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教学计划

作者:不详  时间:2023/9/19 14:47:48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340

  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教学计划
  一、班级学生现状分析
  通过高一一年的教学,从整体来看,所任教两个班级的学生好的习惯(课堂听讲,记笔记,发言提问)正在逐步养成,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也有了明显的转变,语文的综合能力也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了较大的提高。
  二、教材分析
  选择性必修上册在整个统编教材体系中属于中间阶段,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准确地说,是肩负着提高学生文学欣赏能力的重任。本册教材教学内容以文学作品——通讯报道、名著阅读为主,安排了一个单元的《逻辑的力量》学习任务,集中学习古典名著经典。
  本册教材仍突出教学的人文性、多样性、探究性、开放性,重视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特别是文学欣赏能力的提高。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创造精神、合作意识与知识的整合能力。
  全册内容分为五个单元。全册共编排了15篇课文,其中教读课文8篇,自读课文7篇,每个单元一个主题。下面,分单元进行具体分析。
  第一单元:“革命精神”。正视历史,才能珍稀当下;尊重历史,才能实事求是;铭记历史,才能开阔未来。我们今天拥有的幸福生活,都是无数革命先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它们的英雄事迹,将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怀念。
  第二单元:“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研习”。本单元所选课文哲理性较强,注重从多方面给学生以人生的启示,并丰富他们的生活经验;注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思辩的能力;注意文体特点。
  第三单元:“外国作家作品研习”。本单元的课文都是世界文学史上优秀的小说作品,体现了人类对社会的认识,揭示了人类才成长的精神轨迹,带给人们以审美的愉悦。注意小说的体裁特点,了解人物、情节、环境等要素,分析把握小说的主题;注意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的创造能力,阅读小说,既是接受的过程,也是再创造的过程,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的作品本身是首要的,但是得出自己的见解(可以和大家相同,也可以是独创的)也是很重要的;注意揣摩小说的语言,从中得到启发,并不断积累,提高实际的语言运用能力。
  第四单元:“逻辑的力量”。这是全册教材中惟一的学习活动单元,要重视。要让学生了解一些逻辑的知识,中学生学一点逻辑尝试,是很有必要的,这可以培养我们良好的思维能力。学习语言知识,更离不开逻辑,因为语言同思维分不了家,语言的背后是思维,思维的前面是语言。
  古诗词诵读:应注意作者性格、人生经历。中国古代诗歌的鉴赏注意与历史结合起来,可以进行跨学科的学习;了解古人的生活,对古人要实事求是,理解不要偏颇,不要以现成的框架,求全责备。
  三、教学目标
  课程目标根据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维度设计。
  各单元的“单元说明”中都依据这三个方面设计了单元教学目标。本册教材在培养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并使他们掌握一定的方法方面设计的学习目标如下:
  要注意把握叙事性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对作品中感人肺腑的形象、惊心动魄的情景和各具特色的语言,有自己的心得和评价;还要努力提高默读的质量和速度。熟读这些课文,要从中了解叙述、描写等表达方式,揣摩记叙文语言的特点。
  要注意课文怎样抓住特征来介绍事物,理清说明顺序,了解常用的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准确、周密的语言。
  要注意说明的顺序和方法;默读有一定的速度;能按照要求筛选信息。
  要先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大意,然后在反复诵读中领会它们丰富的内涵和精荚的语言,并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
  要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整体感知内容大意。在反复诵读中,了解借景抒情的写法,体会作品的语言特色。
  四、教学措施。
  1)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和社会发展对语文的新要求出发,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高思想认识,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审美情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2)语文教学中,要加强综合,简化头绪,突出重点,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意之间的联系,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3)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发展他们的观察、记忆、思考、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4)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技能,全面提高语文能力。每堂课教师根据学生实际精心备课,尤其要备好学生,改变繁琐的教学方式,突出重点和难点,要提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尤其是启发式和讨论式,鼓励运用探究性的学习方式,要避免繁琐的分析和琐碎机械的练习。
  5)重视创设语文学习的环境,沟通课本内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拓宽学习渠道,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6)作文教学,贴近生活实际,富有生活气息,灵活命题,形式多样,多写随笔,读书笔记,尝试互批共批,以改促写,有效提高作文水平。
  7)实行分层目标教学,根据教学内容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利用课外实行培优辅差,力争整体提高。
  8)引导鼓励学生成立课外学习小组,培养合作精神,开展互助互帮,实行一帮一学习语文,帮助中下生提高学习兴趣和成绩。
  9)优化作业管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加强课代表,小组长的模范带头作用和监督作用,力争做到每课过关,单元过关。
  10)作业的布置和批改要有所区别,要因人而异.充分照顾到不同学生的特点。
  11)利用竞赛,学科活动法等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报告会,故事会,朗诵会,演讲会,办手抄文学报,锻炼能力,提高兴趣。
  12)课前一分钟演讲,包括自我介绍,新闻消息,小故事,成语解说等,锻炼表达能力。
  13)组织3-4次辩论,培养思维及口头表达和语文知识的运用。
  14)做好开头的扭转工作,扭转以往不良的学习习惯。
  15)教学过程中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多表扬少批评,让学生树立起学习语文的信心。
  16)开展网络辅助教学。对家庭有条件的同学鼓励和指导他们利用语文教育网多学习一些课外阅读,优秀作文和作文技巧等。
  四、教学进度表
  全期共18教学周,每周7课时。
  周次
  内容
  第一周
  1.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2.1长征胜利万岁 
  2.2大战中的插曲
  第二周
  3.1别了,:“不列颠尼亚”
  3.2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 
  第三周
  第一单元研习任务    第一单元复习与检测
  第四周
  4.1《论语》十二章   4.2大学之道
  4.3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第五周
  5.1《老子》四章     5.2五石之瓠
  6.兼爱
  第六周
  第二单元研习任务   第二单元复习与检测
  第七周
  7.大卫·科波菲尔(节选)   8.复活(节选)
  第八周
  9.老人与海(节选)   10.百年孤独(节选)
  第九周
  第三单元研习任务  第三单元复习与检测
  第十周
  学习活动一:发现潜藏的逻辑谬误
  学习活动二:运用有效的推理形式
  第十一周
  学习活动三:采用合理的论证方式
  第四单元复习与检测
  第十二周
  古诗词诵读——无衣
  古诗词诵读——春江花月夜
  第十三周
  古诗词诵读——将进酒
  古诗词诵读——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第十四周
  古诗词诵读单元复习与检测
  第十五周
  复习
  第十六周
  复习
  第十七周
  复习
  第十八周
  期末测试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