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专访全国人大代表蒋昌忠:书写人民满意的教育新答卷
专访
教育连着民生,民生连着民意,民意连着民心。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发展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教育”,涉及到老百姓关心的“学前教育”“就业”、“减负”“大班额”等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和焦点问题。
3月13日晚,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省委教育工委书记蒋昌忠做客人民网演播室,围绕“书写人民满意的教育新答卷”主题,对中央关心、百姓关切、社会关注的教育热点和难点问题进行了解读。
Q1
如何缓解学前教育入学难、入学贵的问题?
目前整个学前教育大体处于“三难三贵”的困境,也就是农村幼儿入园难,城里幼儿园入园贵,公办幼儿园入读难,民办学校幼儿园入读贵,普惠政策落地比较难,运转开支的费用比较贵。
克强总理政府工作报告里面有一段话,就是多渠道扩大学前教育供给,无论是公办还是民办,只要符合安全标准,收费合理,家长放心,政府都要支持。整个需求比较大,就要想办法把供给提上来。如果需求有差异,就要想办法解决供给侧的结构性矛盾。这些都需要量体裁衣,对症下药
Q2
“大班额”问题,湖南如何应对?
大班额的化解是一个长期动态的过程,今明两年对湖南来说工作形势非常严峻。2018年,湖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将消除义务教育“超大班额”列为全省12件重点民生实事进行高位推动。经过一年努力,成效非常明显。全省超大班额由将近2万个下降到了现在的不足1千个,大班额几乎减少了一半。今年,湖南省再次将“确保减少义务教育大班额1.4万个以上”纳入重点民生实事。今年重点是继续扩大学位供给;多渠道补充教师;妥善做好分流工作。
Q3
去年教育部联合其他的八个部门印发了中小学减负30条,这是近年来规格最高、覆盖最全的减负文件,湖南如何落实?
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是一个长期累积的社会问题。在当前教育行政部门实施减负红线高压下,形成课业负担的溢出效应,学校减负、家长增负,课内减负、课外增负,线下减负,线上增负。不仅加重学生课业负担,而且给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和心理压力。
湖南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将尽快制定详细“减负”实施方案,主要思路是: 一是继续狠抓学校办学行为的规范。 二是继续抓好校外培训机构管理。 三是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 四是强化监管治理。 第五个方面就是做好中小学课后服务。
Q4
湖南省教育厅三月初发布了《关于做好中小学生校内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怎么解决好 “三点半”难题?
解决 “三点半”难题,不是简单地发个文件就能解决的,需要多管齐下。
应把握以下几个方面:一要发挥学校主渠道作用;二要家长自愿选择;三要防止变相成为集体教学或“补课”;四要抓住服务重点;五要坚持公益导向,不得营利;六要坚持合理取酬。
Q5
2018年,首次履职的全国人大代表蒋昌忠做客人民网和大家一起聊过教育扶贫的话题。过去一年,湖南在教育扶贫方面又取得了哪些新的成效呢?
去年,湖南资助各类困难学生将近500万人次,发放的资助资金有57亿多元,基本实现了建档立卡等贫困学生资助工作全覆盖、无遗漏。在全国率先出台了《高校服务脱贫攻坚的指导意见》,建成了教育精准扶贫“一单式”信息系统,完成了首次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建档立卡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信息数据比对工作,初步实现了全省建档立卡等贫困家庭学龄段人口的精准识别、精准控辍、精准帮扶。通过信息系统的建设,把应该资助的全部纳入资助。上半年,中央对我省5个国贫县脱贫攻坚验收中,教育扶贫迎国检工作基本实现“零问题”。
下一步,湖南教育精准扶贫重点工作:一是继续完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和标准。第二个是要针对一些辍学现象中的不同情况、不同原因,制定一些针对性的举措,做细做实“三帮一”劝返复学工作。三是建立健全数据共建共享机制。
Q6
目前,湖南新高考改革工作的进程如何了?
为了稳步推进高考综合改革,湖南做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目前还在抓紧完善,报省委省政府审查批准之后,交教育部备案,不久后将向社会公布。方案公布之后,我们可能重点要做的就是政策的宣传解读,指导和督促高中学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促进高中和高校人才培养更加有机衔接。
Q7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近期公布,湖南职业教育改革今年将有哪些新动作?
克强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里面花了很大的篇幅,专门就职业教育作了阐述。应该说,对我们整个职业教育是一个非常大的鼓舞和激励。下一步我们要下好先手棋,做好顶层设计,把产教融合作为改革发展的重要方向,深化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的全方位融合。近期,当务之急,我们是要抓好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里面已经宣布的高职要扩招100万人,而且是在应届高中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下岗职工里面招。这是一个很新的举措。我们要抓好政府工作报告里面宣布的任务在湖南的落实。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