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心献教育,真情洒教坛
作者:献县郭庄中学:韩敏| 时间:2005/7/31 6:55:43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602
教学中,在“双基”教学的基础上,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结合的教学原则,积极努力开展素质教育,推广目标教学,无论在教学成绩、学生管理等多方面均赢得全校师生和社会的赞誉。
在教学工作中,精益求精,勇于创新。在改革转轨教学模式上,走在全县前列,努力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积极推广目标教学,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加强正面引导,调动积极因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期达到最佳效果,在德育渗透、课程教学方法引导、知识训练等方面,遵循教学原则,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思想状况、知识状况、能力状况,采取切实可行的有效方案,从德、智、体、美、劳各方面进行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思想素质和知识能力,以主人翁的意识去引导学生,教育学生,同时把德育教育、美育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在98年目标教学汇课比赛中荣获全县一等奖,并带动全县语文、政史教师参与教改。在作文教学改革实践中,大胆尝试“多种作文批改轮流法”,收到很好的效益。并且承担起全县初中作文教改的任务,灵活运用现代教育理论知识组织富有创见性的活动,例如演讲、辩论、主题班会等,使学生各方面能力得以全面提高。经过不懈努力,换来丰硕成果,辅导学生作文荣获全国作文比赛一等奖,本人荣获县第七届“珍民奖”。学生作品多次在报刊发表。
我以发展农村生产力的眼光去改革语文和政史教学,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潜心钻研教学,以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为宗旨,把“能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唤起学生对知识的愉悦是教师的最高本领”作为自己不懈的追求目标。围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兴趣、方法、能力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大胆实践创造性的总结出“五步三层教学法”,因材施教,寓教于乐,寓学于乐。在不增加课时,不加重学生负担的情况下,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我在教学中以“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深,人深我精”的开拓进取思想为指导,努力形成自己独特的行之有效的教学风格和特色,并总结经验,撰写多篇教学论文,其中《课堂常规“五个一”》获沧州市一等奖,《作文指导要“对症下药”》获沧州市一等奖并在作文教改研讨会上交流,《“互文”修辞的讨论》《语文常识中的数字》等四篇文章在教育报上发表交流。我因此荣获县论文撰写优秀教师。
学生管理工作更为出色,因为我始终用一颗爱心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谱写着一曲动人的爱生之歌,精心培育出一大批出类拔萃的人才,如李培胜同学、李永丽同学、陈曦同学等都已成为各行业的精英或重点大学的高才生,我所任班级也是历年“中考状元”的摇篮。在平时工作中,我很注重“面向全体,辅以分类指导”,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所提高,我还非常注重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摸索出一套转化后进生的有效方法,以博大的胸怀,无私真诚的爱,去关怀、感化后进生,使他(她)们永不掉队。我相信教育家巴特尔曾经说过的话,“教师的爱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了的心灵也能苏醒;教师的爱是融融的春风,即使冰冻了的感情也会消融。”在关心每一个学生的同时,特别关注那些在特殊情况下生活的学生,如孤儿、父母离异或以前犯过错误的学生,对他(她)们给予更多的爱。班中有一个学生小刘,由于自小失去父爱与母爱,造成了严重的心灵扭曲,自卑感特别强而且多疑,性格暴躁,听不进老师的批评,对同学稍不如意就拳打脚踢,曾因多次参加校内外斗殴被学校记大过处分。当学校领导要把这个没人要的‘骨头’放进我班时,一些科任老师叫我千万别答应,我想了想却爽快地答应了。我对其他老师说:“小刘是有不少缺点,可我们不能把他推向社会啊!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都应把他扭转过来。”没想到,小刘刚入班的第二天,他就因一点小事把教室的后门踢坏了,第三天又莫名奇妙当众撕毁了自己的书。这时我并不急于批评他,召开班干会,把小刘的家境告诉大家,引起大家的同情,鼓励班干部多接近帮助小刘。我知道小刘的祖父母年迈体弱,生活困难,于是经常替他交资料费等。