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8岁女孩对抗“应试教育”

作者:《天津日报》  时间:2005/10/9 19:14:46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1754

    导言:8岁女孩和她的“另类”老爸
  
  天津8岁女孩刘真然从上小学到二年级从未参加过考试。这是她的另类老爸给她的“特权”:一到考试,就放假回家玩耍。这位另类老爸独特的教育方式受到了众多教育界人士的关注。
  另类老爸名叫刘书宏,笔名“老蛋”,在女儿的口里,经常被叫做“臭老刘”或者直呼其名,他一点都不生气。 
  这位另类老爸为女儿选择学校也够另类的:跑了十几所小学,反复比较后,却发现最好的小学是民工小学。于是,他把自己的女儿送进了收费最低廉的民工小学,和卖菜打工的小商贩的孩子们坐在一间课堂里上课。他说:“朋友都说,你怎么把孩子送那里去了呢?孩子会不会学坏了?我认为,在这所学校里,有个最重要的东西:见多识广,那里的孩子来自全国各地,如果孩子学点脏话骂人,她都会用很多方言。而且,能让孩子从小就接触这些各个阶层的人,对她的一生都有好处。”但是,不久以后,他却给孩子转学了,原因是发现女儿的老师没有笑容:“一个没有笑容的人,是不值得信赖的人。”
  刘书宏说,原本并不想让女儿去上学,但是觉得一个孩子天天呆在家里也是一个问题,就送她去上学了。上学以后,他却坚决不让女儿参加任何考试,以表示对中国应试制度的抗议:“社会对这个考试成绩的压力太大了,其实这些压力没有道理的。因为测验本身就是老师要了解学生学习的一个过程的手段,结果变成了一种盲目追求高分数的错误心态,孩子考不好就非常痛苦,有罪恶感。”发生这件事情后,刘书宏就告诉女儿:“然然,如果你的老师让你罚站,你一定要跟他讲‘我不罚站,我有我的人格和尊严’。如果老师让你请家长,你就说:‘我自己能解决这个问题,如果我解决不了,再叫家长’。”
  今年暑假,别的孩子都在忙着上各种辅导班、写暑假作业,刘真然却忙着在爸爸的公司打工:上午扫地,下午擦桌子、喂鱼浇花,中午给老爸烧一碗面条。一天的薪水是5元钱,有哪样做不好,就会被扣掉一块钱。爸爸说,这样做是为了给女儿灌输有偿劳动的观念。
  不考试、不做作业,那么等刘真然18岁以后,她连个小学文凭都没有,她如何到社会上去工作呢?对于这一点,小姑娘早有打算:“我可以到市场里面,去摆个小摊子。不一定到大公司里去工作才能赚钱啊?没有能力是赚不了钱的。”父女俩似乎一点都不担心以后的问题。现在,父亲已经把女儿的成长经历和做老爸的心得写成了两本书,一本是《你不就是希望我快乐吗》,另一本是《我就是希望你快乐》,现在正在写第三本。

  专家:如此成长今后恐难融入社会

  记者采访天津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的教育专家韩映红老师时,她觉得刘真然父亲的这种教育方式“有点过”。 
  首先,韩老师认为,刘真然的父亲不让孩子参加考试是不对的,“让孩子从小参加考试,一是为检验他的学习成果,另外还是为锻炼孩子,锻炼他的心理承受能力,锻炼他战胜困难的能力,锻炼他的责任感”。
  据韩老师介绍,其实,像刘真然父亲这种类似于家庭教育的方式,在国外已经存在,不过,国外的家庭教育更系统,更规范。“刘真然现在生活中随意性比较大,很有可能适应不了其他的孩子,无法融入孩子们的团体,这对她今后的发展,或许弊大于利。”韩老师说,在当今社会,任何一个人都要学会融入,否则的话就会被淘汰。如果像刘真然在他父亲的教育下过于随意,过于自我,那么就很有可能脱离社会。
  韩老师告诉记者,最近她接待的家长中,八成以上都是咨询孩子任性问题和如何交往的问题。在韩老师看来,刘真然父亲的这种家庭教育方式尽管在国内还为数不多,但需要进一步探讨,进一步完善。

