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战狼2》学写考场作文
作者:佚名 时间:2019/4/29 9:02:44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590
那么,作为一篇满分的“考场作文”,我们可以从《战狼2》里学到什么?
开篇的功夫
就考场作文而言,开篇不是一般的重要,而是极其重要。从开头,可以看出文章是否偏题或离题,考生具备怎样的语言功底和思想素养,可以揣摩文章大致的谋篇布局……有人诟病阅卷老师只看作文首尾而不顧主体。严谨地说,这样改卷当然有失偏颇,但也有一定道理,“窥一斑而知全豹”,此言不虚。
不难看出,《战狼2》的编剧深谙开头艺术。若依时间顺序发展,开头该是冷锋脚踢包工头被惩罚一节。就事论事,该情节也挺精彩,但影片舍此取彼,从令人炫目的海上救援开始倒叙,将画面置于宏大的苍茫大海之上,置于剑拔弩张的危机之中:冷锋从船上跃入水中,与海盗厮杀,镜头紧凑、紧张,令人窒息。最后,他几乎凭一己之力,克敌制胜,力挽狂澜,体现“特别能打仗,特别能战斗”的战狼本色。这样的开头,先声夺人,引人入胜,可谓凤头。
电影如此,考场作文何尝不该如此?
在我看来,至少可从以下三方面学习《战狼2》的开头艺术。一要切题,不能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短短几分钟,冷锋战狼的特质被体现得淋漓尽致。二宜精彩,至少要有“动人”之处。你看,冷锋纵身入水的瞬间,销魂吧?徒手斗群盗的镜头,精彩吧?爬上小船,那致命一枪,那枚“3D效果”的特写子弹,刺激吧?相应的,你的作文的开头,或有文采,或博学,或深刻,总该有点东西让阅卷老师留下好感吧?如果这些都没有,那字写工整点总应该吧?三要简洁。《战狼2》前面的楔子大约4分钟,但为全剧定调,拉开故事序幕,简短有力。考场作文的第一段,一般应该在100字以内,甚至50字以内,能提纲挈领,又留余地,如王熙凤为芦雪庵联诗的起句“一夜北风紧”。当然,这也是相对而言的,有些厚重的考场作文,开头也不嫌其繁。
结尾的艺术
相信看过《战狼2》的人,其他情节可能会模糊、朦胧,但结尾一定终生难忘。我在一篇随笔里曾这样表达过:“当然,最动情的镜头还是冷锋高举红旗过交战区,在废墟映衬下,在低沉的配乐中,没一句台词,只有画面,只有动作,只有细节,只有镜头由远至近再由近至远的变化,深于一切言语,感人至深。”
从情节的发展看,结尾当算水到渠成,不突兀:一是前面有不少铺垫,除了雇佣军不分是非、胡作非为外,政府军和反动武装对中国都颇为敬重;二是突出了冷锋之“智”,借此表现战狼乃智勇双全之士。从表现效果看,则不只表现了人物的急中生智,更是对主题的升华,是爱国主义主旋律的集中体现。
这结尾既是点睛,也是高潮,既戛然而止,又余音绕梁。我曾戏谑说,就凭这点,《战狼2》可跻身不速朽之列。
当然,考场作文如果能做到类似的结尾自是求之不得。
不过,这是奢求。但注意一下结尾艺术,来个“回眸一笑”当不为过。这回眸,可以点题,无论点题目,还是点主题,都可以让阅卷者在匆匆的逗留间,感觉到文章的“根正苗红”,切合题意;可以照应上文,力争在结构上收到顾盼有姿、浑然一体之效;也可以掘地三尺,发人深思,以求言有尽而意无穷……我相信,考生若有这样的结尾意识,并不断尝试提升,那“回眸一笑”,可能真的会有“百媚生”的一刻。
打扮的程度
《战狼2》被人诟病的地方并不多,但也不是没有。像有人指出的那样,如果说由热得发烫的“达康书记”扮演退伍老兵还可理解,那张翰扮演的家伙算什么?耍酷吗?看来有点像。那为什么要安排?同样,影片开始后冷锋一脚狠踹包工头的桥段,即使删掉也不影响情节的发展。为报妻仇,辞职或出差不也顺理成章吗?那为什么要拍?依我小人之见,只能是票房。
当然,这只是我的一孔之见。
譬如张翰这个角色必不可少,只是我和你均未看出导演背后的深意;譬如导演和编剧等人就是愤青,敢于发声,针砭时弊,而绝无我上述的龌龊考虑,就像把茅台赤裸裸地“栽”入影片而赢得一片赞誉一样。其实,这些所谓的有“瑕疵”的桥段对影片负面影响甚微,但在宣传上、情节上,有了更多的噱头和发展可能,也使影片的表达大大丰富和立体。甚至,可以说,这些为影片涂脂抹粉的打扮,是商业片的套路:没有旁逸斜出,没有明星加盟,没有广告植入,没有煽情造势,票房会有保证吗?
