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之大,又岂在于大

作者:佚名  时间:2018/2/7 20:50:30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172
  庞大的大学,只有校长喜欢,别的所有人都不喜欢!(来源:新浪微博/文:薛船长在上海)
  近日上海商学院与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合并,遭遇到对外经贸大学师生、校友以及家长的强烈抵制,笔者稍加关注了一下,有几点体会:
  1、校长的目标与师生的目标常常并不一致
  笔者深深知道,体制内干部的大小,不完全靠行政级别,而是靠的支配人、财、物的多寡来判定干部大小的,比如,某150万人的大县的县委书纪,仅是正处级,升任正厅级的省文联党委书记,所有人都认为是降了,20年前,能有机会当个县公安局长(科级),有人连师长也不干的。
  企业干部也是一样,海运企业的业务员,没有人嫌管的船多的,因为管的船多,控制的资源就多,来不及做怎么办?太简单了,自有一帮经纪人、货代等等盯着你,要为你分忧。当你管十个人还管不过来时,主席、总理管理着13亿人的生存与发展也游刃有余。
  由于现在不是教授治校,校长是行政官员,这样就很容易理解,摊子铺得越大,权力越大,所以大学与企业一样,都有做大的冲动。
  然而,学生、校友以及家长并不是这样想的,他们需要更多的是美誉度,占有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这意味着,与比自己差的学校合并,会损害美誉度。
  庞大的大学,只有校长喜欢,别的所有人都不喜欢!
  2、大学之大,不在于人多势众
  众所周知,美国的顶尖大学,如普林斯顿大学本科生人数是5232人,研究生2747人,麻省理工学院本科生4524人,研究生6852人,加州理工大学本科生979人,研究生1261人。这些世界顶尖大学,哪个人数都比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少,但是,这二者差距又岂在十万八千里,其实人数最少的加州理工学术水准还最高。
  美国还有很多小的文理学院,如威廉姆斯学院本科生2042人,研究生57人,阿姆斯特学院本科生1849人,这些学校中国很多人都没听说过,要知道这些学校的招生要求不在哈佛之下,而且学费还很高。中国人很熟悉的卫斯理大学,本科生人数也仅2928人,在文理学院中排名仅在21位,最奇葩的创价大学,学生人数仅433人。在文理学院中排名第39名。要知道,在中国没有企业进入世界500强的年代,有70%的世界500强领导人是毕业于这些文理学院,当然与这些学校秉持的博雅教育理念有关。
  中国也一样,好的大学常常学生人数并不多,中国科技大学本科生人数仅7400人。无论在哪里,中国科大毕业生都会令人括目相看,说浙江大学毕业生,很多人会犯嘀咕是不是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毕业的。说吉林大学,更让人犯嘀咕了,到底是吉林哪个学校出来的。
  小而美的学院,成了稀罕物了。
  3、学校经费来源于国家拔款,谁出钱,谁说了算
  中国的大学接受的校友捐款是非常少的,原因很多,根本原因出在类似于无选票不纳税上,既然对校务,校友没有参与渠道,捐款热情大大降低了。加之世界第一的税率、无法税前抵扣的税制、世界第一的收费,企业家大多没有能力捐款。
  仅仅靠一年收几千元的学费,学校经费是远远不够的,大头还是来源于拔款,谁出钱,谁说了算。
  有钱,就是任性!
  4、撤二建一并不适用于大学合并
  上海静安区、闸北区全部撤销,建立新的静安区,这没有问题。但是对大学合并,若这样操作存在着法律障碍的。比如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撤销,那首先面对着一系列的民事问题需要解决,因为它是民事主体,存在着很多民事责任,撤销后,要先把民事责任解决完,再谈后一步的问题。比如,学生考入你这所学校,假如学校撤销了,对学生如何善后?并不一定每个学生都愿意转入新的大学的!比如,你赔我一笔钱,我出国留学去。不肯赔钱,强制转入另一所学校,不符合民事活动中的自愿原则,不好打比方了,还难听。
  笔者必须明确指出,对待学生的诉求,采取这些手段是不合适的,近三十年来,压制学生压制习惯了。只能说,现在的学生从幼儿园起就被各种考试收拾得服服帖帖,没有了上辈人的血性。
  5、大学,最重要的是学习学习能力
  没有谁能靠大学的几年学习混吃混喝一辈子,人生是个不停学习的过程,学习能力是人最重要的能力。所以对于毕业于哪所学校,没必讳言,以前有个国家领导人,仅高中毕业,但是与他开过会的人都说,他完全是美国大教授的派头,与美国大教授的研讨课一样。民国时,没学历的大师一大批,旷世奇才顾准仅初中毕业。
  也有的学校,中途停办如樱花凋谢,其实也很美。如1956年成立的大连海运学校2000年停止招生,每一届的学生人数仅有3百多人,所有毕业生都是在大学超大规模扩招前毕业,没有拖后腿的学弟学妹,毕业生美誉度很高。十几年下来,大多数校友都成为了行业精英。校友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综上,大学不在于大!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