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高考作文命题预测

作者:湖南师大附中 周红|  时间:2005/6/3 6:21:56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985
  高考作文作为高考试题中分值最大的一道题目,历来都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要对其进行科学预测不是件容易的事。但古语说得好,“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为了避免打无准备之仗,我们还是不妨预测一番。
  要预测今年的高考作文怎么考,必须先回顾一下去年高考作文题的命题特点,再仔细解读一下今年的考试大纲。
  去年全国共有15道高考作文题。从命题形式看,可以说是话题作文独霸,只有北京以“包容”为题——看似属于命题作文,实质上也可以纳入话题作文的范畴。从试题的构成看,同为话题作文,却出现了材料型、命题型、选题型三类。材料型12道,形成一股主流,是高考作文命题的首选。上海的“忙”和北京的“包容”是命题型话题作文,这种类型的题目有着较好的发展势头;福建卷采用的则是选题型,打破了只给一个话题的成规,是一种新的尝试。从文体要求看,有的全不限,有的限制写诗歌。从话题的设计看,有10道是关系型的话题,4道单一式话题。
  从话题的内容上看,大体反映以下几个方面:理性地对待自己;辩证地对待自己与他人;认识社会,规划人生;感动现代都市的风采;审美和探究的检验(福建卷)。
  今年的高考语文考纲写作考点有如下变化:(1)“能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及常用应用文”改为“能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及其他常见体裁的文章”(2)“发展等级”中“深刻”的要求由原来“观点具有启发作用”改为“观点具有启发性”
  第1处改动留给了学生选择文体的更多自由,第2处改动进一步提高了写作中思辨能力的要求。另外,今年的考试大纲取消了语文题型在试卷中所占分值的限定。限定取消后,更利于各地自主命题,命题也将更为灵活。
  根据上面的回顾与解读,我们相信,今年的作文命题应该在“有利高校选拔、有利中学教学”的前提下稳中求变。在形式上仍将以话题作文为主,材料作文(含看图作文)、命题作文也会出来妆点一下,这样才符合命题权进一步放开的精神。
  话题作文之所以受到大家的青睐,是因为它的开放性较大,往往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供考生自由选择、发挥的余地很大,写法更是可以灵活多样。它要求大胆想象,自由发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思维具有发散性、创造性,有利于学生充分发挥能力和表现个性特点。这种命题是对传统思维的挑战,可以避免考生都一窝蜂按“引、议、联、结”模式行文的弊端。但话题作文也有一些缺陷,最大的缺陷就是考生极容易套作、宿构,导致高考作文成为不公平竞争。2001年,四川高考满分作文《患者吴诚信的就诊报告》,涉嫌抄袭当年第7期《杂文选刊》刊发的《患者吴良知先生的就诊报告》;2003年,海南高考满分作文《最美丽的鸟》,涉嫌抄袭《故事会》杂志刊发的《爱的误区》,湖南一篇题为《猫头鹰的孩子》的文章应同属抄袭,因为只得了58分,媒体未作报道;今年重庆亦有多篇高考满分作文涉嫌抄袭或套作。
  正因为话题作文的缺陷日益明显,所以人们必将寻求新的突破。其实,材料作文、命题作文也都有存在的理由和价值,有些命题作文也可以甚至必须当成话题作文来写,如早些年湖南省的高中毕业会考作文题“珍惜”,具体写作时,我们一定会在心目中将其变形为“珍惜友情”“珍惜青春”“珍惜时光”“一件值得珍惜的礼物”等,这不就相当于话题作文么?
  推测今年话题作文仍会唱主角的另一原因,是国家考试中心的张伟明先生曾经说过,话题作文的开发还远远不够。但笔者以为,去年湖南卷的“家庭教育”和1999年全国卷首行的“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才是指向具体明确的严格意义上的“话题”,有些由此及彼产生联想联系的作文命题大可不必以“话题”冠之。今年话题作文的指向应该更明确、合理,不应该再出现像去年的“平凡与自豪”(“平凡”只能跟“伟大”相对)“买镜”()那样的话题。
  在内容上,今年的高考作文题当继续引导中学生关心社会变革,关注社会热点,把握时代脉搏,紧跟时代步伐;引导中学生关注人生价值,人生发展,人性认识,人格塑造。具体来说会体现出以下特征:一是命题应该更贴近现实生活,以社会生活为内容。关注时代,关注生活,关注社会是语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如果我们“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味读死书,就无法写出具有时代气息、生活气息和真情实感的文章来。二是命题应该有利于学生人格的塑造。对祖国的忠诚与热爱,对社会的高度责任感,对民族的强烈自豪感,恪守社会公德的意识,健康高尚的审美情操,刻苦顽强的探索精神,追求卓越的理想信念,和谐社会的构建要素,展望预测美好的未来,这些都有可能成为今年高考作文命题涉及的内容,我们应该积累一点这方面的材料。
  此外,今年的高考作文命题将更注重发展个性,鼓励创新。作文要表现自我,张扬个性,要做到“我手写我心”,写出一个中学生对社会、人生的独特看法与感受来。创新意识是作文的生命力,创新精神是民族振兴的保证,所以从去年开始,作文的发展等级分已由之前的10分提升到20分,提倡、鼓励学生创新思维,有明显的导向性。
  其实,写作要把精力放在基本功训练上,放在对生活的感悟能力的培养上,放在审题、立意、构思、选材和语言表达上。只有平时历练,扎实提高写作水平和能力,才能做到应付自如。任何侥幸总是冒险的,也是不可取的。最后,为读者朋友提供一道作文模拟题作考前练习用。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人们都说他有点石成金之术,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好老师。无论多么顽劣、多么笨拙的孩子,只要经他点化,都会脱胎换骨。
  同事问他:“你用什么办法使那些自卑的学生不自卑,骄傲的学生不自傲?是不是有什么秘笈没有公开?”
  老师说:“我哪里有什么秘笈?我只说一句话就足够了。”
  同事问:“哪句话?”“每个人都是天才。”“这话有什么新鲜?”
  “对于自卑的孩子,我说‘每个人都是天才,所以你不必自卑’;对于自傲的孩子,我说‘每个人都是天才,所以你也不必自傲’。”
  读完材料后,你悟到了什么?请以“每个人都是天才”为话题写篇文章,可以写你的经历、体验、感受、看法,也可以编写故事、寓言等。
  [注意]
  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试题引用的材料,考生在文章中可用也可不用。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题目自拟。⑤不少于800字。
  写作提示:
  这是一个人人都有话可说的话题,无论你是什么样的学生;这也是一个能有效避免宿构、套作的话题,尽管它没有什么过多的限制语。
  现实生活中,大多数老师都是按分数来评价学生优劣的。可我们知道,达·芬奇、爱因斯坦差点连小学也毕业不了,他们小时候也不见得有什么自然科学天赋,还被老师认为是“弱智”。可见,仅凭分数来断定学生的前途,是极其错误的。而“每个人都是天才”则是一种先进的教育理念,它能唤醒学生心中的求知欲,释放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热情,鼓舞学生勇于进取的士气。
  在具体构思时,要充分展开联想和想像,用事实说话。特别要善于运用对比联想,既要注意纵比,又要注意横比。无论采用什么样的形式写作,都应该努力以内容深刻、发人深醒取胜。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