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新课标下中考语文命题变化,指导日常教学工作

作者:佚名|  时间:2005/6/5 22:24:55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1843

  2004年是在我国中考改革的历史上有着重要意义的一年,因为这一年是全国首批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的初中生面临毕业升学考试的第一年。根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2004年初中毕业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的精神和《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要求,教育部颁发了关于《2004年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初中毕业生语文学科学业考试命题的指导》(下简称《命题指导》)。该文件对中考语文命题的指导思想、命题原则、考查内容与考试形式、试题类型与命题建议、评分标准和阅卷要求、试题结构、考试成绩等级制呈现方式等方面都作了明确的规定。
  实验区初中毕业生首次学业考试的结果既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的主要依据,又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之一。它对今后教育改革、新课程标准的落实有着重要的、直接的导向和影响。因此,实验区中考的命题,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
  笔者有幸在第一时间里看到了2004年部分实验区的中考语文试题,深感实验区在中考语文改革的道路上又向前迈了一大步。具体表现如下:
  一、以人为本,全面考查语文素养
  《命题指导》明确要求:“要处理好课程目标中提出的三个维度的关系,以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宗旨,不仅要考查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情况和语文能力的发展情况,还要能够反映学生掌握语文学习方法的情况,以及学生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发展情况。”实验区都采用了口试麦收笔试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等多种评价方式,严格依据新课标关于“三个维度”“五个方面”(即“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全面考查了学生的语文素养。中考语文学业考试的命题也充分体现了这一精神。例如:青海省湟中县实验区试卷由五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考查了“书写能力”,第二部分考查了“积累与运用能力”,、第三、四部分考查了文言文和现代文阅读的能力,第五部分考查了写作能力。另外,在第一部分还考查了“口语交际”的能力。全国四省(区)实验区的试题还涉及了“综合性学习活动”。厦门卷还考查了听力,分值20分,占全卷分值的13%之多。
  在内容方面,这些试题的题料都注意到思想内容的价值导向,注重其人文内涵。在阅读部分,实验区试卷的选文都注重其思想内涵和文化品位,注重体现价值导向和审美情趣,都能适合学生的阅读水平。例如灵武卷《村魂》,山东维坊卷的《苦石竹,香石竹》,湟中卷的《第一次抱母亲》,厦门卷的《多想一步》《祈求》青岛卷的《感悟春天》等文章,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价值导向鲜明,有益于陶冶人的情操。至于科技说明文(如青岛卷的《走近纳米技术》、湟中卷的《“能吞能吐”的森林》、灵武卷的《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芜湖卷的《电脑验光好不好》、大连卷的《不可忽视的土壤污染》等选文)都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其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由于考试理念的变化,实验区的试卷充满了人文关怀。例如青岛卷开头用了“友情提示”,祝愿考生答题成功以及答题注意事项;还有青海湟中、厦门等地区的试卷均有类似的提示语,对于激发考生的自信心、取得好成绩,有一定作用。
  综上所述,实验区试题在以人为本,全面考查学生语文素养方面作出了有益的探索。
  二、重视语文知识积累和运用的考查
  新课标要求,初中毕业生应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其中3000个左右会写;能背诵优秀诗文80篇;能在一定的语境中,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阅读过程中遇到的语言难点;能体会词语在上下文中的表达效果。因此,积累与运用是中考语文学业考试的一项重要的内容。
  实验区的积累试题的题型具有多样性的特点。其主要有对接式、理解式、运用式、开放式、配画式等五种类型。实验区的试题对基础知识的考查,有以下两个特点:一是综合性,即把相关的知识整合起来考查;二是应用性,也就是结合生活实际,考查学生运用语文基础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重视评价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创造性的理解
  依据新课标的理念,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是学生和作者的平等对话,要充分尊重学生在阅读时所反映出来的独特感悟、体验和理解。在充分尊重学生的前题下,诱发学生的创造动机,学生通过对文本的研读、思考、体味,读出疑问,读出新意,得出与众不同的或从未有过的结论和独特的感悟。这就是创造性的阅读。课改实验区的中考试题对此均有体现。
  四、鼓励学生自由的有创意的表达
  作文是最具个性化的创造活动,因此作文考试必须十分珍视学生个人的独特感受,引导并鼓励学生写出创意的作文来。2004年全国实验区的中考作文题都很好地贯彻了新课标的这一精神,主要体现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命题的内容符合学生思想水平和生活实际,使学生有话可说,有事可记,有情可抒,有理可议,学生可以自由表达。二是话题作文、选题作文明显增多。话题作文由于采取了“三自政策”(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因此学生自由发挥的余地很大,很受广大考生的亲睐。为了给学生更多的发挥写作才能的机会,实验区中考作文题大多采用了选题作文的方式。如四省区灵武卷、青海省湟中卷、厦门卷等。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有些地区的话题作文命题很有新意。三是评分标准鼓励学生有创意的表达。例如青海湟中卷的作文评分标准中明确提出:“对表达有创意的作文实行奖励评分。”厦门卷在作文评分中说明:“内容深刻,表达生动形象、语言富有文采,构思有创意者,只要其中有一项特别突出的加1—5分。青青岛卷也要求对“新颖、有创意的作文可得满分或酌情加分。”这种鼓励学生写出有创意作文的做法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很有意义的。
  2005年我国将有占全国约三分之一的课改实验区的初中生面临着毕业和升学,初中毕业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将会在更大范围内进行,中考语文命题将面临着新突破,预测2005年中考语文命题改革的趋势如下:
  1、课改实验区将依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初中毕业生语文学科学业考试命题指导》的精神和新课标的要求进行命题。非实验区的命题也必将渗透上述文件的精神。
  2、根据新课标提出的“三个维度”“五个方面”的评价体系,中考语文命题将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既要考查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和语文能力发展情况,又要考查学生掌握语文学习方法的情况,还要考查学生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发展情况,全面考查语文素养的趋势,已经十分明确。
  3、在语文基础知识部分,书写汉字题、积累题以及考查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的试题将有所增加。
  4、现代文阅读仍以课外材料为主,注意课内与课外相结合,侧重于考查学生对阅读材料的整体感知、领悟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写作鉴赏、评析能力。
  5、文言文阅读材料将以课内为主,着重考查借助工具书理解文章大意的能力。
  6、“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的试题将在各地试题中占一席之地。
  7、作文题仍将贴近学生实际生活,注重鼓励学生自由的有创意的表达,命题形式更趋多样化,话题作文的命题形式也会随之有所改变。
  8、有利于考查学生语文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开放性试题的数量将逐年攀升。

  我县明年也将全面进入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初中生毕业升学考试的第一年。面临2005年中考语文命题的变革,希望广大语文教师认真学习新课标,树立“大语文”的教育观,自觉运用新课标的精神来指导日常的教学工作。要以新课标语文教材为中介,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大力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