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作应如是——考场佳作赏析
作者:不详 时间:2021/5/6 8:16:18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751
1.汉字养了我的眼
一横长城长,一竖字铿锵,一勾游江南,一点茉莉香。
——题记
汉字,是中华文化之基,是民族精神之魂,它见证了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沧桑巨变,是我国文化园圃中一朵香远益清的白莲,在一横一竖,一撇一捺之间,它不仅养了我的眼,更浸润了我的心。
从年幼懵懂之时,我家中的墨香就未曾中断过。爷爷擅长书法,每逢春节前后,他总是拿着毛笔,到社区给邻居们送春联。看着爷爷用一根普普通通的毛笔,在一张纸上随心一写,就写出了一个个秀丽的汉字,我便不由自主地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我请求爷爷教我写字。从此,便开始了学习书法的旅途。
我经常临摹古人的字。我欣赏柳公权的《神策军碑》、颜真卿的《多宝塔碑》、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甲骨质朴,古雅自然;篆书隶书,古色古香;楷书端正,一丝不苟;草书奔放,笔走龙蛇;行书流畅,行云流水;字音通意,和谐统一;唱而成声,声声凯歌;写而成篇,篇篇华章。我常常为其中那一个个古色古香的汉字而陶醉,汉字为我的眼睛带来了美的享受。
写字的过程,是养眼,更是养心。我站在书桌之前,执起一支狼毫笔,在墨砚中吸足了墨汁,就开始写字。我知道即使是一个普通的“一”字,要写好也绝非易事。我先从左逆锋出笔,屏住呼吸,向右折笔,慢慢划过。一横长度刚好,我顿笔出锋,继而收笔,纸上就出现了一个端庄的“一”字。心无杂念,字才能写好。
从欣赏品味到执笔书写,我愈发感受到汉字带来的审美情趣和精神力量。汉字像一幅优美的山水画,闪现出旖旎的风景;又像山巅上饱经沧桑的一棵古树,展现着坚韧的力量。尽管汉字如此博大精深,但在当下社会,却很少有人去发掘、品味它的美。“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而我将尽我的绵薄之力,去传承它发扬它,使其养更多人的眼,浸润更多人的心!
【点评】
这篇文章语言优美、结构清晰,行为层层递进,从幼时学字的懵懂,到少时写字的投入,但对书法的认识还流于表面,到最后从中发掘到汉字中的审美情趣和精神力量,又升华到传统文化的高度,既表达了对书法艺术逐渐淡化的忧思,又表达了自己将继续传承发扬的信念,无论从立意、结构还是语言上,都是一篇考场佳作。
2.你拨动了我的心弦
你就在那里,于默默伫立之时使我为之惊叹,于枝枝叶叶之中使我感慨万千,于无声无息之中拨动了我的心弦,在我的心里留下了一首关于你的曲调,最美的曲调。
临近考试的周末,我被那枯燥无味的作业压得喘不过气来,抬头看看时间,一上午又过去了,我很无奈。就在这时,我无意之中瞥见了门口的那盆文竹,在角落里绽出了绿意,从前被我忽略无视的文竹,现已深深吸引住我,我不禁前去仔细观看。
那一片片米粒状的碧绿叶儿勾起了我的回忆:父亲刚将文竹带回家时,它是干瘦孱弱的盆,精细的单株上没有几粒碎叶,颤颤的,弱弱的,差不多就只剩下了主干。文竹病怏怏的样子,我实在是不喜欢它,可父亲执意要送给我,我只好将它放在角落里,不闻不问。
但是现在,它的样子完全改变了:粗壮的根牢牢地抓住盆子中的泥土,挺拔的枝叶长得万分茂盛,明亮的绿色惹人喜爱,郁郁葱葱,叶与叶交织在一起如同一张网,编织出一片绿意。竹叶大小不一,颜色上浅下深,好似翠绿色沉淀下来一般,充满了生机和活力。我竟然还看到了文竹上面的小花儿!五片白色的小花瓣中间是极其细小的花蕊,淡淡的黄色,不过分张扬,自带韵味,蕴含着文艺气息。一缕阳光穿过缝隙正好照在文竹身上,它像是雾气中弥漫的一幅画,梦幻般轻轻地笼罩着我,它浑身上下散发着一股蕴含着巨大能量的气息。
我突然觉得心中好似被这股力量震撼到了,我开始对这弱不禁风的小生命另眼相看,它拔动了我的心弦!
