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组新课改优质课评比复赛活动——总结及结果通报

作者:临泽县平川中学 韩冰  时间:2005/11/3 23:07:55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2651
  紧凑而又忙碌的“新课改优质课评比复赛”活动在学校领导的精心策划和全程指导下,经过老师们辛勤的劳动和评委老师的公平、公正、合理的评价,本次活动已经落下了帷幕。我们语文教研组有12位老师参加大赛,最终有4节课被评为优质课。在整个活动过程中,老师们精心备课,认真上课,积极做好教后反思,共同参与评课活动;评委们认真看课,公正评分,整个流程严密有序。活动做得深入、细致,很有实效性。 
  尽管时间飞逝,但老师们课堂教学的情境还历历在目,我觉得我们的语文课基本上走进了新课程,教学处在践行新课程并不断探索和发展的进程中。这次展示的语文课很多都不同程度地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比如说:注重教学情境的创设;注重教师角色的转变,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组织;语文课堂教学的开放性;合理使用教材资源和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等方面做了有益的实践。这些教学理念在不同的课堂有不同的表现。老师们的课体现了不同的教学风格:有的课生动活泼,波澜迭起;有的课朴实自然,含而不露;有的课貌似平淡,而平淡中见功底,愈见其清新宜人;有的课设计巧妙,过渡自然,浑然天成。 
  优点与特点: 
  一、注重教学目标的多元化 
  语文教学的目标是多元化的,教学中不仅要关注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而且要关注其他领域。《语文课程标准》目标领域中不但有知识与技能目标,还有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目标。本次大赛教师们注重了教学目标的多元化,并把这些目标有机结合。 
  二 、教师的角色发生转变 
  多数教师在教学中转换了自己的角色,课堂中开始把关注的焦点真正放在学生的身上,关心他们的情感体验、关心他们的价值取向、关心他们的思维历程,积极建构“以生为本”的课堂教学新文化,逐渐使自己成为教学的引导者、合作者、创造者。如张军老师在执教《致女儿的信》一课时,就真正把关注的焦点放在了学生身上,用音乐欣赏、美诗妙品来激励学生的情感体验,用浓浓的情景模拟设来引导学生的价值取向,用充满激情的朗诵、步不深入的探究分析来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构建了积极健康“以生为本”的课堂教学文化。教学中,大部分教师注重学好教材又超越教材,立足课堂,又超越课堂,课堂师生关系民主和谐,新课程理念已转化为教师追求理想课堂的动力。并能充分让学生的智力接受挑战,让学生的潜能如花绽放,让学生的个性充分张扬。 
  教师的专业知识也在变。我们的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构思与设计、课程的整合等方面都说明了:我们教师的教学视野在拓展,教师的知识品位在提升。如彭爱琴老师的配乐朗诵,许建军老师精美课件的设置,韩冰老师对教学资源的整合,王彩虹、崔爱萍等老师的教学设计都显示着教师专业素质的迅速提升。 
  三、体现语文教学的开放性 
  开放的语文课堂通过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生自主活动为基础的新型教学过程,使教学活动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和探究的基础上,使教学更好地面向全体学生,增加教学的自由度、选择性和灵活性,进而形成有利于学生主体精神和创新能力健康发展的宽松的教学环境和教学体系。本次展示的课很多都体现了这一特色:如崔爱萍老师执教的《台阶》总的拓展阅读部分,教师引导学生以“台阶是父亲的  、“为了台阶,父亲付出了  、父亲是一个   的人”为话题进行说话训练,让学生在活动中思考,在活动中发现,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发展,很好的体现语文学习的个性化和丰富多彩性。  
  四、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组织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它可以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向有差异的众多学习者的教学的不足,从而真正实现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从课堂来看,大部分的课学生在合作学习、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合理、明确的分工;学生能按照一定规则开展讨论,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与他人进行交流,学会倾听别人的想法,激发出新的灵感。合作中的倾听、分享、交流、互助与反思,扩展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网络,改善了师生的双向信息和情感沟通,从而在教学中构建了立体动态的沟通途径。使教学过过程不只是一个认知的过程,同时还是一个交往与互动的过程。因此,我们觉得“合作学习”是一种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值得在今后的教学中大力提倡的学习方式。 
  五、建立互动型的师生关系 
  语文教学是语文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这要求教师转变角色。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调控者。例如,张军、韩冰、许建军、王彩虹、杨海华、彭爱琴、崔爱萍老师的课堂建立的是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课堂上,教师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与交流,与学生一起讨论和探索,使课堂氛围宽松,学生对学习倍感亲切;教师鼓励学生主动自由地思考、发问、选择,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活动真正是一种交往、一种对话、一种沟通、一种合作和共建。张军老师执教《致女儿的信》一课,教师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究,发动学生积极地投入对问题的探讨与解决之中。  
