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流直下三千尺——《卖油翁》的落差美略谈

作者:江苏海安丁所中学 丁海意|  时间:2005/8/22 10:33:57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966

  《卖油翁》行文跌宕起伏,摇曳多姿,展现了作者欧阳修特有的文字魅力,其美有二。
  一、人物描写的落差美。
  陈尧咨以善射著名,“公亦以此自矜”,“自矜”二字使陈尧咨洋洋自得,喜欢自我炫耀的自负作风跃然纸上。“其发矢十中八九”时,更加踌躇满志,自鸣得意。这时,文章对陈尧咨的射箭技术的高明的蓄势达到极致,但当主人公卖油翁一出场,就如当头泼下一盆冷水,“睨之”;对陈尧咨的射技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微微颔之”,似乎这样“当世无双”的惊人射技在卖油翁眼里也只是马马虎虎,并无奇特之处。这样,陈康肃期待射技得到认同甚至崇拜的心理与卖油翁的“冷淡漠视”,视其射技为平常的实际态度形成了巨大的落差,从而使文章波澜起伏,产生了美感。
  陈尧咨由于自觉技高位尊,因而出言不逊,气势咄咄逼人。“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自负、刚愎地兴师问罪。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一个“安”字表现了他冲天的怒火直烧眉梢,有如满弓之箭,大有一触即发之势。就在这“山雨欲来风满楼”之际,卖油翁却心平气和、慢条斯理地给陈尧咨摆事实“徐以酌油沥之,自钱孔而钱不湿”,从而谦逊淳朴地推出“我亦无他,惟手熟尔”的至理真言。一“忿”一“徐”,一个动于情,一个立于理,使两人的处事态度和个性形成极大的落差,使人物的形象更典型、更丰满,更真实。
  然而“自矜”而又“暴躁”的陈尧咨面对卖油翁的镇定对答和当场献技印证时,没有否认事实,也没有拂袖而去,更没有恼羞成怒,相反“笑而遣之”。这一“笑”,意味深长,表明他是有所领悟,有所触动的。这一“笑”与他先前的“自矜”,“忿然”再次形成落差,表明陈尧咨还没有完全陷于主观盲目,还能尊重客观事实,幡然醒悟。这样,人物的性格得到动态的发展,人物形象更有血有肉,更具有审美价值。
  二、故事情节的落差美。
  《卖油翁》的开端即点明陈尧咨的射技“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且确实“其发矢十中八九”。行文至此,似乎已经交代了本文的主人公是陈尧咨,主要事件是射箭。岂料,随着情节的发展,卖油翁横空出世,凭着对酌油技术的追求和对“熟能生巧”的道理的理解,把情节引向高潮事件——酌油。正当卖油翁镇定而轻松地表演酌油技术,而陈尧咨几乎无地自容时,卖油翁的两句“无他,但手熟耳”、“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又把读者引入了对事物内在规律的理性思考中。至此,行文似应收尾了,不料陈尧咨一改开头的“自矜”、“忿然”,忽而“笑而遣之”。这一“笑”一“遣”再次打破读者的定向思维,使读者不得不对陈尧咨重新评价。
  这样,从“射箭”到“酌油”,从陈尧咨的“自矜”到“笑”而“遣”,文章的故事情节一波三折,曲折多姿,具有极强的戏剧性,也使读者享受到了落差美的审美快感。
  总之,《卖油翁》一文层层铺垫,处处蓄势,造成一种“飞流直下三千尺”的落差美,使读者既倍觉新奇,富有戏剧趣味,又觉得自然、真实,没有斧凿的痕迹。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