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高为师,德高为范
韩敏,中学一级教师,中文本科学历,出生于1974年,九三年以“优秀毕业生”毕业于河北泊头师范,现任教于献县郭庄中学,担任多媒体班主任兼语文课、语文组长、兼职教研员。参加工作以来,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模范地遵守《教师法》、《教师道德行为规范》,爱校如家,爱生如子,爱职如命,做到了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敬业爱岗,乐于奉献,甘做学生孺子牛
我一贯坚持党的教育方针,认真学习各项方针政策,仔仔细细的学习了江泽民总书记的“三个代表”理论,以实施学习《纲要》为契机,把“爱国守信、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化为自己道德信念和行为准则,我认为:教师必须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完美的道德人格、坚定的道德信念,学生才会由敬佩教师的人格而接受教育,此所谓“亲其师,信其道”。 所以我始终坚持正面教育原则,全面育人,在思想上、学习上、生活上关心爱护孩子,循循善诱、耐心细致地做好他们的教育工作。把育人贯穿于教学活动始终,用先进的思想影响学生,真诚地关心爱护学生,对学生言传身教,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掌握创新方法、具有健全的心理和人格、对社会有责任感的人。我一直坚信列宁夫人、人民教育家克鲁普特斯卡娅的一句名言:“爱孩子是人民教师的天职。”要成功,必须一要喜欢教书育人这一职业,这样才会醉心于自己所教的课程,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去,才能感受到精神生活的充实、创造性劳动的乐趣。二要喜欢学生。学生首先是用情感来认识世界的,教师从心底里喜欢学生,就能够以乐观的心态接受学生,以真挚的爱心关怀学生的成长,才会有师生间顺畅的心灵沟通、知识传承和智慧碰撞。三要善于反思,努力使自己的教育教学靠拢规律。
爱生如子,悉心栽培。 真诚关心和爱护学生,不仅在思想上、学习上、生活上等给予关心,而且要具体体现在实际行动上,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不论是成绩好的还是成绩差的,不论是家庭富裕的还是条件较差的,不论他是否犯过错误,都要一视如仁,不搞特殊化,不偏见,要尊重学生人格,公平、公正、平等对待班上每一位同学,融洽师生关系,增强师生情感交流渠道,让学生学习有一个温馨和谐的场所,这样他们才能好好学习,才会有学习的动力。例如,我班的董秋芳,因父亲早逝,平时总是愁眉苦脸,学习上毫无动力,同学们也不太乐于与她交往。我便多次找她谈话,开导她,这只是人生旅途中的一次小挫折,给她加倍的关心爱护,终于有了上进的决心,人也变得开朗了。多少次很多同学在作文中描写发生在身边的事。比如,学生病了,我打个电话通知家长,或者亲自送他(她)去看病;学生病假回校,我会主动为他补课;并且时时注意天气情况,提醒学生添减衣服。这些虽然是小事,但在学生的心目中留下的记忆却是很深的。我送出的是真情,收获的是更多的真心回报。每每读到学生们发自真心的感激之语时,我总有一种幸福的感觉充盈心头。对此,我想说:教师要具有无私的爱。以高尚的人格,渊博的常识,博大无私的爱去感染学生,成为学生心中的楷模。
锐意进取,积极创新,勇做科研兴教排头兵
尽到教书育人的职责,光有爱心是不够的,还要勤奋钻研、科学施教。自走入教育事业的广阔天地,为了让青春不再稚嫩,焕发出绚丽的光彩,全身心投入在知识积累和教学上,思考怎样改变学生缺乏独立思考能力、缺乏个性、缺乏学习兴趣的现状,如何培养创新型的人才。教学中,一贯注重课堂教学改革,在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培养他们勤于思索、勤学好问的习惯。课堂讲授与讨论相结合,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在教学互动的过程中,激发起学生积极参与和探索的欲望,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学习兴趣的目的。如精心设计每一节课,确保突出重点,引人入胜。个人教学力求实而不泥、活而不乱、朴而不涩、巧而不浮。以“人人都是可教之人,个个都是可塑之才”为信条,坚持面向一切学生,最大限度的开发学生潜能,教学上视学生需要为第一要义,依据具体内容采用最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模式,使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良好,获得了各届学生、家长的好评。在教学中以“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深,人深我精”的开拓进取思想为指导,努力形成自己独特的
较为科学运用的教学风格和特色。
为了配合举国上下的新课程改革,我做了更多的工作。我深知:只有结合实际形势,针对具体对象,制定出合理的方法,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对语文教学,有着自己的理解。我认为,语文教学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三位一体的,我努力寻找一种最科学的方法,以“班会课”、“语文课”中的“思想感情教育目标”作为宣传阵地。俗话说,打铁还须自身硬。我经常到因特网上冲浪,了解天下大事,然后在第一时间有选择的推荐给学生。紧跟时代步伐,绝不做“两耳不闻天下事”的“时代弱智”。我平时关心教育的最新动态,站在课程改革的最前沿,力争把最及时的信息抓住为我所用,为新课程改革呐喊加油。多年来,本人勇挑公开课的重任,为校、镇的教学改革工作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在目标教学汇课比赛中荣获全县一等奖,获得“优质课教师”的称号。并带动全县教师参与教改。