这就像你只是在写考场作文,而非“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所以,你在考场上,要向《战狼2》学点适度打扮的艺术,让作文有“亮点”。你可以在开头引几句陌生的警句、名言或诗句,整得自己好像饱览诗书那样,惊得阅卷老师一惊一诧的;你可以把自己的观点句、转折句或精彩的表达句,展现在显眼的位置,或一段之首,或单独成句,让阅卷者觉得你字字珠玑,有才有识;你也可以用时新的材料代替耳熟能详的旧闻,可以用哲学的、美学的、建筑学的、古典音乐学的实例,取代体育类的、流行音乐类的、政治类的一般性例子,显得你的作文有书卷气、文化味……
当然,这样打扮也不容易。譬如你天生朴素,但你一定要装扮一下,让文章有文采起来,这可能会适得其反,类似东施效颦。毕竟,语言的装扮绝非一朝一夕之功。装扮要注意方向和程度,量力而行。
认识的深度
毋庸讳言,如果《战狼2》只是一部普普通通的商业片,只靠吴京的拳脚诱惑人,只靠惊险的画面“勾搭”人,只靠复仇这一单线索,票房永远不可能达到现在的高度。究其实质,我认为,以上所提的三点只是花拳绣腿,影片真正吸引观众的还是敏感的题材、动人的主题,能以情动人,又以理撼人。
这敏感的题材,无非两点:一是拆违,二是撤侨。前一题材,虽只是轻轻点到,但因敏感,已难能可贵;后一题材,据我所知,除报纸和电视里报道过,还没有谁这么艺术地展现过。前一题材,可谓走钢丝后的收获;后一题材,则是苦心孤诣的大获全胜。毕竟,影片的主体题材是复仇,是夫报妻仇、恩怨循环的老主题,但影片最终展示的却是老主题背后的新旋律:家国情怀,国强民安。
这样的认识高度,当然是导演“刻意为之”的。
这点在最后吴京以臂为杆、红旗猎猎过交战区的瞬间达到高潮并戛然而止,这也让影片完成“背景”在最后“逆袭”,完成故事的完美蜕变。
这样的认识深度和艺术展示,无疑是影片最能打动观众的地方。
放到一篇考场作文里来,毋庸讳言,什么开头的艺术、结尾的功夫、打扮的程度,全是浮云,最重要的还是考生认识问题的深度,也就是考生的才和识。当然,这认识要基于准确的审题,而非下笔千言,离题万里。身为高中生,人云亦云,只简单地将命题者“引而不发”或“发而不尽”的看法鹦鹉学舌一番,是永远不可能达到《战狼2》这样的高分的。
譬如近几年流行的二元对立作文,你不能简单地说人生需要这一方,也需要那一方,需要两者交融。命题者想看到你的思辨能力,譬如论述双方究竟有什么样的关系、怎样去互相影响,或是怎样才能完美交融。再譬如2017年高考浙江卷关于“三本书”的多元辩证题目,和原来的作文题相比,关系更错综,论证更复杂。而编者想看到你是如何“评说”的,他要看你的批判性思维,要看你的认识深度。如果这些看不到,那你就好好谈谈对这三本书的理解,尤其是它们之间的关系,这样也能有一个较好的完成度。如果你只是简单地、三段并列式地、蜻蜓点水式地说明一下你对三本书的理解,那分数也就可想而知了。
当然,我这样无限拔高“认识”对考场的作文影响也是偏激的。“言而无文,行之不远”“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影响考场作文分数的因素极其复杂,但如果形式和认识能够齐飞,那高分作文,乃至像《战狼2》这样的满分,也是可以期待的。这就好比我这篇写考场“小技”的随笔,如果单纯从考场的角度写,估计面目一定极为可憎;现在依托《战狼2》这么个载体或说花瓶,大家也许就会好接受一点,甚至会说“写得还不错”,哈。
【热议】《战狼2》再创国产电影票房记录,其背后原因值得深思
去年八月,一部军事题材的电影燃爆了整个中国,再创国内票房新高。截至二〇一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票房总收入达五十三亿一千万元,名副其实地成为华语电影第一大片,成为中国电影的里程碑,那就是《战狼2》!
