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江苏高考文言文试题解析

作者:江苏省洪泽县中学 张宝玉|  时间:2005/6/23 21:57:13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4909

  平中见奇,彰显新意

  ——2005年江苏高考文言文试题解析

 
  2005年江苏高考文言试题与去年相比可谓平中见奇,彰显新意。
  文言试题不陌生,2003年南京“二模”就曾选用过这则材料。乍看上去试题很平淡。仍是从二十五史中选文,仍是传统的传记文,选文难度不大,可谓“浅易”。从题目设置来看,无论是题量还是考察的具体内容,完全沿袭去年。仍是五题,仍分别考察实词理解、虚词辨析、性格分析、内容概括、句子翻译。
  但就在这平淡中见新奇,彰显出新意来。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从分值上来看,今年文言阅读为21分,比去年增加了一分,增加在句子翻译上,具体落实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读懂文章内容”“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等相关要求。第二,从题目设置来看,变化最大的是实词理解与虚词辨析题。实词一改去年的对加点实词解释的判断,变为对加点词意义的辨析,每组增加了一个课本例句;虚词由去年的四个调整为一个,句数课外仅为一句,课内仍为四句,难度减小。但从这两题来看,课本的权重加大,《全日制高中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掌握课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这些变化一方面有利于日常课堂教学,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另一方面充分体现大纲在教学中的指导意义,忠实实践着叶圣陶先生说的课本是个“例子”。
  下面结合题目,具体解析如下:
  第9题考查对文言实词词义的掌握。这道题所选的“谢”、“辞”、“引”、“数”四个实词,其中“谢”、“辞”、“数”是大纲中明确要求掌握的120个文言实词,“引”在第二册课本《归去来兮辞》课后习题中练习过,真正落实了《考试说明》中的“常见”。B项“强饮客,客辞”的“辞”可解释为“拒绝”,“王子皇孙,辞楼下殿”出自课本《阿房宫赋》,其中的“辞”可解释为“辞别”。A项中“谢”都解释为“道歉”、“请罪”,“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选自课本《鸿门宴》。C项中“引”都可解释为“举起”、“端起”,“引壶觞以自酌”出自课文《归去来兮辞》。D项中“数”都解释为“屡起”、“多次”,“数遗魏王及公子书,请救于魏”出自课文《信陵君窃符救赵》。答案为B
  第10题考查常见文言虚词的一般用法。能力层级为B级。这道题考查的“为”,既属于《考试说明》中的18个常见文言虚词,又属于《大纲》中的15个文言虚词。采用四个例句与题干比较的方式命制,四个例句均来自课文。A项“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出自课文《五人墓碑记》,“为”课下注释为“替”,介词,与例句完全相同。B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选自课文《季氏将伐颛臾》,“为”解释为“成为”,动词。C项“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选自课文《齐桓晋文之事》,“为”解释为“因为”,介词。D项“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选自课文《报任安书》,“为”介词,表被动。答案为A。
  第11题以考查学生对句子的理解为基础,着重考查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①句意思是当地的人有了争执,不去官府而是到阳城处裁决,此句表现了阳城的高洁品行,深受远近的人仰慕。②句意思是阳城坚决推辞,使者把绢丢下就回去了,阳城就把绢放在一边从未开封。此句说明阳城廉洁律己。④句意思是如果让裴延龄做宰相,我一定身着白麻在朝廷上哭来破坏这件事。此句表现阳城的过人胆识,直言进谏。这三句都与题干中“智谋”无关。据此,答案为D。
