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放任教育培训机构加剧教育竞争
作者:钟焦平 时间:2017/1/21 21:23:46 来源:中国教育报转载 人气:217
最近这些年来,中小学生从学校减下来的学业负担,又被家长和教育培训机构给加上了,甚至有教育专家直言,教育培训机构正在“绑架”中小学教育。看看我们周围的孩子,尤其那些教育竞争激烈的地方,中小学生到教育培训机构上补习班已经成为常态,不上的反而成了少数。如果不对教育培训机构进行严格的管理并确立规范,学生的课业负担就很难真正减下来,甚至会出现局部加重的趋势。
为了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对一些教育培训机构进行规范,确实已经刻不容缓。现在的一些培训机构,已不仅是应试教育的强化训练基地,还在严重扰乱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上海一位政协委员说,以前是在学校学得不好去补课,现在不管学得好不好都要补,有的高中开学前,80%左右的学生已经在培训机构提前补习了要学的课程。这种情况在各地普遍存在,只是程度不同而已。但对培训机构存在的问题,各地可能会有不同的认识,在那些追求“教育GDP”的地方,有关部门和领导还可能认为学生多学一点没坏处;在更多的地方,对此顶多止于一般性的媒体报道,止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一般性议论,地方主要领导很少会对这么具体的问题正式表态。不知道这是不是学生负担问题长期得不到根本解决的重要原因。
教育培训机构不是不能办,如果学生有某些方面的特长,需要特殊的教育培训,或者某个科目学习困难需要寻求个别辅导,教育培训机构可以补上学校教育的短板,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服务。但事实上现在很多教育培训机构本质上是商业机构,是以追逐市场利润为终极目标的,对学生的身心成长、创新思维等并不关心。按商业逻辑运行的培训机构,和追逐孩子考试成绩的家长结合起来汇聚成强大合力,已经和正在裹挟着众多中小学生,已经和正在影响着一些地方基础教育的秩序。在这种强大的动能面前,教育规律、立德树人等,都让位于家长对考试成绩的追逐,让位于培训机构的商业利益,离国民教育所追求的“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目标越来越远,这是学生的悲哀,也是教育的悲哀。全国中小学辅导机构的市场规模已经超过8000亿元,这么庞大的体量,恐怕只有政府有能力去规范它,也应该去规范它。
常听到一种说法,就是希望家长要转变观念,客观看待孩子的成长,不要过于急功近利,让孩子上那么多的补习班。家庭教育观念的确需要科学的引导,但家长对教育的认知和期待,也是由客观现实决定的,如果一个地方对教育培训机构管理规范不到位,甚至放任其利用家长追逐成绩的强烈愿望逐利,那就等于让市场在教育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长此以往,最终只能以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为代价。
规范教育培训市场,就是落实已有规范,制定新的规范,引导教育培训机构成为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决不能放任其以加剧教育恶性竞争的方式逐利。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