《战狼2》为何能够成为二〇一七年国内电影市场的最大赢家,我认为原因有四点。
首先,自党的十八大以來,在砥砺奋进的五年里,我国在经济、政治、外交领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国际威望提升,全世界越来越重视“中国声音”;另外,《战狼2》处于我国强国强军的大背景下,随着我国军事力量的加强、军事科技的进步,人们不但真切感受到了国防力量的逐渐壮大,而且为国家的富强昌盛感到自豪。上述客观环境为这部主旋律题材电影创造了基础。再者,影片军事场面宏大,燃点频繁,故能使观众获得更好的观影体验,是一部吸引观众的优秀的商业片。与此同时,影片的主题充满正能量,旨在展示由于国家的强大,国家能够为每一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提供人权保障,激起民众的民族自豪感。从某种程度上讲,该影片正是因为观众对国家的自豪感而取得了成功。
其次,这部电影公映时,正值中印洞朗边境冲突爆发。对于印度的挑衅行动,许多国人义愤填膺。同时《战狼2》的上映选择在建军节前三天,这时放映,岂不让人扬眉吐气?此时也是国产电影保护月,这段时间可以保障电影不受外来电影的冲击。综合上述条件,《战狼2》可谓是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
当然,《战狼2》的创新是其成功必不可少的条件。创作者结合市场客观环境,抓住了军事题材电影的机遇。因为在此之前,还鲜有人尝试拍摄国产军事类电影。而事实上,喜爱军旅影视题材的观众不在少数,这一点通过军旅生活题材电视剧的放映之火爆便可看出。创作者抓住军事类影片的机遇,做了一部“真刀真枪”的电影:就影片要素来看,全片几乎有三分之二的镜头涉及军事武器。同时,《战狼2》史无前例地创造出“军人硬汉形象”。在目前观众已经逐渐对“钢铁侠”“蜘蛛侠”等好莱坞超级英雄出现审美疲劳的背景下,“中国式超级英雄”冷锋的出现无疑给了观众极大的惊喜。这个中国的“超级英雄”,决不像与我们隔着太平洋的超级英雄,与我们几乎没有交集;我们看冷锋,就好像看自己身边的朋友一样,没有距离感。
最后,打铁还需自身硬。剧组是《战狼2》成功的核心,所有剧组成员与吴京功不可没。为了拍出热血沸腾的画面,制作方雇请维塔工作室等中外特效团队进行制作,于是我们后来看到的铁丝栅栏门阻挡RPG火箭弹、非洲工厂坦克漂移等特效,就由此而生。《战狼2》的拍摄,确实配得上艰苦卓绝这四个字。在拍摄过程中,剧组遭遇过抢劫、野兽袭击,工作条件艰苦。而他们给出的答卷,是一个足有四千多个镜头的超级大片。剧组的核心人物——吴京,为了拍好这部电影,守在特种部队里十八个月拼命地学,拍潜水戏险些沉在水底,影片杀青的那一刻,吴京给一位同事发了一条信息:“终于拍完了,起码我活着回来了。”也只有这个“敢拼命”的导演兼主演,才能为我们创造一个激情、热血的夏天。
知识链接:《战狼Ⅱ》中的武器
综观《战狼Ⅱ》全剧,出镜率最高的莫过于影片中几乎人手一把的56式冲锋枪了。56式冲锋枪,简称“56冲”,其外观酷似AK-47,是一种单兵使用的自动武器。它的特点是火力猛,有效射击距离可达300米。
56式冲锋枪是在全面引进的基础上改进而成的,当时从苏联引进产品图、设计计算、尺寸链计算、试验检查规范等全套资料,以及工艺规程、工装资料等工艺技术文件,甚至还有部分硬件,如成枪、部件以及关键工装、刀具、量具等。
1956年,56式冲锋枪被解放军定型并量产。其空枪重4.3千克,枪管长411毫米,口径7.62毫米,弹匣容量30发,射速每分钟600发。
56式冲锋枪与AK-47最大的区别,也可以说是最大的亮点就在于它的刺刀。56式冲锋枪的刺刀也称“三棱军刺”,其刀身呈棱形,三面有槽。三棱军刺扎出的伤口,大体上是方形的窟窿,伤口各侧无法通过相互挤压达到一定的止血和愈合作用。实际上,这种伤口在战场紧急處理时几乎无法包扎缝合,致死率极高。
56式冲锋枪及其配备的三棱军刺堪称中国军工的巅峰之作,代表着解放军那种刺刀见红、勇敢冲锋的精神。
