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偶然,还是必然——谈杜十娘的悲剧

作者:王怡雯|  时间:2005/6/6 19:39:48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1519

 

    杜十娘被李甲抛弃,投江自尽,善良的人们在心中切齿痛恨孙富,是这一奸商的挑唆才发生了这样的悲剧,可是我们公正的看来,杜十娘的悲剧却是早已注定,只不过是早晚的事,即使没有孙富,有会有李富张富,来导演这出悲剧。
  一、沙滩爱情,难成大厦
  李甲和杜十娘之间的爱情,并没有坚实的基础,从开始到结束都是如此,李甲所爱的,只是杜十娘的美貌。李甲与杜十娘并没有患难之情,也不一定有共同的志向。他们的相识是在教坊司里。两个人相见,李甲所见也就是十娘的美貌罢了。两个人的“情投意合”也只是表面现象。李甲的“忠厚志诚”也只是“久有从良之志”的十娘情人眼里出的西施,是她的一相情愿,并没有经过风浪的检验。这一点在后文中有所表现。夫妻直下江南,杜十娘已随李甲从良,最起码算得上是他的小妾,可是在船上,当孙富问及十娘身份,李甲却道“此乃北京名姬杜十娘也”,分明没有在内心深处把杜十娘当作妻子,没有承认她的地位,这就给孙富的挑唆留下的机会。倘若李甲一一咬定那是自己的妻子,孙富岂有胆量来破坏人别人家庭?而且,李甲也不是什么好东西,他和孙富只有一面之缘,便很快就“渐渐引入花柳之事”,并且“二人‘志同道合’”。
  李甲对十娘并没有信任可言,孙富的一句“江南子弟,最工轻薄,兄留丽人独居,难保无逾墙钻穴之事”居然也打动了他。
  二、礼教阻隔,迷雾重重
  李甲出身官宦人家,父亲是布政大人,自然在礼教上要有严格要求,不会让李甲娶一风尘女子。当“老爷”知道儿子在京狎妓,便“发怒”起来。而且,李甲“自幼读书在庠”,圣贤之书也已深入骨髓,娶一名妓,思想上也定会有所顾忌。所以,孙富就抓住这一点,来做文章。他说:“尊府能相容否?”一句话便问到问题的根子上去了。针对李甲的犹豫,孙富又步步进逼,“尊大人位居方面,必严帷薄之嫌,平时既怪兄游非礼之地,今日岂容兄娶不节之人?”娶不节之妇,于礼不通,字字千钧,早敲晕了李甲。再加上“若为妾而触父,因妓而弃家……异日妻不以为夫,弟不以为兄,同袍不以为友,兄何以立于天地之间?”在这一这有“礼”有节的开导,李甲便只有“茫然自失,移席问计”了。
  三、奶油本性,难孚深情
  李甲的生性软弱,他难以有自己的主见,碰到问题,马上就要退缩,一点主意也没有。十娘托身于他,确非所宜。
  杜十娘倾心于他,而“李公子惧怕老爷,不敢应承”,心里想着美色,却没胆量迎娶;老爷在家发怒,李甲尽管已身无分文,也不敢回家。
  十娘巧设计谋,要三百金赎身,李甲“到第四日又没想头,就羞回院中”,哪管十娘那里焦心! 
  已携十娘下江南,但他并无丝毫打算,“辗转寻思,尚未有万全之策”,他娶十娘,犹如儿戏,至于将来怎么办,他一点主意都没有,或许卖掉,才是最好的办法。
  两个舍陆从舟,李甲早已又把银子花光了,他根本就不能做成一件事。一点远见也没有。
  十娘托身李甲,实是最大的失误,要冲破破礼教的险关重隘,必要有勇气和魄力,还要有生死与共的自我牺牲精神,而这些都是那个奶油李甲所不具备的。当然,最终十娘投水殉情也就不足为怪了。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