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与子:两代人之间的通信
父亲致大学生儿子
儿子你好!
你的来信我看了。
读完你的来信我首先感到非常高兴:高兴之一是,你的知识面广文字水平好,文章流畅有条理,表达准确且诙谐,娓娓道来弹心曲,句句情深暖人心;高兴之二是,你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和一颗勤于思索的心,有大气无邪的正义和宽广无私的爱心,有不甘于现状的涌动和干一番事业的抱负;高兴之三是,你对于你妈妈的理解、崇敬,和对我们、对这个家的爱,以及你在这种爱里所感受到的幸福和愉悦。我为有你这样一个好儿子而感到十分的欣慰和满足、无比的荣光和自豪。
但是在高兴之余还隐隐有些忧虑,这种忧虑来自于你信中流露出的对世事的迷茫和内心的矛盾,来自于父母对儿女的殷切希望和深深关爱。虽然我也经历过青年时代,可是没有经历过像你们这样真正意义上的正规的大学生活,更没有经历在风华正茂时期身处于意识形态、思想观念、经济基础甚至包括道德理念转轨变革大潮里的深切感受。
我的童年是解放初期的供给制,少年是在学雷锋,青年是文化大革命,到了中年又赶上了改革开放。这诸多的经历使我从一个不懂事的孩子,莽撞的青少年,一步一步地成长成为开始不惑地认识自我、观察社会的人。如今,已到了知天命的阶段,反思自我还是觉得可笑得很。我想用我的这点认识笼统肤浅地和你讨论一下有关问题。
我认为真正长大成熟的人,应该有以下特点:一、自我意识强;二、独立生活能力强;三、有明确的人生理想;四、热爱、尊重周围的人;五、有宽容豁达、坚韧乐观的性格。
自我意识强就是要摆正自己的位置,认识自己的价值,明确应该坚持什么、拥护什么、反对什么、抵制什么,有明确的是非界限,且不能人云亦云,不要被周围所左右。自我意识强还有一个方面,就是要有效地保护自己。“只有有效的保护自己,才能更好的消灭敌人”这是用于战场上的一句经典要领。人生如战场,在战场上首先是要巧妙有效地保护自己,才能保存好有生力量,最后取得战斗的胜利;现实生活中也是如此,不要“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不能拿着鸡蛋去碰石头。有些不合理的现实,有些人性丑陋的弊端不是轻易能改变的,是需要社会不断的前进,人类不断的文明,整体素质不断的提高而逐步去实现的。因此,人生如下棋,死碰硬拼者败,深谋远虑者胜。在这样强大的势力面前我们只要做到心知肚明,寻找自我,保持本色,巧妙应对,定能游刃有余。
独立生活能力强就是要思想周密,做事严谨,有承担压力克服困难的体魄,有切合实际实事求是的思维,有解决问题处理矛盾的办法,还要有机动灵活化解突发事件的手腕。独立生活能力是在不断地锻炼中增强的,要从小事做起,从自己的生活起居来培养。要有意识地、主观能动地来培养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一件小的事情,一次不大的行动,都要力求考虑的周密,策划的严谨,切忌漫不经心,丢三落四,漏洞百出。观察或考察一个人往往都是从小处着眼,所以咱们做人处事都要记住“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这句话,认认真真地、兢兢业业地干好每一件事,集腋成裘般地使自己的经验和能力不断丰满起来。
有明确的人生理想就是做事做人要有一个目标。生活中没有理想的人,是可怜的人。有抱负、有志向的人他必有着远大的理想,他会为实现这个理想不懈地奋斗着,直至取得胜利。这样的例子很多,不用我赘述。生活好比旅行,理想是旅行的目标,如果失去了目标,那旅行只好在原地徘徊。我想,你一定已为自己的人生制定出了一个美好的理想。别看现在风平浪静,像一潭波澜不惊的静水,你应该察觉到它的暗流已在涌动,在你前面的道路上定会有狂风暴雨,定会有“天凉好个秋”。你要有思想准备,“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充分利用现在安安稳稳的大好时机,积极做好知识的积累和能量储备,切莫荒废和虚度。
热爱、尊重周围的人这一点很重要,是做人处事良好品质的体现,也是自己生存于这个社会的法宝。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就是整个人类也完全不可能是独立于这个宇宙中的生物。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才智卓绝、出类拔萃的领袖人物,也离不开民众的支持和周围高参的鼎力相助。因此,要团结、热爱、尊重周围所有的人,以坦荡的胸怀做到“人善我,我亦善之;人不善我,我亦善之”。主动热情、和蔼可亲、谦逊诚恳、以礼待人是有知识、有教养、有城府人士永远的介绍信。而那种“目空一切”、“个人主义”,何所谓“看破红尘”的人,只能叫做“世故”和“狭隘”,决不是成熟,也不可能成大器的。对此,我们没有必要以这样的人去较真。
有宽容豁达、坚韧乐观的性格这句话说起来轻松做起来确实很难,因为宽容豁达、坚韧乐观是人类品德的最高境界。在这方面,我们虽然做不到完全彻底,但是可以努力追求其精神境界。“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做人要做大气坦荡的人;要做有真才实学又虚怀若谷的人 ;要做面对困难不言败不气馁的人;要做愉快地面对人生、自己快乐也给别人带来快乐的人。
