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你拿什么来打动阅卷老师

作者:任维东|  时间:2005/6/10 20:59:56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1073

   
  
  什么样的语言才能打动人?
  语言动人点之一:生动鲜活,充满生活气息。
  欣喜产生于一瞬间,坐在摇篮车里,望着呢喃的燕子,于是爷爷教她背“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哦,宋词是会飞的;趴在窗前大圆桌上,指着映红的荷花,于是爷爷摇头晃脑地读“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哦,古乐府是有颜色的,还散发着淡淡香味儿。 (选自湖南考生《追忆似水流年》)
  作文是用来反映生活的,生活的鲜活性、生活的原生态需要通过语言来展示。在考场作文中,生动鲜活的语言能迅速唤醒阅卷老师的生活记忆,并进而产生相似联想,引发大脑深处的情感共鸣,产生情绪的波动。
  语言动人点之二:古朴文雅,富有凝炼之美。
  长江颔首道:“秦兄言之有理。想当年,当中原的文明已繁荣之时,荆楚大地还未褪尽野蛮的外衣,仍是一片荒原。哪里有如今的灵动飘逸?金陵之地。怕仍是一座荒城吧!那时的我,仍只是日夜没心没肺地流淌,许是在孕育着惊天巨变的暗流吧!” (2004年江苏高考优秀作文《西安与南京——山与水的对话》)
  语言美体现在多个方面,凝炼美是其一。高考作文一般要求为800字左右,用800字叙好一件事,议好一件事,抒好一段情,没有凝炼的语言是不行的。语言的凝炼性体现在语言有力度、简洁、明快、不繁琐。若叙事则叙事有条理,描写传神;若议论则用词准确到位,耐人寻味;若抒情则情随意到,字字含情。
  句子要短小精悍,承转圆和。上面一段文字,借鉴古白话语言,以山水对话为中心突出主题。语言精辟,凝炼。
  语言动人点之三:’幽默风趣,独具个性特征。
  语言的个性表现不一,天然是个性,轻灵是个性,绚丽是个性,深邃是个性,质朴是个性,清新是个性,犀利是个性,幽默还是个性。想起阅卷老师的茫茫阅卷过程。每天面对那么多的文字,你要没有个性怎能脱颖而出?
  于是就有了“为报倾城随太守,西北望,射天狼”的豪情壮语,却也流露出报国无门的忧伤;于是就有了“山高月小,水露石出”“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悠闲,然而又有谁能了解东坡那无奈而游山乐水的郁结;于是就有了“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狂放,只是谁又会去注意“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的自嘲呢? (2004年福建省高考满分作文《穷则独善其身》
  对于考场作文而言,对于阅卷老师而言,判断你有没有文采的方法有很多种,但最直接最常规的方法仍然是:诗文名句。你能引用说明你胸中有积淀,你引用的贴切恰当,说明你有很强的语言组织能力。
  语言动人点之五:对称结构,富有音韵美。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梅花有它的情韵,白雪也有它的风采。杨柳之婀娜、翠竹之秀丽、兰草之清幽、青松之壮美,任何事物都在大自然中展示着自己的个性,不是吗?“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万物各有自己的锋芒。泰山雄、华山险、黄山奇、峨眉秀,牡丹雍容、荷花冰清、梅花傲骨、兰花素雅,北国万里飘雪、江南草长莺飞、塞外驼铃声声、水乡牧笛袅袅。你能说泰山不如峨眉。牡丹胜过兰花,北国不比江南?你不能。 (河南省2004年高考优秀作文《你就是一道风景》)
  语言为什么要对称?对称才和谐,对称才能丰富,对称才有美感。上面文段所写内容若不讲对称,减去一半,会怎样?干瘪、枯瘦。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大多数的考生语言的最大问题就是做不到“丰富”,只有皮骨,没有血肉。
  语言动人点六:词语恳切,充满雕塑感。
  可当爷爷迈出门槛后,不由愣住了,父亲也愣住了——全村老小男男女女都站在门外,有的手里拎着半截米袋,有的提着一只瘦鸡,有的捏着几张破损了的沾满汗渍的钞票,有的托着几件陈旧却干净的衣服……,村长四爷爷微微笑着说:“咱村祖上风水好,出秀才,小三子(父亲的小名)替咱村争了一回脸,咱村人脸上光彩……大家来送送娃儿……”眼泪顺着爷爷脸上的皱纹滑了下来,爷爷对父亲大吼一声:“给大伙跪下…”父亲“嗵”的一声,双膝落在泥土地上……(2004年甘肃高考作文《父亲的布底鞋》)
  写作记叙文,语言重在描写,描写重在精雕细刻,要精雕细刻则需在用词上追求“雕塑感”。动词、形容词要精心选用,力求一字传神。如石雕一般镌刻在读者心中。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