在课堂教学,我能深入钻研教材,不断探索改革教学的方法及手段,努力挖掘教材的内涵,寓思想教育于学科教学中,寓教于乐,大胆创新,锐意改革,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让学生喜欢上我的课。十余年来,长期致力于语文教研与实践,积极探索语文教学改革新方法、新模式、新思路。课堂是教学的根基之所在,大胆实践创造性的总结出“五步三层教学法”。在作文教学改革实践中,大胆尝试“多种作文批改轮流法”,收到很好的效益,现在又将“开放性作文教学”作为教改课题,进行研究与实践。辅导学生作文荣获全国作文比赛一等奖,本人荣获县第七届“珍民奖”。学生作品多次在报刊发表。并且承担起全县初中作文教改的任务,积极主动组织、参加各级教研活动,我自己在业余时间里系统的学习了魏书生、宁鸿彬、钱梦龙、欧阳代娜等语文特级教师的教学理念,并在教学中结合自己及学生进行大胆的尝试,为全校语文教师创造了典范。学生学习语文的激情被调动起来了,语文老师就轻松了。学生喜欢学习语文,成绩自然不会差,迎接新课程,新标准,就很自然了。
与时俱进,不断学习。科学施教同时要求教师不断地完善自身、提高业务水平、扩大知识面,所以不管工作有多忙,坚持反复钻研教材,大量阅读参考书,以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现已自修完中文本科所有课程,另外公共知识方面英语、计算机、普通话都取得了不小的成绩,尤其不断更新教学教育理念并运用于实践,重视发挥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作用,利用课余时间自学多媒体制作,担任学校首批多媒体的重任,独立用计算机制作教学课件,充分利用因特网的资源,为语文所用。自制课件《背影》获得沧州市电教化成果评比一等奖;课件《散步》获得沧州市电教化成果评比二等奖,采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的手段娴熟,课堂教学深入浅出,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真正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做到了寓教于乐,于乐中求得知识能力和觉悟的提高,赢得了学生的尊敬和爱戴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我认为,教师应该是学者型、创新型的,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经常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周围教育现象进行反思,善于发现问题,对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保持着探索的精神,及时总结教学经验,认真进行教学研究,经常总结自己教学工作中的得与失,写出了数十篇自己的教学心得体会,在县市组织的教育教学研讨会上有论文交流,并有数篇论文获奖发表,其中《课堂常规“五个一”》获沧州市中学论文评比一等奖;《作文指导要“对症下药”》获沧州市中学论文评比一等奖并在沧州市作文教改研讨会上交流;《古诗文的复习重在背诵》获沧州市中学论文评比一等奖并发表于中华教育书库系列丛书《中华现代教育文丛》中;《巧妙练笔成效大》发表于《中国基础教育改革论坛》;《“互文”修辞的讨论》《语文常识中的数字》等多篇文章在县教育报上发表交流。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得到了理性的升华。因此荣获“论文撰写优秀教师”的称号。
为人师表,团结协作,乐做师德规范实践者
在科组工作中,我尽职尽责地履行好一个科组长的职责,除了按照学校的要求组织开展好各种教学科研活动之外,还想方设法组织一些生动活泼又对专业具在帮助的活动,让科组的同事们感受到我们科组的团结,感受到我们科组积极向上的良好精神面貌。尤其是毕业班的教学过程中,我总是花费大量的业余时间寻找资料、编写提纲,然后把它们和我这几年来的毕业班教学经验一起与他们交流共享。我送过八届初三,并取得突出成绩,尤其是初三系列复习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公认的骨干教师。所教班屡次获学校期中、期末教育质量评估第一名。担任教研组长以来,积极倡导新的教学理念,抓住每一次上观摩课、外出参加活动的机会,虚心向领导、同行请教,热情扶持青年教师,语文组先后有6位青年教师的优质课在各级获奖,学校语文教学成绩连年攀升。在班主任工作中,我很注重与科任老师之间的沟通协作,尽量扮演好学生和科任交流沟通的桥梁。向老师们表达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在班上贯彻科任的老师的要求,当师生发生误解时及时做好双方的沟通工作,使得班级的师生成为一个有机的、和谐的大家庭。
一分耕耘,一份收获。历次统考,都是全乡第一名;在县组织的初三抽测中,先后获得所任语文学科二等奖、历史学科二等奖,辅导的多名学生获全县前五名,中考学生成绩也名列前茅,03年教师参加中考中,获得了优秀等级。在沧州市组织的全国语文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中,获得一等奖;河北省“百千万优质课”评选中,获得三等奖;被聘为兼职教研员,评为献县第四届学科带头人。由于专业知识扎实全面,教育教学能力强,作风严谨,工作充满热情,教育教学成效显著,多次受到乡县政府的嘉奖,被评为模范教师;沧州市政府授予我二等功。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求索。”——我愿为我的教育理想而不断努力、探求。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