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教学中尝试新课改

作者:呼中区碧水中学 闫淑娟|  时间:2004/5/25 21:45:19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2730
      
  走进新世纪,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我认为新课改,首先教师必须要有新观念。按照新课标传授新教材,对语文教师提出的要求更加明确了:改变传统教学中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恢复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大力倡导和形成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新方式,改变过去语文教学中教师高高在上发布权威结论或答案的角色,“蹲下身子”,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交流、讨论,力争使学生产生语文学习的亲切感。按照这种观点,在教学设计和实际操作中,我努力去体现这种新思想、新理念,获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皇帝的新装》是一篇传统教材,我自己上过许多遍,以此篇作为公开课选题的人也不少,此外,本课的教学VCD市场也有出售。如何上才能既有新意,又能在还在使用旧教材的孩子身上体现出新课改的精神,确实让我费了许多心思。新课改理念促使我努力探索,积极实践。在这篇课文教学中我设计了如下教案。  
  《皇帝的新装》一般是用两个课时完成教学任务。现在我只用一个课时,教学内容应任何取舍呢?根据童话的特点,我确定了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为教学目标,以想象贯穿教学的始终。具体设计如下:
         
  一、教学目标、重点: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二、教学课时:一课时  
  三、学习方式:自学、讨论、探究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导人新课。            
  生活中神经正常的人是否会光着身子在大街上行走?当然不会。更何况一国之君呢?而在丹麦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的笔下,却有这么一位皇帝,赤身裸体参加游行大典,并得到而周围的人从来没有过的称赞,这是怎么一回事呢?现在让我们来学习安徒生的童话《皇帝的新装》。有关作者的简介请学生看课文注解。
  二、看题目想象。  
  题目《皇帝的新装》,你觉得皇帝的新装应该是什么样子的?能具体描述一下吗?  
  三、听课文录音,进行想象训练。(根据学生认知情况,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方法:不要求学生预习课文,在听录音时适时停顿,结合课文内容提出相关问题:这些问题的设计既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又培养学生的听的能力,一部分内容由学生朗读,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1、骗子说用他们织出的布、缝出来的衣服具有怎样的特性?揣摩皇帝听到新装具有这样的奇怪特性后会怎么想?  
  2、想象一下这位诚实的老大臣睁大了眼睛仍然什么也看不到的情况下,面对两个骗子的发问会怎么想,会怎样说?  
  3、在两位大臣看过布料后,这块布料就成了所有人议论的焦点,他们会说些什么?  
  4、那些陪同皇帝看过布料的随员们提出了什么建议?请你想象一下游行大典的情景。  
  四、感体感知课文内容后,问题探究:(根据学生认知情况,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1、你觉得童话中的皇帝是怎样一个皇帝?表现在哪?  
  2、如果让你为这篇童话命题,你用什么题目?为什么?  
  3、作者用什么方法写出皇帝的愚蠢、荒唐可笑的?  
  4、作者运用夸张和想象创造出这出闹剧, 本来一句话就可揭穿的骗局,为什么却没有人说真话?  
  板书设计:  
  皇帝------保皇位  
  骗子-------行骗------      大臣-------保官职            自欺欺人  
                                             
  五、想象能力训练:  
  1、 想象一下当小孩说出真相后, 会出现什么情况?  
  2、 如果你当时也在场,会怎样做?  
  六、总结学生想象的情况,布置作业。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体验到了自主探究学习的乐趣,改变了以往由“学会”到“会学”的学习方法,也使我感受到了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首先必须要有创新精神。特别是对于传统篇目,如果教师只满足于自己过去怎么教,看看别人怎样讲,那是不可能创新,不可能上出个性的。很难想象没有创新精神的教师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 
  我在作文教学中也试图采用新的方法,用新的思想指导写作实践。作文难做,难做作文。对于学生来说,写作文最大的障碍莫过于没有内容可写。传统的作文指导侧重于在作文课上指导学生如何审题,如何立意,如何构思,对于写捉素材,教者只是蜻蜓点水,泛泛而谈。所以学生的习作要么模仿别人的优秀作文,改头换面,张冠李戴,要么是流水帐似的叙述,空泛笼统。因为学生上作文课时是坐者想,是“挤牙膏”式的写作文,自然文章无情可言,无理可道。针对作文教与学的现状,“解决学生写作的‘米’”成了作文教学的首要问题,活动型作文教学正是探索解决这首要问题的模式之一。 
  例如,我曾设计这样一次写作活动: 
  一.活动内容: 
  本次活动内容是每个学生到讲台上大声讲三句话。这三句话内容不限,可以发布消息,可以说出自己的心愿,可以谈自己的苦恼,可以提建议,可以评说某人等等,但要真实,健康,简明,并且一定要出自内心。 
  二.布置,活动: 
  请大家先思考5分钟,不要形诸笔端,然后按学号顺序上来说,如果你认为上台的同学说德好,请你给他掌声鼓励,最后大家根据每个人说的内容,说的表情等方面综合评价,无记名投票选出优胜者5名。 
  活动开始进行后,教室里气氛热烈,掌声阵阵,不时有笑声传出,看来同学们非常投入。 
  三.评比,提出任务: 
  在刚才这项活动中,我们每个人都参与了,而且都全身心地投入到这项活动中大家有感受,有体会。今天我们就以这次活动为素材,写一篇作文。 
  教师引导拟题: 
  同学们,现在我们就这次活动写作文,请根据你们的体验,感受,想法,给自己的作文先定一个题目。如:我第一次上讲台讲话;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我的建议;谢谢掌声;难忘的时刻;一次有意义的活动;难忘的作文课;说话勇气等。 
  教师引导立意: 
  根据这次活动,你们都确定了自己的作文题目,那么你们准备写些什么内容来表述点什么呢? 
  教师提出构思要求,布置学生当堂习作。 
  习作批改结束后,我发觉全班同学都有东西可写,且写的篇幅比较长,是前几篇习作不能比的,最少的同学也写了近600字,内容较丰富,选材角度多。 
  从这次活动我们看出,通过实践活动确实为学生找到了‘米’,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使学生有东西可写,且能够在素材中挖掘出新意。 
  在教学求新的道路上,让我体验到只有勇于创新,勤于创新,才能在三尺讲台上有所作为,才能成功。 
  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不断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教学实践,为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而努力工作。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