你在信中提到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中老人说过的一句话:“一个人可以被打倒却不可以被战胜。”你说“很欣赏老人的品格也将老人的这句话作为我的座右铭。”是的,我也很欣赏老人的这段话,也把它作为了我的座右铭。从物质上来说,老人搏斗了三天三夜的结果是失败了;但从人的精神、从人的自信自尊,从人勇于和命运作竭尽全力的抗争来说,桑提亚哥取得了胜利。人在物质上无论取得多大的成就,都不能赢得我们崇高的敬意。而只有精神和气魄的胜利,才使我们为之感动,才能使我们发自内心的无限敬仰。我还有一句座右铭是牛虻的“用痛苦磨练自己”,它使我在痛苦面前以苦为荣、乐观积极 ,不被苦难所战胜,而在斗争中丰富了自己的阅历,收获了自己宝贵的精神财富。
现在,你已是一个离开家门较为独立的大学生了,面对着的是一个更为广阔、更为多彩的新天地,一些过去从未遇见过的事物、从未有过的烦恼和痛苦会接踵而来。童年的天真,少年的梦幻,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留下的是一颗思索、迷惘、忧虑和逐渐成熟的心。生活中每一个小小的波澜,周围的每一个小小的变化,都能使你思虑和不解;社会上的一些不良现象和人际间的虚伪和奸诈,使你感到龌龊和压抑,好象只有用你说的那种方式才能得到很好的宣泄。依我看你这是在彷徨,是在斗争。正象万物一样,人也是要变化和发展的,不可能只停留在一个年龄阶段,也不可能之处在一个固定的环境中。社会是复杂的,就象自然科学一样,人文科学也是深奥的,要认识这种现实,正确地对待这种现实,在现实的斗争中用自信和自尊维护正义、摒弃邪恶,获取成功。
所以,在你今后的人生旅途中,愿你能有一颗坚强、豁达、乐观的心,面对一切人情世故、困难和挫折。不要逃避,更不要为此苦恼。因此,我想把这首诗献给你,但愿这首诗像一盏心灯永远伴随你。
不必畏惧世事的乖戾和龌龊 不要迷茫眼前的正义与邪恶
不可羡慕神奇的旁门和左道 不能动摇做人的信念与追求
立志——高远前程的奋斗目标
警醒——你要刚正不阿的做人
勤奋——步步踩出时代的脚印
坚信——无愧是你辉煌的人生
好了,就写这些,非常浅显也有点罗嗦,仅作参考。
爸爸
2004年12月7日
儿子致父亲的信
亲爱的父母亲大人:
第一次给你写信,想写些令你高兴的事情又不知道些什么,那就给你写些我的心事吧。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发现自己的无知和幼稚,发现自己的无力和渺小,真的是“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发现人们都是在围绕着名利转,为了获得名利不择手段。我总是想保持自我的性格,总告诫自己“他们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他们算什么!谁也没有权利拿他的标准衡量我。”一面却又在乎他人的看法,被他人所左右。发现自己被越来越多的无聊事情束缚,发现毅力是如此的脆弱不堪一击,发现原来的壮志豪情、远大理想早已不知去向,不知道人生的价值是什么,就是为了赚钱结婚生孩子吗?也许是怕受到别人的伤害我不愿意让别人看到我的内心,我变的冷漠、自私,很少替别人着想,甚至我自己都不知道真正的我是什么样子,要想在这个社会生存就要带着面具。
现在年轻人的内心都暮的很早,像一潭死水,激不起一丝波澜。我也一样,很不喜欢这样。虽然平时与朋友们的调侃和打闹能让我发自内心的高兴,却不能给它一点活力。我希望我的内心不要如此缺乏活力,哪怕是给它痛苦也好至少也能泛起涟漪;我更希望有狂风暴雨,这样才能让我感到青春的存在。现在好多人都感叹“命途多舛”,“树命不夺”,可他们想想一路安安稳稳的走过来又有什么意思。我倒想说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记得《老人与海》中的老人说过一句话:“一个人可以被打倒却不可以被战胜。”很欣赏老人的品格,也将老人的这句话作为我的座右铭,只有冲破千难万险所取得的成绩才值得骄傲和高兴吧。
我不想做个庸人,可我却有着庸人的想法,做着庸人做的事。不知是我以前太自大还是现在太缺乏自信,现在的我不是缺乏激情而是缺乏动力,对前途感到渺茫;不知道将来要做什么,要想走自己的路又觉得那样很对不起关心我的人。看不惯有些人的行为,可自己有时却做着类似的事情,感觉自己很虚伪。想要摘掉面具做真正的我,可那又一定会招来别人异样的眼神和不理解,可我又不能不在乎别人的看法。有时候想要进入一个世外桃源不再涉足这个龌龊的世界,可那是不可能的,而且根本就是在逃避。既然改变不了这个社会,那我只有去适应它了,虽然这很可悲。
人应该是独立于这个宇宙中的生物吧?可是我发现离开了别人我几乎什么事都做不了,不知道我什么时候才能独立,内心总是感到很压抑,喝酒和唱歌的确是种很好的宣泄(放心,几个月才会有一次活动,醉酒更是少之又少了)。郁闷这个词来形容大学生,真是再恰当不过了。
上面这些都是以前写的,现在都忘了要跟你说些什么了。说说以前吧……
2004年12月4日
文章评论
共有 1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