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寄人篱下的悲歌——看林黛玉的“时时在意”
“琐碎之中有无限烟波”,这是《红楼梦》的主要特点。那“心较比干多一点”、聪明灵巧的林黛玉,寄居在贾府中,她“恐怕被别人耻笑了去”的心理,使他的“琐碎”行为凭添几分乖巧,也让我们内心荡起了凄楚的波澜。
一、处处留心,万般风物收眼底
黛玉是位细心人,初见贾府,马上留心了宁国府,那威风的大门、华冠丽服的看门人,御赐的门匾,她注意到了两府外部煊赫的威势,也更增加了自己“时时在意”的心理。她进入荣国府,再到宁国府,又回到荣国府,一路走来,每一件事物——从一间间住房,到一处处穿常,从树木山石到各处的摆设,每一个人物——从一个个下人到贾母三春熙凤。她都看得是那么的仔细,她想得是那么的周全,应答的又是那么的得体。无处不显出寄人篱下的小心。
二、谨小慎微,礼字当头不怠慢
黛玉也是读书人家的女儿,惟恐被人耻笑,“礼”字上必要特别在意。尽管只是小小年纪,但她做得却十分得体。拜见了贾母,尽管是初到贾府,路途劳顿,但她丝毫不敢怠慢,在贾母的安排下,赶紧去见自己的两个母舅。大舅舅托词不见,丫鬟来回话,黛玉也“忙站起来,一一听了”。不摆小姐架子。舅母留她吃饭,黛玉笑道“舅母爱惜赐饭,原不应辞,只是还要拜见二舅舅,恐领了赐去不恭,异日再领,未为不可。望舅母见谅”一席话,融道理于尊敬之中,说得有礼有节,恰到好处。
在二舅舅家,在耳房内等着见二舅。老嬷嬷们要她炕上坐,黛玉细心观察,发现那座位应是舅舅舅母的座位,便不上炕。在王夫人处,王夫人把她往东让,她料定那是舅舅的座位,也只坐下首的椅子,王夫人再三再四相请,她也只是紧靠着王夫人坐了。
贾母赐饭,熙凤“忙拉黛玉在左边第一张椅上坐了,黛玉十分推让”。黛玉的这些行为,无不透出她的“步步留心,时时在意”,惟恐礼数不周,惹人笑话。
三、心细如发,口头心里显机变
黛玉是位心细如发的姑娘,初进贾府,她不让自己犯任何“错误”。陪贾母饭后闲聊,贾母问及所读的书,黛玉答 “只刚念了《四书》”,黛玉再问姊妹们所读何书,贾母却说:“读的是什么书,不过是认得两个字,不是睁眼的瞎子罢了!”细心的黛玉意识到了自己的规规矩矩的回答,不合“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古训,在回答宝玉的关于读何书的问题时,马上又对自己以前的回答做了修正。她说:“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她哪里只是“认得几个字”,她吟诗做文,无所不能,分明是位才子!
这是一个只有十一二岁心细如发的苦人儿,她感觉敏锐,乖巧灵活,尽管也是锦衣玉食,但文中展现的她那寄人篱下的凄凉心境,处处让人生出无限的同情。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