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代词指代什么

作者:江苏省泗阳中学 胡学文  时间:2005/10/17 16:45:18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1857
  
  
  法国作家房龙的《<宽容>序言》中有这样一段话:
  “一天夜里,爆发了叛乱。
  失望把勇气赋予那些由于恐惧而逆来顺受的人们。
  守旧老人们无力地抗争着。
  他们被推到一旁,嘴里还抱怨自己的命运不济,诅咒孩子们忘恩负义。不过,最后一辆马车驶出村子时,他们叫住了车夫,强迫他把他们带走。
  这样,投奔陌生世界的旅程开始了。”
  这段话中的人称代词特别多,“他们叫住了马车”中的“他们”指代谁这个问题在课堂教学中引起了学生的争议。有的学生说“他们”指代守旧老人,有的说“他们”指代村民。
  到底是守旧老人还是村民?我让同学们再仔细地读一遍,然后把持不同观点的同学分成两个小组进行辨论。
  下面是他们辩论的内容:
  “他们”应当指村民,守旧老人根本就不想离开这儿,“在无知山谷里,古老的东西总是受到尊敬。”在这儿他们受人敬重,他们不想换地方。
  不对,他们不想离开也得离开了,你看这句:“没过多久,爆发了一场特大干旱。潺潺的知识小溪枯竭了,牲畜因干渴而死去,粮食在田野里枯萎,无知山谷里饥嚎遍野。”这儿已经不能生存了,不走就是等死了,守旧老人也不想死,所以最后一辆马车驶出村子时,他们叫住了马车。
  那一场特大干旱并不是守旧老人离开的理由,这句话就是明证:“不过,守旧老人们并没有灰心。他们预言说,一切都会转危为安,至少那些最神圣的篇章是这样写的。况且,他们已经很老了,只要一点食物就足够了。”守旧老人是非常自私的,他们只要一点食物就能生存了,他们并不需要离开,需要离开的是那些身强力壮的村民。
  那你说村民为什么要强迫守旧老人离开无知山谷?
  这正体现了文章的主题“宽容”,村民宽容了守旧老人。
  这是标准的主观臆测。其实我们可以从句子主语的一致性来判断,“他们”指代的应当是守旧老人。上一句是“守旧老人无力地抗争着。”紧接着就是“他们被推到一旁。”可见被推到一旁的是守旧老人。叫住车夫的也就是守旧老人。句中还有个词可以帮助我们作出判断,就是句中的“不过”,前后的意思应当是之前他们怎么样,之后他们又怎么样。之前守旧老人确实不想走,但当只有最后一辆马车时他们害怕了,想走了,但这时马车夫已不想带他们走了,他们不得不“强迫”车夫带他们走。
  说的对极了,叫住了车夫的不可能是村民,因为车夫也是村民,强迫自己把守旧老人带走有点不合情理。叫住车夫的应当是守旧老人,这是漫游者的胜利,守旧老人不接受漫游者的新思想只是表面上的,他们即使知道漫游者的思想是对的也不愿改变自己的守旧思想,但当生命受到威胁时他们才不得不改变自己守旧的思想,在村民的马车上哼着那老掉牙的歌。不过这正体现了村民的宽容,村民对差点害了他们的守旧老人也是宽容的。
  争吵声渐渐平息了,一个难题就这样在同学们的争吵声中找到了一个大家都认可的答案。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