性情中人在面对感情时的矛盾心理,也正因为达西不妥协不退让,让我对这样一个执拗的男人,产生了几分崇敬。
  之后碰了灰的达西沒有去讨好伊丽莎白,傲慢性情也没有减弱一丝一分。伊丽莎白也展现出自己最真实的一面,彼此都不刻意去营造给人的印象,为自己而活,活出最真实的自己。起初一直活在自己偏见之下的伊丽莎白,被自己的感情用事锁蒙蔽,事情的真相往往因此被掩盖,而达西不予余力的行动,自己的醒悟和感知,促使两个人才最终找到幸福的归宿。
  傲慢与偏见,这是常人的弱点和缺点。即使身经百战的我们,拥有了判断和认知的能力,但情绪才是我们的主人,每一个人主观印象左右我们对外界事物的认识和判定,对别人也容易作出不正确的注解,进而造成了彼此之间的误会。第一印象固然是你今后对这个人的评判依据,但心中这把尺并非一定不会改变,更加深入的了解,更客观的认识,会改变你的标准,倾覆你心中的天平,就好像故事中女主角对达西的看法,不断的经历,不断的了解,让两个人最后走到了一起。
  此外,小说的主线也是男女主人公达西和伊丽莎白因傲慢与偏见而产生的爱情纠葛,吉英与彬格莱、韦翰与丽迪雅,夏绿蒂与柯林斯的婚姻爱情作为陪衬,表达了作者的爱情观:为了财产、金钱和地位而结婚是错误的;而结婚不考虑上述因素也是愚蠢的。因此,她既反对为金钱而结婚,也反对把婚姻当儿戏。她强调理想婚姻的重要性,并把男女双方感情作为缔结理想婚姻的基石。以前总认为,自己还在求学路上,婚姻离自己很远,但却不知不觉发现,自己已经来到了比较尴尬的年龄,很多大学生毕业几年,不得不面对家里逼婚的囧境,甚至,在这个新旧观念冲击的信息爆炸时代,女博士被贴上了“齐天大剩”的标签,婚姻成为了人生的一等大事。形式所逼之下,总有无奈又急切的女性乖乖就范,为了婚姻而牺牲了感情,后果自然是苦不堪言的。不以结婚为目的的谈恋爱就是耍流氓,但缺乏充足感情基础的婚姻又何尝不是人身迫害呢?虽然现下新观念尚未完全取代传统旧观念,华夏民族以家为睦,成家立业在所难免,在婚姻这件事,作为女性也要学伊丽莎白一样,擦亮眼睛,保持应有的主见不动摇,相信自己的判断,有感情并能经历现实不断考验的,就是能走入婚姻殿堂的真爱了。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