在现在的中东、北非战场上,敌对双方都装备了大量的皮卡车,并将各式武器安装在皮卡车上,几乎成为地面战场的主旋律。《战狼Ⅱ》中,一名非洲士兵站在皮卡车上操纵着一挺重机枪进行疯狂扫射的画面让人印象深刻。
这挺重机枪其实就是我国制造的12.7毫米高射机枪。它一般被安装在坦克或者舰艇上,作为防空火力使用。85式12.7毫米高射机枪在步兵中一般列装营属机枪连,主要用于攻击低飞俯冲的攻击机和直升机。因其火力压制效果好,且拥有一定的穿甲能力,在战场上深受士兵们的青睐。
85式12.7毫米高射机枪全重41.5千克,枪管长1003毫米,口径12.7毫米,弹箱容量60发,射速每分钟650~700发,有效射程1500米左右。
12.7毫米高射机枪最大的特点是贯穿力比较大。从实际战斗中发现,距离在100米左右时,它可以穿透2厘米厚的钢板。在这个距离上如果使用其去打诸如砖墙之类的目标,贯穿厚度竟然可以达到25厘米。因此,这款国产高射机枪即便是对于一些轻型防护的装甲车也颇具威胁。
随着战场情况的变化,现在12.7毫米高射机枪基本都是以平射、压制射击为主,用来杀伤敌集群目标、压制轻型火力点、毁伤轻型装甲目标,只是赋予其在必要时能充当高射机枪的辅助功能。
影片中人物使用的火箭筒,就是赫赫有名的国产69式火箭筒。它重量轻,价格低,操作简便,是一种单兵使用,肩托式炮口装填,主要用于反坦克、装甲车的武器。
69式火箭筒是我国20世纪60年代初期在苏制RPG-7型火箭筒的基础上改进制造的。它由发射筒、瞄具和弹药三部分组成。发射筒重5.6千克,长910毫米,口径40毫米。火箭弹直径85毫米,直射距离300米,根据需要可发射69式高爆反坦克榴弹、69式空炸反人员高爆榴弹、反人员高爆燃烧榴弹、照明弹等。
69式火箭筒综合性能优异,尤其是它具备的射程远、后喷火焰小、左右肩膀都可以射击的特点,完全能够实现“打了就跑”的战术机动,因此深受战斗人员的喜爱。
在影片《战狼Ⅱ》中,主角冷锋抬起一个钢丝床垫阻挡一枚射向人群的火箭弹,火箭弹被卡在弹簧中飞速旋转。在现实中,一旦火箭弹被发射出去,在高速运行当中它的引信机构便从一个闭锁状态,转换成打开状态。当火箭弹接触到目标,它的引信就会延迟进行动作,引发里面的炸药爆炸。如果用钢丝床垫拦截火箭弹,要么就是火箭弹直接穿过去,要么就是火箭弹马上发生爆炸。所以,钢丝床垫挡火箭弹只不过是电影的艺术加工。
69式火箭筒是我国堪称经典的火箭筒,曾经大量出口到柬埔寨、阿富汗、伊朗、伊拉克等地。国内虽然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已经停止生产,但现在在中东和非洲等战场上仍然能够发现它们的身影。
《战狼Ⅱ》最精彩的部分要算其中的坦克漂移、坦克碰撞的场景了。演绎这场坦克版本“速度与激情”的主角就是我国生产的第一代制式59式中型坦克的最新改进型。
59式中型坦克,是我国20世纪50年代以苏联的T-54A为基础仿制出的主战坦克。它具有较强的装甲防护和越野性能,而且重量较轻,体积较小,结构简单,使用维护都比较方便。
59式中型坦克由车体和炮塔两部分组成,行动装置采用扭杆悬挂,每侧有5个钢制负重轮。因此,军迷们习惯称它为“五对轮魔改”。59式坦克自从装备部队之后,我国便一直在 59式的基础上研发各种改进型,以至于到现在59式坦克的改进型实在是太多了,一般人很难从坦克外部结构上识别出一辆坦克是否源于59式。不过,拥有5对负重轮是59式坦克家族成员共有的一个特征。
59式中型坦克乘员4人,净重34 000千克,车体长6.002米,宽3.270米,全高2.750米,公路最大时速50千米。它装备有105毫米线膛炮、12.7毫米机枪、并列7.62毫米机枪、电点火式烟幕筒等武器。
一般来说,坦克在进入城市作战的时候,旁边肯定会有协同防御的步兵。因此在电影中,敌我双方的坦克在狭小的距离采取碰撞等方式进行对抗,在现实中是很少发生的情况。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