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读书中获得新生

作者:洛阳四十五中 贾少阳|  时间:2005/6/17 6:28:32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933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其精神实质就是说学生应在语文学习中处主体地位。这一要求体现了现代社会对语文能力的新要求,突出了语文课程的实践性性质,充分体现了新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主体特定的心理特征的尊重。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长久以来传统语文教学中识字、分段、概括中心、总结写作特点等机械单一的枯燥教法不仅压抑了学生的个性,而且导致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疲软状态,令我们在实施新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有曲高和寡的感觉。
  如何改变学生被动消极的学习态度,让他们积极、主动的参与、投入到学习过程中来呢?几年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必须首先改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认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因为从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任何事物在发展进程中,内因都是起决定作用,外因起辅助作用。学生的学习亦如此。只有学生自己明确了学科学习目标,懂得学习的重要性,他们才有兴趣关注语文学习,从愿意付出努力去学习。那么,如何让学生自己管好自己呢?我认为除了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外,还要在引导学生读书上下一番功夫。因为学生厌烦听大道理,他们喜欢听一些文质兼美,富有哲理的文章;所以,与其逼他们学,不如引导他们去阅读美文,让这些美文犹如磁铁一样吸引着学生,犹如春雨滋润着学生躁动、干涸的心田,不断的从书中吸取营养,进而转变为他们学习中永不枯竭的动力。
  读书的作用是无穷的。但没有真正领略过读书真味的人是领悟不到这一点的。现在,很多孩子是伴随着电视长大的,空闲时间几乎都被电视占据。所以,许多学生几乎没有读书的习惯,更不要说领略到读书的乐趣了。所以,我就从先培养他们的读书习惯开始。
  刚开始我利用上课前的几分钟给他们读一篇文章(当然,这些文章都是针对学生们错误的认识而精心挑选的),从我们的观察中,从学生的反映中,这些文章确实给学生以强烈的震撼。收到了“润物细无声”之功效。如针对不少学生认为所学知识无用时,我就给学生朗读约翰·许拉特的《鹅卵石与钻石》,文中讲的是一位老师每天上课前点名的时候,都会用一则格言来点名,即如果学生缺席的话,必须背诵一则格言。用这样的方法督促学生积累知识。其中有一位不好好读书、麻烦不断的学生每天都要抱怨这个例行作业。后来他被勒令退学。几年后的一天,他突然给老师打电话,讲述他这些年的经历。他说,在退学后不久,他就被送进少年法庭,判刑后到加州青少年监狱服刑。直到那时,他才开始深刻反省自己以前的行为,开始对自己以前的恶行感到厌恶和悔恨,同时对未来也感到非常绝望。于是,用刀片割腕试图自杀。他说:“在我看着生命一滴一滴的从身体里流逝时,我突然想起老师叫他们写了20次的格言:‘没有所谓失败,除非你不再尝试’。以前我曾经认为它是多么无聊,可当时,它忽然对我起了作用。”是啊,只要我活着,我还可以重来。于是,他竭尽残存的力气求救,开始了新生活。读完文章,我对学生说:“确实,当他在听到这句格言时,它只是毫不起眼的、看似无用的鹅卵石,但是当他面临危机,需要指引的那一刻,他变成了弥足珍贵的钻石。其实,我们平时的学习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所以,在我们人生旅途中,只有尽可能多收集些鹅卵石,那么有朝一日你就会拥有一个钻石般的未来。学生听候,感触很深,从此不再抱怨学习的无用,开始懂得努力学习。
  虽然学生不再抱怨,但我们知道:学习并非一蹴而就,也并非只凭一时热情。学习是一种需要有坚忍不拔的意志来支撑的艰苦的脑力劳动。一些学生虽然树立了目标,但真正遇到困难时,还有很多忍受不了,就想逃避。这时我就给他们读《鹰的再生》,文中说鹰是世界上寿命最长的鸟类,他的年龄可达70岁。而要活那么长的寿命,老鹰在40岁时就必须做出困难但却重要的抉择。
  当老鹰40岁时,它的爪子开始老化,无法有效地抓住猎物;它的喙变得又长又弯,几乎碰到胸膛;它的翅膀变得十分沉重,飞翔起来十分吃力。老鹰如果不想等死,就要经历一个十分痛苦的更新过程━150天漫长的操练━它必须很努力的飞到山顶,在悬崖上筑巢,停留在那里不得飞翔。它首先用喙击打岩石,直到完全脱落,然后静静地等待新的喙长出来。它会用新喙把指甲一根根拔出来,等新指甲长出来后,它又把羽毛一根根拔掉。五个月后,新羽毛长出来了,老鹰开始飞翔,重新坚强有力地再过30年的岁月!读完此文,我告诉学生:学习的过程就像鹰的再生一样,是需要意志、毅力和勇气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获得新生。学生听完后,先是惊叹继而佩服,最后是把鹰当作自己克服学习中困难的榜样。
  就这样,我坚持每节课都读,而学生每节课都会有新的发现。慢慢地,他们不再满足于听我读,而要自己去读,可平时作业多,抽不出时间(这其实是他们没养成读书习惯的借口),所以每周我都会给他们开设一节阅读欣赏课,给他们更大的读书空间。这样,他们由最初品读书甘甜到确实从书中获得乐趣,他们的读书也由课堂延伸到课外。书越读越多,视野越来越开阔,心胸也随之宽阔,壮志也随之凌云。智慧之灯在他们心中点燃,逐渐地驱走了心中的黑暗。有个学生在日记中这样写道:“读书真的很神奇,本来浮躁不安的心在读书中竟变的宁静和平。几天不读书就觉得生活中就缺点什么……”可以说,这个学生真正领略了读书的乐趣。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正是读书这副良药开启了学生的心田,让他们认识到了学习的重要性,让他们不再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是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学习中去。当他们从读书中获得了生活的乐趣时,他们便是获得了新生!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