  第12题是对阅读材料相关文意的综合考查,着重在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C级。通读全文,根据选项的叙述和分析,在原文中找到相应的文句进行比较分析,从而发现与原文有出入的地方。B项中“看到朝廷腐败,皇帝又听不进谏言”不是阳城酗酒的原因,文中无此表述。ACD三项完全符合要求,答案为B。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阳城字亢宗,定州北平人。阳城性情谦虚恭敬简约朴素, 无论老幼,都一样对待。远近的人都仰慕他的品行,前来求学的人接连不断。当地的人有了争执,不去官府而是到阳城处裁决。有一个偷盗阳城的树的人,阳城遇见了他,担心他会羞愧,就退步躲藏起来。阳城家中曾经断了粮,派仆人去借米,仆人拿米换了酒喝,醉倒在路上。阳城为仆人迟迟未归而感到奇怪,就去与弟弟一起迎接他,仆人睡在路上还未醒,阳城就把他背了回来。等到仆人醒了,深深自责谢罪,阳城说:“天冷喝酒,有什么值得责备的呢?” 山东节度府听说阳城是有德义的人,派使者送给阳城五百匹细绢,告诫使者不允许再拿回来。阳城坚决推辞,使者把绢丢下就回去了,阳城就把绢放在一边从未开封。正逢同乡郑俶要给亲人下葬,向别人借钱没借到,阳城知道了这个情况,把绢送给了他。德宗征召他来朝,任命他做右谏议大夫,特地派长安尉杨宁到他家送给他成捆的丝织品。
  当初,阳城未出任官职时,士大夫们都思慕他的刚正的风格。等到他出任官职,担任谏官之后,士大夫们都认为他定会为忠于职守而不惜死,天下的官员们就更加畏惧他。就职之后,其他的谏官们都就繁杂琐屑的政事频频进谏,使得皇帝很厌烦,而阳城却与他的两个弟弟延请宾客,日夜畅饮。有朋友想劝他不要整天宴饮,阳城揣摩出了他的心理,竭力让这个朋友喝酒,朋友拒绝,阳城就先举起满满一杯酒敬他,朋友不得已,只好回敬他,有时朋友喝醉了倒在酒桌上,有时阳城先喝醉躺在朋友的怀中,朋友们说什么他全没听见。阳城经常拿木枕和布被去典押换钱,人们敬重他的贤德,争着买他的东西。阳城常对他的两个弟弟说:“我俸禄的收入,你们可以先估计一个月吃米及薪菜盐的花费,先准备好,剩余的都拿去喝酒,不要有积余。”衣服没有多余的,有朋友称赞他衣服漂亮,他就高兴,把衣服送给人家。有个叫陈苌的人,探知阳城领到了俸禄,常常前去称赞金钱美好,每月总有所得。
  等到裴延龄诬陷、放逐陆贽等官员时,因为皇帝对陆贽等非常愤怒,官员们都无人敢向皇帝进言。阳城听说了,就说:“我担任谏官,不能够让皇上冤杀无罪的大臣。”于是约拾遗王仲舒一起上奏章激烈地指斥裴延龄的罪状,依据大义意气激昂地为陆贽等人申辩是非,多日不止。皇帝大怒,召宰相来治阳城的罪。顺宗当时是皇太子,为阳城展开营救,结果阳城得以免罪。可是皇帝的怒气还没消,要让裴延龄做宰相。阳城扬言:“如果让裴延龄做宰相,我一定身着白麻在朝廷上哭来破坏这件事。皇帝最终没有任用裴延龄为相,正是阳城的功劳。
  阳城出京做道州刺史。道州出产侏儒,每年都要向朝廷进贡侏儒。阳城同情他们生离死别,不进贡。皇帝派人去要,阳城呈上奏章,写道:“道州这地方的百姓个头都矮小,如果要进贡,不知道哪些可以进贡。”从此就不再进贡了。州里赋税没有按时缴纳,观察使多次指责。观察府派判官来催办赋税,到了道州,对阳城没有出来迎接感到奇怪,拿这事问当地官吏,官吏说:“阳城认为自己有罪,把自己囚禁在牢狱里了。”判官非常震惊,奔入牢狱,拜见阳城说:“您有什么罪啊?我只是奉命前来给你请安罢了。”判官在道州停留了几天,阳城不敢回去,住在馆外待命。判官见状勿忙告辞离去。顺宗即位,想召回阳城,可是阳城已死了,死时七十岁。


  邮箱:hzzby@sohu.com

  联系电话:0517—7771993

  地址:江苏省洪泽县中学    张宝玉             邮编:223100

文章评论

共有 1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

  • 啊梓 于05-13 22:10发表评论: 第1楼
  • 为什么没有翻译啊 不过还是很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