  六、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多媒体辅助开放式教学策略。 
  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其声、形、色俱佳的特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有限的课堂为载体,本课所需要的动画、图片、文字、图表制成PP课件,使抽象的语言变得直观。 
  不足之处: 
  1、优化教学过程抓的不够彻底。新课改要求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全面的、积极主动的发展。让学生自主探索、体验知识的发现和“创造”过程。不同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原有水平不同程度地“创造”出知识和能力,而我们对学生的探究和创新过程放的不开,恐怕浪费时间,没有使每个学生通过努力,都有能在自己天赋所及的范围内得到最优化的发展。 
  2、课堂教学的评价形式单一,显得与教学过程相剥离。评价应该有机地融合于教学过程,教师及时的、随机的激励性评价可以牵引教学导向、激发学习动机、调节课堂气氛。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评价性语言显得笼统而缺少激励性。总是“你真棒”、“真聪明”等语言。缺乏针对性的即时评价,缺乏组织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反思。 
  3 、“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关注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和需要?”、“面对开放性的课堂,如何有效地进行课堂控制?”“新课程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那么在小组合作中如何提高后进生的参与度?”、“从学校的角度,采取什么样的校本培训模式来推进新课程的改革?”、“如何建立一整套与新课程理念相符合的评价体系,以防止穿新鞋,走老路?”……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在新课程实施中遇到的问题         
  4、不能体现出让学生质疑问难,总是老师在提出问题。 
  5、教师自身素质有限。教师的角色是教学信息资源的设计者,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所以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还要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和课件的制作,同时教师对课堂中可能会出现的情况要有一定的预见性,也必须对教学信息资源进行精心设计、策划,这对教师也是巨大的挑战。因此,教师必须要有更开放的教育观念,否则无法适应信息化、网络化环境下的教学。 
  启示和思考 
  1、教学设计要新:一要体现备课的革新,即要改变过去只备“课”、不备“人”,只备“形”、不备“神”,只备“结果”、不备“过程”的现状;要冲破传统教案,创新超越教参,创建凸显个人特色的鲜活的教学设计;二要体现“三种价值”,即人文价值、艺术价值、创造价值,在教学设计中要特别关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三维目标的设计;三要体现“三个特征”,即一要具有时代性和挑战性,二要新颖、独特、具有个性化的特点;三要作好教情和学情的预测,重视教学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新亮点。 
  2、新课堂渴望更多精彩的回答是从学生嘴里表达出来的,渴望更多课堂教学的动人场面也是在学生身上表现出来的。因此,我们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造,给知识只是给了学生一个肉眼;给视野、方法才给了学生一个显微镜。 
  3、新课程呼唤我们的教师要有教学个性,更呼唤教师素质的提升。教学条件固然重要,而素质更重要。条件和手段在一定程度上靠教师去创造。因此,教师的素质应有合理的知识结构、高尚的人格魅力、个性化的教学风格、和谐的师生关系和可贵的创新精神,真正在课堂“指点江山”,在课外“激扬文字”。 
  新世纪的教师重任在肩。在新的课程改革和教学实践中,让我们努力转变角色,学习掌握新的教育要求及专业技能,与新课程同行,与学生一起成长,用更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不断超越,为人类历史上最为壮阔的课程改革写下辉煌的篇章。 
  二00五年十一月二日 

  结果通报见下页: 
  语文组新课改优质课评比复赛安排表及结果通报 
  姓  名 职称 科目 授课时间 授课班级 授课内容  评分 等级评定 
  张军 中二 语文 10.12 九(4) 致女儿的信 94.5    A 
  韩冰 中三 语文 10.14 八(3) 亲爱的爸爸妈妈 93.5    A 
  智玉海 中二 语文 10.19 九(8) 敬业与乐业 93    A 
  许建军 中二 语文 10.20  九(2) 作文的拟题与开头 90    A 
  王彩虹 中二 语文 10.14 七(3) 农夫和蛇 88    B 
  杨海华 中三 语文 10.13 五(7) 金色的鱼钩 86.5    B 
  彭爱琴 中三 语文 10.13 七(5) 背影 85.5    B 
  豆玉琴 中三 语文 10.18 五(5) 军神 85    B 
  崔爱萍 中二 语文 10.24 八(1) 台阶 83.3    B 
  刘梅 中二 语文 10.26 八(6) 背影 82.4    B 
  刘琴  语文 10.14 五(1) 草原 82.2 C 
  单维晓  语文  10.12 五(4) 威尼斯的小艇 76.5 C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