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两首》教案
作者:郭蕾| 时间:2004/6/23 17:50:49 来源:原创 人气:4350
教学目标:了解诗歌的内容,理解诗人的情感,掌握读写的方法。
重 难 点:品析诗歌的语言,学习抒发抽象情感的方法。
方 法:1、一诗四读法:读一读、说一说、品一品、做一做
2、师生共同学习第一首,学生自学第二首。
一、导入:
由简介余光中导入,并明确目标。
二、读一读
1、听课件朗读,注意范读中的语速、节奏、重音和感情是如何处理的?
2、生讨论、回答、仿读。
3、师生明确:舒缓、深情。
4、采用同桌对读、男女生赛读、个人展示读、全班齐读等形式反复朗读,初步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
三、说一说
1、诗歌虽短,却包含了丰富的内容。按记叙文的要素来看,写了那些内容?(生答)四节诗就像四幅柔美哀伤的画面,依次展现在我们面前。我们能不能根据刚才找到的要素,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用语言把这四幅画面给描述出来呢?
教师范例:(读第一节诗后,我仿佛看到:)春天的清晨,我拿着一封信看了又看,最后小心翼翼地投进了信箱。那是一封寄给遥远的家乡母亲的信。在朦胧的泪光中,我仿佛又看见离别时母亲那在寒风中颤抖的白发,似乎又听见母亲在村头一遍遍呼喊我的乳名……“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抱得三春晖。”母亲啊,而现在,我只能遥寄乡愁与邮票,随君直到故园里。
2、分组想读,先讨论,后指名回答。教师穿插相关古诗词评说。
3、我们来为这四幅离别的画面分别命名。讨论并明确,形成板书。
四、品一品
1、我把这首诗改为“邮票小小寄深情,船票窄窄情更深,坟墓矮矮愁煞人,海湾浅浅裂心肺。”大家看好不好?不好!我们就要品一品原诗美在那里?请同学们再读诗歌,用“改一改、删一删、调一调”的方法品析。
2、大家讨论回答,师生共明确,并形成板书。(讨论充分活动充分)
3、小结:如果说小时侯的母子别还可以用邮票来弥补,长大后的夫妻别还可以用船票来弥补,那么后来的生死别却是永远无法弥补的乡愁。然而,在诗人的笔下,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那一湾浅浅的海峡,人为的阻隔了台湾同胞和祖国大陆的血肉联系。因此,尽快消除隔阂,让海峡两岸的人民早日团聚,是诗人心底的呐喊,更是华夏儿女的共同心声。正是因为诗人将抽象的情感具体化,将个人的乡愁普遍化,再加上结构精巧,语言优美,所以成为诗坛中的一支奇葩。
五、用以上方法以四人小组的形式自学席慕容的《乡愁》。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
六、做一做
1、仿句:乡愁是……,理想是……,爱心是……,友谊是……。
2、补填下列这首诗,使第一节和第三节语意连贯。
小时侯,母爱淌在乳汁里,吮着它,香甜甜。
上学后,母爱 , , 。
而现在,母爱藏在枕头里,枕着它,爱意绵绵。
七、结语。齐背《乡愁》,下课。
附板书:
乡愁
读一读 邮票 结构精巧
说一说 船票 将抽象的情感具体化
品一品 坟墓 将个人的乡愁普遍化
做一做 海湾 语言优美
文章评论
共有 1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