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晨读晚背 第8周

作者:不详  时间:2023/9/18 15:46:10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110

  高考语文晨读晚背 第8周
  一、名句名篇默写
  1.蜀道难(5年2考)
  李 白
  噫吁嚱①,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②。(2014·全国Ⅰ卷)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其险也如③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2016·全国Ⅱ卷)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2.雁门太守行(5年0考)
  李 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3.赤壁(5年1考)
  杜 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2015·全国Ⅱ卷)
  4.钱塘湖春行(5年1考)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2013·全国卷)
  二、古代文化常识
  古代礼仪——生活礼仪
  【诞生礼】从妇女未孕时的求子到婴儿周岁,一切礼仪都围绕着长命的主题。高禖之祭即是乞子礼仪。此时,设坛于南郊,后妃九嫔都参加。汉魏时皆有高禖之祭,唐宋时制定了高禖之祀的礼仪,金代高禖祭青帝,在皇城东永安门北建木制方台,台下设高禖神位。清代无高禖之祭,却有与之意义相同的“换索”仪式。诞生礼自古就有重男轻女的倾向。诞生礼还包括“三朝”“满月”“百日”“周岁”等。“三朝”是婴儿降生三日时接受各方面的贺礼。“满月”在婴儿满一个月时剃胎发。“百日”时行认舅礼,命名礼。“周岁”时行抓周礼,以预测小儿一生命运、事业吉凶。
  【成年礼】也叫冠礼,是跨入成年人行列的男子加冠的礼仪。冠礼从氏族社会盛行的男女青年发育成熟时参加的成丁礼演变而来。汉代沿袭周代冠礼制度。魏晋时,加冠开始用音乐伴奏。唐宋元明都实行冠礼,清代废止。中国少数民族不少地区至今还保留着古老的成年礼,如拔牙、染牙、穿裙、穿裤、盘发髻等仪式。
  【飨燕饮食礼仪】飨在太庙举行,烹太牢以饮宾客,重点在礼仪往来而不在饮食,燕即宴,燕礼在寝宫举行,主宾可以开怀畅饮。燕礼对中国饮食文化的形成有深远的影响。节日设宴在中国民间食俗上形成节日饮食礼仪。正月十五吃元宵,清明节吃冷饭寒食,五月端阳的粽子和雄黄酒,中秋月饼,腊八粥,辞岁饺子等都是节日礼仪的饮食。在特定的节日吃特定的食物,这也是一种饮食礼仪。宴席上的座次,上菜的顺序,劝酒、敬酒的礼节,也都有社会往来习俗中男女、尊卑、长幼关系和祈福避讳上的要求。
  【宾礼】主要是对客人的接待之礼。与客人往来的馈赠礼仪有等级差别。士相见,宾见主人要以雉为贽;下大夫相见,以雁为贽;上大夫相见,以羔为贽。
  【五祀】指祭门、户、井、灶、中。周代是春祀户,夏祀灶,六月祀中,秋祀门,冬祀井。汉魏时按季节行五祀,孟冬三月“腊五祀”,总祭一次。唐、宋、元时采用“天子七祀”之说,祀司命(宫中小神)、中、国门、国行、泰厉(野鬼)、户、灶。明清两代仍祭五祀,清康熙之后,罢去门、户、中、井的专祀,只在十二月二十三日祭灶,与民间传说的灶王爷腊月二十四朝天言事的故事相合,国家祀典采用了民间形式。
  【傩仪】滥觞于史前,盛行于商周。周代的傩仪用于四季驱邪逐疫。周人认为自然的运转与人事的吉凶息息相通。四季转换,寒暑变异,瘟疫流行,鬼魂乘势作祟,所以必须适时行傩仪,以逐邪恶。傩仪中的主神是方相氏。两汉,傩仪中出现了与方相氏相配的十二兽。魏晋南北朝隋唐沿袭汉制,傩仪中加入了娱乐成分,方相氏和十二神兽角色,由乐人扮演。至今仍有遗存的贵州土家族傩堂仪最为完整典型。
  三、易错易混成语
  易谦敬错位成语
  (一)敬辞
  【高抬贵手】客套话,多用于请求对方饶恕或通融。
  【不吝赐教】敬辞,用于自己向别人征求意见或请教问题。
  【鼎力相助】敬辞,大力相助(表示请托或感谢时用)。
