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番来者”方可用——谈话题作文的入题
作者:秦葆| 时间:2004/6/11 22:15:37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949
如果把命题作文写作比成“戴着镣铐跳舞”,那么写话题作文就像“骏马奔驰在草原上”了。大草原很宽广,但纵马驰骋必须有一个明确的目标,话题作文为我们提供了放飞思维的广阔天地。就每一个话题而言,都具有很多种写作可能,在这广泛的写作可能中,总有一些内容和写法相对更好的。所以,怎样把题意落实到最佳之处,成为话题作文入题的关键。
前人戴师初曾说过:“凡作文发意,第一番来者,陈言也,扫之不用;第二番来者,正语也,停之不用;第三番来者,精意也,方可用之。”作文,为什么“第三番来者”更可爱呢?这是因为,第一思考层面,乃人们常见的“熟语”,第二思考层面,是人人皆知的“旧话”,第三思考层面则为大家亟待了解的“新闻”。三个层面,一个比一个精,一个比一个深,一个比一个新。精,要言不繁,以一当十,足以说明问题;深,意义深邃,不浮光掠影,教育作用大;新,陈言务尽,鲜为人知,不拾人牙慧,因此,更具有启发性。
这“第三番来者”就是根据题目需要反复挑选的“精语”。根据作文的价值指向,“精语”之“精”具有两大特点:一是视角新颖,即观点新,题材新。两者之间,观点创新思维较强,且受题目的制约较大;而题材创新要在平时积累的基础上,追求思维的广阔性和跳跃性。二是展示精彩。不同的写作内容,应该体现不同的特色:写见解,贵在深刻独到;写人物,贵在人性鲜明;写亲情,贵在真诚细腻;写见闻,贵在耳目一新———喜欢精彩的文章,喜欢文章的精彩,可谓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既然如此,入题时就应延长目光想一步,把自己的积累、特长和题目要求统筹考虑,选出最能使文章展示精彩的写作内容。
每一个话题都会有很多种入题渠道。在构思时,我们先要尽量多提出一些备选的方案。提出方案时,要尽量使思维做较大的跨越,使不同的方案有较强的代表性,具体的可按“从实理解入题———虚实理解入题———虚化理解入题”的顺序拓展思路。在众多方案提出来以后,选定哪一种,一看客观上是否有新意,二看主观的自己能否写精彩,两者统筹考虑,由此入题,则大势可定。(211161南京市江宁中学教科室)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