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要有个性

作者:成都市特级教师 李正宣|  时间:2005/8/23 22:01:44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740
  
  人都有好奇心,对新奇的东西最感兴趣。一篇文章最能够引起读者兴趣的主要在语言、见解、内容或者构思这四个方面。你的文章有一两个方面新奇独特或者每个方面都新奇独特,自然就会把读者的目光吸引到作品中来。一篇文章,语言是天天喝的白开水,谁会一气“喝”到底?见解认识都是让人耳朵都听出了茧子的东西,谁稀罕?内容老是陈谷子烂米,早都见了八百遍,谁还想再见面?构思平淡无奇,这篇像那篇,篇篇一个面孔,谁还会喜欢?如果你的文章在认识、语言、选材、构思等方面都无新奇独特之处,你的文章肯定就只有印在纸上,堆在库房里,永远没有读者了。
  文章有个性,就是指在语言、见解、材料和构思等方面有独特性,像鲁迅的文章即使不署名,别人一看也要猜个八九不离十。当然,这个要求太高了,不过,一个人如果有志于写作,就应该用这个标准要求自己。个性化的语言、个性化的见解、个性化的材料、个性化的构思是文章成功的关键。
  对于初学写作的中小学生来说,首先应该学习语言。一是语言学习三两天见不了成效,需要长期锻炼,二是语言的成败决定着作品的成败。我们经常说语言要生动,说的就是语言要有感染力,要有个性。有的文章横看竖挑,认识、构思、和内容都找不出什么毛病,就只有一个感觉:不生动,不感人。其实,这语言不生动就是文章的最大缺点。语言是别人了解你作品内容和思想情感的最直接的东西,文章一开始就让人先喝一杯白开水,你文章其他方面就全部是美酒,别人也很难有兴趣再往下“喝”。这次三个文学社中的《走不出那片海》和《永远爱你》两篇文章都是表达对长辈尊敬之情的文章,但是《走不出那片海》几乎全是平平淡淡的叙述性语言,加上不善于选材,自己的见解和对生活的感受又没有独特之处,因而吸引力就不太大了(不过,本文文从字顺,而且作者仅仅是初三的学生,只要努力不懈,发展的空间不可限量)。《永远爱你》的语言则生动,富于表现力,能够给人具体的情景和独特的感受,因而尽管所选事情只是两件小事,但是读起来却令人兴味盎然。“我无奈囊中羞涩,只得将衣服裹严,独自前行”、“天地间,仿佛什么都没有了,只留下这雕塑。在一刹那间,将爱定格”、“母亲,用自己最伟大、最无私的爱织成了毛衣,将我包围……我终于撕去伪装,放纵自己的感情,不必吝啬自己的真情,轻轻地俯在母亲的耳边低语:‘其实,我永远都在爱你!’”这些句子都能够很好地传情达意。《酷酷的发型》说的是学生中的平常事情,成功主要也在于个性化的语言表达。在这次的三组文章中,乔彦阳同学的语言太有特色了(这也许是我个人的偏爱):幽默而不低俗,调侃却不出格。个性化的语言读起来一气到底,不忍停步。“俗话说‘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校领导毕竟是肉眼凡胎,没有疏而不漏的本事,所以每每扫荡之后总有那么几条漏网之鱼逍遥法外”、“一头浓密乌黑的头发,因久疏治理,日渐茁壮,又有了些长度”等许多句子都自然地留在了读者记忆的光盘上。《文竹的心情》是一篇非常优美的抒情散文,语言如缓缓清风,象悠悠笛音。加上细腻的笔触,独特的想像,文章的可读性就不止提高了十倍。《随意》和《我的800米有感》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也依耐于语言。因篇幅关系,这里就不加点评,留给同学们自己去品味吧。
  虽然语言在作品中是第一位的,但是语言却不可能单独存在,它是与思想认识和内容材料密切相关的。训练语言表达,必须多读书、多观察、多思考、多交流。抓住了学习语言这一环节,既增强语言表达的能力,又提高了认识水平和增强了选择材料、谋篇布局的功夫。
  因而,文章的语言虽然是致胜的关键,但是认识、内容和构思等方面也不要忽略。认识是文章的灵魂,认识深刻,有独到之处,即使语言、构思等方面差一点,也会有读者;如果认识平平淡淡,要想有读者,就必须靠语言、内容和构思等方面来弥补了;认识深刻,有独到之处,语言、内容、构思也好,那就是上上之作了。曹珊珊同学的《随意》既是对作文的真知灼见,又是对人生的冷静思考。文章结尾的语言实在精辟:“对世界上很多东西的索求,有时‘随意’未尝不可。与其让失望和懊丧围绕你,不如时不时地让‘随意’后偶然的喜悦和兴奋跳跃在你的心田!”《随意》的美不仅在认识,其语言、其构思都很美,因而《随意》是成熟的、难得的佳作。刘刚同学的《审判科技》构思新颖,想像很好,要表达的思想认识也不错,但是思想认识的深度不够,停留在一般的认识水平上,没有能够很好地揭示“科技是双刃剑,不能因为科技的消极一面而去阻止科技的发展”这个道理。作者的构思和人物对话虽然在力图表现这一点,但是审判过程的描写没有达到这个目的,因而削弱了文章的感染力。《生活时态》是一篇构思独特的散文,尽管表现的内容是一般中学生的学习生活,但是读起来仍然有新鲜感,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这比简单地叙述中学生惧考、厌考生动得多,自然也就耐读得多。
  文章的个性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头脑里固有的。多和好书交交朋友,多一点奇思怪想(因为“异想”“才能天开”),多一点观察、分析,多一点交流、写作,个性化的语言、个性化的见解、个性化的材料、个性化的构思就会悄悄地走进你的文章中来。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