  【洗耳恭听】专心地听。请人讲话时说的客气话。
  【高朋满座】高贵的宾客坐满了席位,形容来宾很多。
  【大材小用】大的材料用在小处。多指人事安排上不恰当,屈才。
  【率先垂范】带头给下级或晚辈做示范。
  【虚怀若谷】谦虚的胸怀像山谷那样深而且宽广,形容非常谦虚。
  【虚左以待】虚,空着;左,古时以左为尊。空着左边的位置等待客人,表示尊敬。也泛指留出位置恭候他人。
  【久闻大名】闻,听到。早就听到对方的盛名。多用作初见面时的客套话。
  【屈尊驾临】敬词,一般指对方到来。降低身份,屈身光临。一般是对来访的人说的客套话。
  【高名上姓】高,敬辞。询问人姓名的客气用语。
  【高足弟子】高足,高才,敬辞,称呼别人学生的。成绩优异的学生。
  【阖第光临】阖第,全家;光临,对客人来临的敬辞。旧时用于邀请别人全家参加宴会或喜庆仪式的客套话。
  【惠然肯来】惠,赐,敬辞。用作欢迎客人来临的客气话。
  【艰难玉成】玉成,敬辞,意为成全,成功。形容经过艰辛的磨炼,终于获得成功。
  【蓬荜生辉】用以称谢别人来到自己家里或称谢别人题赠的字画送到自己家里。(也作谦辞。表示由于别人到自己家里来或张挂别人给自己题赠的字画等而使自己非常光荣。)
  【顿首再拜】顿首,以头叩地而拜;再拜,拜两次。古代的一种跪拜礼。亦指旧时信札中常用作向对方表示敬意的客套语。
  (二)谦辞
  【避让贤路】交印辞职,给才德高的人让路。常作老年引退的自谦辞。
  【敝帚自珍】破扫帚,自己当宝贝爱惜。比喻东西虽不好,可是自己珍视。
  【抛砖引玉】抛出砖去,引回玉来。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或文章,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或作品。
  【贻笑大方】贻,留给;大方,指见识广博或有专长的人。指让内行笑话。
  【无功受禄】没有功劳而得到俸禄,泛指没出力而接受报酬。
  【敬谢不敏】敬,恭敬;谢,推辞;不敏,不聪明,没有才能。指恭敬地表示没有能力或不能接受(表示推辞做某事的客气话)。
  【忝列门墙】忝,表示辱没他人,自己有愧。表示自己愧在师门。
  【信笔涂鸦】形容字写得很坏。
  【一孔之见】比喻狭隘片面的见解。
  【才疏学浅】见识不广,学问不深。
  【德薄才疏】薄,浅;疏,空虚。品行和才能都很差。
  【容膝之安】出自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本指可以立足的安身之地,常用来谦称自己的居处狭小。如:我退休之后在一小城,虽无豪华居处,但有容膝之安,因此感到满足。
  【挂一漏万】挂,列举;漏,遗漏。提到一个,漏掉上万。形容列举到的很少,遗漏掉的很多,很不完备。
  【不情之请】客套话,不合情理的请求(向人求助时称自己的请求)。
  【姑妄言之】姑且说说(对于自己不能深信不疑的事情,说给别人时常用此语以示保留)。
  【笨鸟先飞】比喻能力差的人,恐怕落后,比别人先行动。
  【一枝之栖】只求得到一个藏身的地方。自谦不存奢望的求职用语。
  【望尘莫及】只望见走在前面的人带起的尘土而追赶不上,形容远远落后。
  【一得之愚】谦辞,称自己对于某一问题的见解。
  【尸位素餐】空占着职位,不做事而白吃饭。谦称自己未尽职责。
  【不足挂齿】足,值得;挂齿,放在嘴上说。事情轻微,不值得一提。
  【雕虫小技】比喻微不足道的技能(多指文字技巧)。
  【绠短汲深】绠,打水用的绳子;汲,从下往上打水。吊桶的绳子很短,却要打很深的井里的水。比喻能力薄弱,任务重大,难以胜任。
  【东涂西抹】这里涂那里抹。后常用作提笔作画、写字或作文的谦辞。
  【区区此心】区区,微小、微薄。形容微不足道的一点心意或想法。
  【管窥蠡测】管,竹管;窥,从小孔或缝隙里看;蠡,瓢。从竹管里看天,用瓢来量大海。比喻眼光狭窄,见识短浅。
  【班门弄斧】班,指古代的巧匠鲁班。在鲁班门前耍弄斧子,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
  【聊表寸心】聊,略微;寸心,微薄的心意。略微表示一下心意。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