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近年高考作文题的特点及其训练对策
作者:顺德伦教中学 李锦辉| 时间:2005/6/3 6:53:43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876
近四年的高考作文题的话题分别是“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诚信”“心灵的选择”“情感的亲疏和对事物的认识”。这些话题从语法结构来看是完全不同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是一个主谓短语,“诚信”是一个词,“心灵的选择”是一个偏正短语,“情感的亲疏和对事物的认识”则是一个并列短语。从广义上来看,其内容是相同的,因为它们都涉及到“人生”和“社会”这两方面的内容,而且考生写作时必须以真善美为标准,对事物做出正确的判断。考生也只有这样写才能写出高品位的作文来。例如2000年的优秀作文《答案》写了人们对落花的各种看法,但小作者却看到了落花那种“化作春泥更护花”的奉献精神,这就提升了作文的品位。还有2001年的《赤兔之死》,2002年的《状元凉粉店》、《昭君的选择》,2003年的《情与理的抉择》、《勿为情所障目》等优秀文章,都是由于其深邃的思想而提升了文章的档次的。由此观之,今年的高考作文偏重于考查人本位的内容。针对这种情况,在高三备考中可以采取如下的训练对策。
一、有意识地进行提高思想认识训练。
俗话说的“要作好文首先就要做好人”以及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写的“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这都说明我们要写好文章首先就要学会做人。学会做人其实就是要提高自己对人生对社会的认识,使自己有正确的价值取向。决定文章写作成败与否的关键因素是认识。认识正确 深刻,则文章有境界,成高格;若认识肤浅或错误,即使表现形式或语言表达再好也难成为优秀之文。例如有考生对社会 对学校 对家长看法偏激,语言尖刻,不是抱着与人为善的态度分析问题 提建议,而是把什么都看成一团黑,牢骚满腹。还有个别考生在作文中不加分辨地宣扬宗教教义,有愚忠和封建迷信成分,与国家的教育方针以及教育法的精神格格不入。这样的文章都是难以得高分的。那么要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老师该如何进行训练呢?首先教师就“现实人生”这一内容拟订一系列问题,然后把其中一些问题改编成作文题目让学生来写,教师批改完后就把闪烁着思想之光的语句印发下去给学生交流,把不正确的观点提出来让学生讨论纠正。如果语文老师同时兼任班主任,可以把一些问题放在班会课上让学生讨论。
二、教师有目的地挑选话题。
高三学生学习任务繁重,时间紧迫,不能花大量的时间去积累词汇和素材。但拥有一定的词汇和素材是写好文章的一个必要条件。那怎样解决这一难题呢?最好的方法就是花少量的时间积累必备的词语和素材。可用来设计成作文题目的话题多不胜数,但学生并不需要拥有每一个话题的素材。只要拥有一些与“人生”“社会”“自然”有关的素材即可应付每一道作文题。例如,广州市2003年春季普通高中毕业考试中的作文题是:以“成长中的感激”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有一篇满分的文章写了三个内容,第一是“母爱的天空”,第二是“恩师的善导”,第三是“友情的惠风”。而另外有这样一个作文题:以“珍惜”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其中有一篇高分的文章主要写了“母爱”“ 良师 ”“益友”这三个内容,实质上两篇文章的材料基本一样。可见,话题虽然不同,但可采用相同的材料。因此,教师应精选一些有针对性的话题让学生积累有关的材料。例如,“亲情”“友谊”“诚实”“追求”“时间”等。这样就可以不必花太多的时间就能积累必备的材料,从而应付每一道作文题。
三、进行有针对性的形式多样的写作训练。
上了高三,有些人盲目地进行大量的写作训练,希望这样能碰巧写中了高考作文题。其实碰巧写中了也不一定是好事,因为在实践中不少老师都有这样的体验:平时写过的作文题,在考试时学生反而不能把作文写好。深究其原因之一就是不求质量地匆忙过一遍。高三的写作训练不需要求多,只需要求精求质量。“求精”就是教师挑选适量的有针对性的题目来进行训练。“求质量”就是要求每一位学生把每一篇文章写好。写不好的要反复修改,直至改好为止。其实几乎所有话题都与“人生”或“社会”或“自然”有关,所以只要围绕这三方面设计一些相关的作文题目来进行训练就可以了。如就“人生”这一内容我就设计了这样一些题目:我的妈妈(爸爸),我的老师,我的朋友,我,追求,快乐等。目的是要学生对人生有一个正确的深刻透彻的认识。学生对问题有了正确深刻的认识,自然能把与这一问题有关的作文写好。另外,训练的形式应多样,如书面书写或即兴演讲,整篇写作或文段写作,教师命题或自命题,堂上作文或课外作文。这样做既能训练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又能符合各层次学生的写作要求。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