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教育的鸿沟在于“数字移民”给“数字原住民”制定政策
作者:不详 时间:2017/7/9 17:43:56 来源:网络转载 人气:397
当前的在线教育领域,可以用“雷声大、雨点小”来形容。尽管众多在线教育机构融资金额不断攀升,但在线教育依然处于“赔本赚吆喝”阶段。在李志民主任看来,这是互联网时代的发展阶段使然。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互联网对人类的影响将不断提升。从互联网时代的发展来看,大致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信息互联,主要是解决人类知情权的平等;第二阶段为消费互联,为人类的物质生活需求提供方便;第三阶段为生产互联,服务于人类就业和事业发展;第四阶段为智慧互联,帮助人类实现对知识和精神生活的追求。
按照李志民主任的阶段划分,互联网发展尚未全面进入智慧互联阶段。同时,对于每一次重大的技术发明,人们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总会高估技术对今后一两年的影响,随之又总会低估对今后十年的影响。这也是在线教育从“投资热”演进到“资本寒冬”的一个原因。
当今的信息社会,教育要素主要集中在网络平台上,教育实施将以个人选择为主,真正实现教育公平,真正实现个性化学习。所谓的教育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教育物资四个方面。从人类发展来看,教育内容基本不变,受教育者也没有发生改变,真正改变的是教育者和教育物资。
信息技术的进步带来了新技术、新设备、新模式的探索和涌现,以及学习模式的改变、教学方式的改变、学校形态的改变。互联网突破了传统教育的时空限制,不仅使得学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学习,而且可以把最优质的教育资源、最先进的教育理念、最新颖的教学模式在更大范围内共享,在很大程度上改变国内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现象。
李志民主任表示,信息技术与教育的融合不但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而且还会大幅度降低教育成本。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几千年来,中国的教的成本从来没有下降过,反而还在不断提高。究其原因,就是学生到教室的学习模式没有变化,师生比例没有变化,致使教育成本难以下降。
李志民主任特别强调,现在的教育面临的学生是与网络共生的一代。我们的前辈是“数字难民”,我们这代是“数字移民”,我们的学生是“数字原住民”。学生们从小习惯于屏幕学习,认为屏幕学习比过往的书本学习效率高,这是一个极大的差别。思想观念的鸿沟和数字的鸿沟,造成对教育政策的理解、对教育方法的理解以及所达到的教育效果存在巨大的差别。
这种思想观念的鸿沟体现在——教育政策的制定者至少比受教育者大30岁。李志民主任认为,今天对教育的管理还是一个经验的管理、感性的管理,谈不上是科学的管理,这种思想观念的鸿沟势必带来巨大的差别,甚至导致教育效果的差别。
中国教育微媒体平台——九宫八卦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