文竹在我冷眼相待、不闻不问之中坚定着它的信念,如同一个坚忍的君子一般,不停地攀吧,细瘦的身体中蕴含着巨大的能量。不拼不搏的人生则亳无意义,文竹选择了迎着困难重重的挑战,迎着无人关注的孤独与无味,迎着天生不足的苦涩与不安,经过了重重挫折,文竹开得格外繁茂,彷佛洗尽了铅华、洗尽了尘埃。
与文竹相比,我所遇到的困难简直微不足道,我有什么理由气馁、放弃呢?
文竹拨动了我的心弦,在我心里留下了淡如水,劲如刚般的曲调。我必将回味着这美妙的曲调,迎接下面的挑战!
【点评】
这篇文章内容充实,切合主题,结构清晰,语言流畅。开头以第二人称“你就在那里”写起,引出写作对象的同时,也给读者留下了深深的悬念到底“你”为何人?通过对文竹从前干瘦孱弱的形象描写,与现在郁郁葱葱、甚至开岀小花的模样对比,欲扬先抑,更能表达作者对文竹的敬佩之情,也写出了作者心中的弦被看似柔弱的文竹拨动时的震撼,点明中心,呼应主题,是一篇值得大家学习的佳作。
3.手持龙香落灯花
古人有诗云“闲敲棋子落灯花。”若用来描绘外婆,应是“手持龙香落灯花。”那灯,是外婆在我成长中留下最美的印记。
我的外婆是个地地道道的潮汕人,因此她也传承着潮汕地区拜神祈福的传统习俗。每年放假,我在外婆家时,没几天就能看见她点燃神台上的煤灯,手持龙香,向神祈福。
有一年中秋,我家和表弟一家都在外婆家里过节,天一擦黑,外婆便点燃煤灯,摆好贡品,插上红烛。月亮刚升起来,外婆便拉着我和表弟,跪在神位下,面朝神位,双手合十,向神祈祷。外婆则手持龙香,口中低念:“月娘保佑我的三个孙子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学习进步,保佑我们一家人平平安安,工作顺利……”我们也学着外婆的样子,向月娘跪拜,口中念念有词,但心里却充满疑惑:“这么多人向月娘祈拜,月娘真的能听见我们的愿望么?”我歪过头偷瞄外婆,只见瘦小的外婆在月光下,双手合拢,持着龙香,不停地俯身跪拜,每一次起身,我都看见她浑浊的双眼闪烁着点点光芒,像是盛满了月光。我想,这或许就是信仰的力量。
几年前,外婆无故晕倒,医生检查后说这是心血管病,于是外婆北上广州动手术,而我却只能和爸爸留在潮州。我和外婆身处异地,我无法见着她,内心却牵挂她,只能在心中默默地为她祈福:“请月娘保佑我的外婆,平平安安,长命百岁……”这时我才领会到,外婆跪拜时眼中的光芒,不只是信仰,更是对我们的爱。
一个月后,外婆动完手术痊愈出院,回到家中,我发现外婆的头发因化疗全白了,手脚不再利索,人也不太精神,但看到我后,她脸上的皱纹逐渐舒展,她拄着拐杖,颤颤巍巍地走过来,用手轻抚我的头,浑浊的眼中又泛起了我熟悉的光亮,像是神台上的烛光。
又是一年中秋。全家人在外婆的带领下,跪拜月娘,祈求平安。月亮,还是那轮月亮,外婆,还是从前的外婆,但在祈福的时候,大家的神情似乎更加虔诚了。我终于明白,手持龙香,祭拜神灵,不仅是一种传统仪式,更是家人之间爱的表达。
那墨黑的神台,如豆的火光,缭绕的龙香,虔诚的外婆,构成了一副温馨的画作,铭刻在我的童年回忆中,永远不会褪色……
【点评】
这篇文章构思巧妙、语言优美流畅、结构清晰,从幼时对外婆拜神的疑惑不解,到自己向神祈祷时的真诚,将民俗文化与家人之间的亲情融为了一体,且首尾呼应,更显得结构完整。唯一不足之处在于在表情达意之时缺乏感染力,使文章情感显得不够丰沛。
【写法总结】
好的作文有怎样的共同点?
审题立意:立意明确,以小见大
选材:选材新颖,贴合实际
结构:结构清晰,首尾呼应
语言:语言优美流畅,多用修辞、描写等手法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