  老师:如此教育可借鉴但需推敲

  在刘真然的班主任张老师眼里,这个8岁的女孩与同龄人相比有太多的不同,刘真然所表现出的个性,有好也有坏。
  在所有与刘真然有接触的老师中,张老师算是她比较喜欢的一个,刘真然甚至会每天亲一下张老师。这不仅在其他孩子看来很难做到,就连张老师本人都感觉特别意外。张老师说,在某些时候,她能感觉出刘真然的天真,感觉出她的真诚,这并不是因为这个孩子亲她,而是她的表达方式最为直接。
  对于刘真然父亲对于孩子的这种特殊的教育方式,张老师认为他的很多东西值得借鉴。不过,在张老师看来,或许有些时候刘真然的父亲对孩子并不是非常了解。张老师说,在现在看来,刘真然比较任性,有些时候听不进其他人的话,这对她今后的发展非常不利。

  家长:如此教育只为让孩子快乐

  刘真然的父亲将女儿的成长记录成一本书——《我就是希望你快乐》。 
  “其实,我现在也知道孩子身上有些缺点,比如她的没规矩,不过,我觉得这是正常现象。在我看来,那些看上去非常有规矩的孩子根本不是孩子的‘本我’,而是一种装出来的表象。”谈话中,刘真然的父亲始终在强调一种诚实,而这种“必须的诚实”也是他无时无刻不灌输给孩子的思想。“孩子有什么说什么就是一种诚实,一种真诚,因为他们什么也不懂,如果装出来懂什么的话,那就不是孩子了,就不是他们这个年龄段应该出现的心理状态了。”
  刘真然的父亲有时会让孩子一个人到厨房去做饭。“这些事情她早晚要接触的,如果家长总怕孩子做饭时被烫着,那么孩子永远成熟不了。”
  刘真然的父亲认为,孩子想做什么,想玩什么,他一定会去做的,一定会去玩的,这就不如让他当着家长的面去做、去玩。假使他们背着家长,后果将很难想象,“我觉得那会是件非常可怕的事情。”

文章评论

共有 9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

  • 小米 于10-15 17:16发表评论: 第9楼
  • 其实,人们真正关注的不是刘真然的成长,而是这种现象,一个人的成长经历和别人真的没有什么关系,我很喜欢这种教育方式,我想今后结婚了,也许也会采用这种方式。但我同时觉得刘真然的父亲不需
  • 夏雨 于10-13 16:58发表评论: 第8楼
  • 上文中韩老师说不让孩子参加考试 不足以锻炼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我想问一句,难道只有考试才可以培养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吗?我们从小学一直考到大学,甚至上了研究生仍要参加各类考试,也没有真正体
  • sdls 于10-13 11:25发表评论: 第7楼
  • 不错的方法,只是一般人没有勇气和条件去实践罢了。 但是,说到底,还不是给目前的应试教育制度给逼的?! 报道中我认为教育专家的表现最臭:人家老爸让孩子读民工学校的目的是什么?不就是从
  • 卢清清 于10-12 22:19发表评论: 第6楼
  • 孩子有自己的思想,自己想要做的事,这扼杀了孩子的本性.从上学开始,他们所知道的只有学习,什么都不会干,在者就是考大学,所灌述的思想就是考上大学才有工作生活的机会,造成社会的压力,对
  • 卢清清 于10-12 22:12发表评论: 第5楼
  • 在孩子的世界里,从一出生到懂事以来,做的唯一一件事就是学习,没有自由,被认为是没有思想的.可事实并不是这样,他们有自己的思想,自己想要做的事,这扼杀了孩子的本性.从上学开始,他们所
  • 亘古幽兰 于10-12 18:17发表评论: 第4楼
  • 我觉得刘真然父亲的做法在中国是行不通的。他说就是希望孩子快乐,但我感觉孩子今后并不会太快乐,因为她跟别人太不一样了,太自我了,别人将无法接受她。我觉得她父亲是在用她做试验,试验就会
  • 秋水 于10-10 22:27发表评论: 第3楼
  • 我痛恨老师为了个人短期利益把孩子锁进象牙塔中,我喜欢天真无邪的、热爱生活、懂得关心别人孩子,我希望孩子能在学校里得到她渴求的知识、得到快乐、得到自信及其余做人的道理。但是如果自己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