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作文终极押题

作者:不详  时间:2022/6/6 20:08:21  来源:网络转载  人气:1978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近日,媒体发起调查:“双减”后第一个国庆黄金周,孩子们都去哪儿了?记者走访了解到,孩子们作业少了,辅导班停了。他们有的行万里路,和父母一起深度旅游;有的在足球场上尽情奔跑;有的在图书馆翻遍了航模期刊;有的在大山深处仰望星空、观天识星;有的在科技馆、革命博物馆参加社会实践……一个家长说:“减负不减质,减负是为了优化教育,是为了孩子更好的成长。”
  以上材料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防控疫情期间,强华中学校园网络平台的“体育锻炼大家谈”论坛上,推送了三则与之相关的材料,鼓励全校师生参与讨论。
  ①钟南山从小就喜欢运动,足球、篮球、跑步都有涉猎。他的百米速度最快是11秒2,年轻时举重的最高重量是100公斤,卧推可以达到70公斤。在北京大学医学部读书期间,他参加学校运动会曾创下几项纪录,至今无人能破;
  ②最近一次的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查报告显示:学生身体素质继续呈现缓慢下降趋势,爆发力、耐力等身体素质水平进一步下降,视力下降率、肥胖检出率继续攀升……
  ③有同学说,学业压力这么大,哪些闲心体育锻炼?有老师说,课时这么紧,还要让学生打球跑步吗?有家长则认为,花时间运动不如参加数理化培训性价比高。
  请结合材料内容,从学生、教师中任选一种身份,写一篇发言稿,在论坛直播中发言,向在线师生阐述你的观点,并提出具体的建议。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和含意作文;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适用话题:
  1.顺应本性,尊重规律
  2.减重减压,静待花开
  3.重视根本,回归本质
  4.规则效力,破窗效应
  5.家庭教育,因材施教
  6.德育为先,德才兼备
  7.锻炼身体,强健体魄
  8.热爱劳动,从我做起
  精彩标题:
  1.《减少负担,促进成长》
  2.《减负增质,全面发展》
  3.《减负前行,茁壮成长》
  4.《双减落地,教育归来》
  5.《立足双减,成就未来》
  6.《以美育人,时代所需》
  7.《减负不减质 ,助力好成长》
  8.《物质诚可贵,精神价更高》
  9.《灭校外培训虚火,还教育生态清风》
  优秀范文:
  我为双减鼓,你为双减呼
  双减实行后,作业少了,辅导班停了,孩子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时间多了。生命的无限种可能性瞬间呈现在孩子们面前,教育呈现出应然的状态。我们愿为双减鼓与呼。
  哲学家康德曾言:人才,是目的,而不是工具。但双减前,许多学生被培养成了学习机器。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考考考,老师的法宝。教师跟学生成了一条绳上的难师难友。长此以往,既磨灭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减少了学生跟社会建立联系的可能性。真正的教育是育人的,给人去实践、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
  双减为五育并举补足短板。双减前的教育在智育上铆足了马力,其他四育却发力不足,遗祸无穷。而双减之后,喜欢体育的有的时间去赛场奔腾驰骋。喜欢阅读的,可以在书中与古圣先贤会晤交心;喜欢旅游的,可以与家人知行合一,饱览地理风光。就如毕淑敏所说,你必得一个人和日月星辰对话,和江河湖海晤谈,和每一棵树握手,和每一株草耳鬓厮磨。你才会顿悟宇宙之大,生命之微,时间之贵,死亡之近。这样的教育是润物无声,却弥足珍贵的。
  双减也倒逼学校提高教学效率。双减并不是不要学习,而是提出了高效学习的问题。这个问题要学校跟老师去解决。相同的效果,考量出应对时代变化的即时性和创造性。教师需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用更少的时间去赢得更高的学习效率。待到山花烂漫时,我们尽可展露笑颜。
  双减政策舒缓了家长的焦虑情绪。双减之前鸡娃太多,家长受到育儿焦虑的影响,陷入了恶性循环之中。你补课,我补课,无一幸免。现在大家都不补了文化知识,开始补孩子的精神需求。此外,双减也减轻了家长经济负担,生活成本本来就高,育儿成本其实里面重要一环。现在辅导班停了,育儿成本明显下降,家长压力也减少减少,减少不少。
  美籍华人作家林达曾言:刺破平静水面的锐利冰峰,往往只露出一角。我们不仅要看到减负后的良好局面,更要看到教育的转向——由育分到育人。
  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双减就是这样育魂育人的教育。我愿为双减鼓与呼。
  刮双减新风,拂教育初心
  双减新风吹来,“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孩子们,仰望星空,脚踩大地,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躬身实践,细嗅蔷薇……看一处“风景”,得一种心情,领一处感悟。这,正是教育的初心,是教育最温暖的关怀。
  双减,减去的是重担,减不去的是质量。
  “载不动,许多愁,双溪舴艋舟。”曾几何时,孩子们还是背着厚重的书包,甚至拖着书包箱,“三点一线”,奔波于学校、辅导班与家之间,脚步匆忙,忽略人间好风光。重担太重,而我们的孩子还太孱弱。双减新风吹来,额外的作业和培训负担除去,孱弱的身躯挺直,埋头批改作业的头颅抬起,从只顾埋头赶路,到抬头看路再走路。特色的作业、兴味盎然的课堂、学以致用的联系……,这一系列的改变,让因材施教触手可及,让更多的孩子学会自主学习,高效学习。
  双减,除去的是桎梏,增加的是素养。
  “庭院深深深几许。”当我们举全家之力,把孩子们的童年捆绑在“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填鸭培训上时,我们的孩子何其可怜,我们的家长又是何其可悲!“望子成龙”已不再是期望,而是成了禁锢每一个家庭的“深深庭院”。而双减后的孩子们,站在伟人曾经站过的橘子洲头,想到的不再是没完成的作业,感受到的也不仅仅是“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更有那青春昂扬的“恰同学少年”;坐在图书馆里,不再是忙着寻找习题答案,而是心向星辰大海,翻遍航模期刊;走在科技馆、革命博物馆里,不用担忧父母“该迟到了”的催促,而是沉浸其中,融入生活,参加社会实践。双减,减去桎梏,让孩子们放开手脚,全面发展。
  双减,缓解的是焦虑,带来的是成长。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放眼四周,各种成功教育的鸡汤鸡血充斥,各种“一分钟让你提高十分”的速成套路挥之不去,各种“鸡娃、牛蛙”彰显着家长和孩子的焦虑。而焦虑的环境,熏陶不出踏实沉稳的品格;慌不择路的高分套路,更教不出创新独立的人才。我们不能让“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的钱学森之问成为未解之谜!是时候抛开繁重课业和培训负担了!是时候和无用的焦虑鸡汤说“再见”了!“绣面芙蓉一笑开”,双减新风,让家长露出了赞许的笑容,让孩子露出了舒展的笑容,让国家看到了新一代成才的希望。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