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语文教师的素质

作者:仪征市中学 李孝勇|  时间:2004/5/31 12:58:54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947
      
  2000年7月,笔者有幸参加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江苏省语文阅卷工作,在繁重的工作之余,很有几点感触,说出来与大家共同探讨。笔者批改的是第26题,题目是:下列两个句子都写到“虚伪”。前一句直接表述,言简意赅;后一句连续类比,形象生动。请在“友谊”“勇敢”“性任”中任选一个词,仿写两句话。
  虚伪和欺诈产生罪恶。([美]爱迪生)
  蚜虫吃青草,锈吃铁,虚伪吃灵魂。([俄]契可夫)
  学生在回答这一题时,充分表现了自己的聪明才智,尤其在回答第2问时。现摘录 部分考生的答题:
  阳光融化冰雪,温情抚平创伤,信任消除隔阂。
  桥梁连接两岸,线段连接两点,信任连接两颗心。
  矛破盾,科学破迷信,信任破谣言。
  直尺衡量长度,量筒衡量体积,信任衡量感情。
  良药治愈疾病,好书治愈庸俗,勇敢治愈自卑。
  土地出小草,鸡蛋出小鸡,勇敢出英雄。
  蝌蚪变青蛙,蛹变蝴蝶,友谊变真情。
  土地靠耕耘,垂钓要耐心,友谊要沟通。
  教师在批改这样的答题时真是心旷神怡,烦恼皆忘。但  有一类答题令阅卷老师大伤脑筋,判分时举棋不定:
  母鸡生小鸡,旧的元素生成新的元素,友谊生出信任。
  脂肪补能量,镁补铁,信任补友谊。
  初一看时,肯定是上一句正确,下一句错误。但再仔细一揣摩,不是那么回事,试着想一想,母鸡只能生鸡蛋,不能直接下鸡崽。这牵涉到生活小常识,提高一点讲,这与生物学有关。而后一句呢,“镁补铁”看起来不可思议,但它却是化学中牺牲阳极保护阴极法的具体运用,在某些电热水器中就有广泛运用。
  还有,“水变石头”(钟乳石的形成),“水吃石头”(溶洞的形成)。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不少阅卷老师慨叹:现在的语文教师难当了,什么都要会,什么都要懂。是的,语文教师本来就是“杂家”,在强调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今天,要努力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尤其要适当补习一些自然科学常识。有很多东西不懂怎么办?“只要学起来!”
  首先向学生学。一方面,尽管学生学习的内容绝大多数是我们过去学习过的,但年龄的增加和长期的语文单科教学使我们已经淡忘字`词`句`语`修`逻以外的 知识,另一方面,学生的信息来源也不止课堂一处,他们可以从报刊`广播`电视`互连网上获得大量的知识,向学生学习不仅不丢脸面,反而因为你的诚恳会赢得学生的尊敬。
  其次向同行学。不要说教其他课程的老师,就是同教语文的同行也不一定不懂你不懂的东西,千万不能想当然地考虑问题。在一次集体备大课中,本市一同行在会上宣读了一篇论文,在文中他认为在《采草药》中,沈括给萝卜的归类有误。他说萝卜的根就是菜场里卖的萝卜,当年就被吃掉了,怎么能把它看成是有宿根呢。笔者家里是种过萝卜的,于是就问他萝卜的种子从何而来。会后他告诉我,他居然已经把这篇论文寄给某杂志社了。
  文科教师虚心向理科教师学习一些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语文教师向史地教师学习相关知识同样是必要而且是可能的。
  最重要是自己的积累。多看一些资料,多做一些卡片,多进行一些讨论都是积累知识的行之有效的方法。走上工作岗位的教师有的不愿意再学习新知识,有的因为时间紧,有的因为工作忙,有的是家务多,有的是坐不住,但所有这些与提高语文教师自身素质相比,都不是理由。在此我还有一点想法,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在安排教师继续教育时,能否考虑一些拓宽知识面的课程呢!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