当小刘有了一点进步,马上当众表扬他,号召大家向他学习。这使小刘十分感动,就这样,通过一点一滴的积累,小刘逐渐改掉了那些坏习气,在思想、纪律、集体观念等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毕业前夕,他光荣地加入了共青团,当年中考,他以优良的成绩考上了县中,我深深地感到,一位良师,不但要懂得科学的教育方法和管理艺术,还需要一颗爱心。真诚的爱永远是教育学生的“灵丹妙药”,也可以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要用“沙里淘金”的精神去耐心教育转化每一个差生,倾注真情去关心每一个孤寂的心灵。就这样,我班班风正,情意浓,好人好事层出不穷,蔚然成风,学习成绩历年全乡第一,我班多次被评为“先进班级体”,我也因此多次被评为“模范班主任”。
“为人师表,甘为人梯,献身于教育事业,奋斗不息”,这是我的座右铭,时时鞭策告诫自己 ,处处要起表率作用,我所从事的工作,不只是对一个家庭、孩子的责任,而是肩负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国民教育的神圣使命。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奉献精神,“爱校如家,爱生如子,爱职如命”的崇高敬业精神,认认真真,专心致志的扎扎实实的教书育人,在工作中一马当先,勇挑重担,从不拈轻怕重,挑三拣四,那里需要那里去,认认真真的完成好学校交给的每一项任务。同时,对年轻教师热心帮助,起到传、帮、带的作用。
“学校是教师的载体,其荣我荣,其衰我衰”,就这样以高度的责任感努力工作着,认认真真的完成着学校交给的各项任务,时时刻刻不忘自己的职责。从没因为自己或家人的病而耽误过一节课,婆母病重两年,直至去世,我也没因此耽误一节课;母亲患了脑血栓,我也没尽一个女儿应尽的责任,差点引起哥嫂的误解;去年父亲的手被发电机绞段了,在那截肢最危险最需要我的时候,我却回了学校上课;儿子幼小,须人照看,为了工作,把照看儿子的重任又加给带病的母亲,当儿子看到其他孩子在自己妈妈怀里撒娇的时候,不自觉的喊“我想妈妈……”想起这些,我心里十分的愧疚、酸楚,可为了工作,为了更多的孩子,我甘愿牺牲一切。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由于我的努力,历次统考,我都会得全乡第一名的好成绩,在县组织的初三抽测中,2000年、2001年先后获得所任语文学科二等奖、历史学科二等奖,辅导的五名学生分获全县前五名,中考学生成绩也名列前茅,我自己参加中考,获得了一等级的优秀。在沧州市组织的全国语文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中,我获得一等奖,河北省“百千万优质课”评选中,我获得三等奖,2003年被聘为兼职教研员,评为第四届学科带头人。各级领导、师生一致评价我是一位“培养兴趣,注重实践,发展思维,注重能力,注重个性,全面提高,语言清晰,表达准确”的一流教师,家长们一致认为“把孩子交给韩老师,我们放心”。由于我工作突出,多次受到乡县政府的嘉奖,1999年沧州市政授予我二等功……面对众多的荣誉和成绩,我并不因此而沾沾自喜,面对物欲横流的尘世,三尺讲台,一只粉笔,我无怨无悔,我会加倍努力,奋力拼搏,创新务实,进取开拓,与时俱进,构筑多彩的生活,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走入教育事业的广阔天地,为了不让青春不在稚嫩,让青春焕发出绚丽的光彩,他把课余时间都用在知识积累和教研、教改上,抓住每一次上观摩课的机会,虚心向领导、同行请教,甚至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个字眼都不放过,经常是讲了改,改了再讲。工夫不负有心人,短短几年,他用如火的青春和敏捷的才思弹奏出另人欣羡的乐章。先后取得了 。
参加工作以来,他思考最多的是怎样改变学生缺乏独立思考能力、缺乏个性、缺乏学习兴趣、的现状,如何培养创新型的人才。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和尝试用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主动发展。他把自主学习形象的比喻为三个解放,即解放学生的眼睛,还给学生观察的机会,解放学生的嘴巴,还给学生表达想法的机会,解放学生的手脚,还给学生自我表现的机会。
他用自己的智慧将枯燥的课程变的多姿多彩,妙趣横生,有时他的课是一堂故事会,孩子们不自主的被故事牵引进知识的殿堂;有时,他的课是一堂
更多的时候他的课是一次辩论会,在孩子们激烈的争论中,问题的答案产生了。他在孩子们心中就象一个魔术师,在他设计的情境中,学生们时而困惑,时而豁然,在跌宕 起伏的情感体验中,自主的去汲取知识的养分。
打开心灵的锁,才会开启智慧的门,他从不放过每一个与学生交流的机会,特别是在课堂上那亲切信任的目光、热情而富有鼓励的话语、肯定表扬的手势,都会使学生产生积极愉快的感觉,从而更加努力的学习,他用他的爱心和真诚,用他的理解和信任,开启了孩子的童心,也点燃了孩子们爱知识、爱科学、自主学习的热情,他给学生的是一张充满信任的笑脸,让他们,满怀信心的迎接各种挑战;他给学生的是一把把剪刀,让他们剪出自己的奇思妙想,他给学生的是一次次机会,让他们说出自己的观点主张;他给学生的是一片创新的天空,让他们尽情的驰骋飞翔。
青春是火热的,他在教育工作的探索和搏击中,汲取着青春的能量,也用智慧焕发出青春亮丽的光芒。
文章评论
共有 1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