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祝福》中的“祝福”
作者:无锡市辅仁高级中学 李曼泓| 时间:2004/6/25 22:26:40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976
中学语文教学往往偏重于对鲁迅作品内容的解析,对其形式研究却重视不够。笔者在听取苏州大学刘祥安教授讲授的《现代小说的叙事学研究》课程后,尝试以叙事学的方法观照《祝福》一文中的环境描写,倒也有一些不同以往的感受。因此,此文想就《祝福》的环境描写,谈一点看法。
环境在故事中具有多种作用,它可以形成气氛、增加意蕴、塑造人物乃至建构故事等。特定的环境描写,不仅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同时也具有深化作品意蕴的作用。
鲁迅在小说《祝福》中,巧妙地把祥林嫂悲剧性格上的几次重大变化,都集中在鲁镇“祝福”的特定的环境里。小说中有四次有关“祝福”的描写。
第一次是描写镇上各家准备“祝福”的情景。
“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村镇上不必说,就在天空中也显出将到新年的气象来。灰白色的沉重的晚云中间时时发出闪光,接着一声钝响,是送灶的爆竹;近处燃放的可就更强烈了,震耳的大音还没有息,空气里已经散满了幽微的火药香。我是正在这一夜回到我的故乡鲁镇的。” “年年如此,家家如此,——只要买得起福礼和爆竹之类的——今年自然也如此。天色愈阴暗了,下午竟下起雪来,雪花大的有梅花那么大,满天飞舞,夹着烟霭和忙碌的气色,将鲁镇乱成一团糟。”
小说在开头叙述了旧中国农村注重过旧历新年的旧俗,渲染了鲁镇年终祝福的热闹忙碌的气氛:晚云的闪光、爆竹的钝响、幽微的火药和人们忙碌的景象。调动了读者的视觉、听觉和嗅觉,写得层次分明,具体形象,使人如见其景,如闻其声。其中有一句话“年年如此,家家如此——只要买得起福礼和爆竹之类的,——今年自然也如此”值得注意。这句话点出了辛亥革命以后农村风俗习惯依旧,封建思想依旧。“年年”“家家”,分别说明延续时间之长、涉及范围之广。而在破折号插入的部分“只要”一句,貌似条件简单,实则道出在这贫富悬殊的社会里,穷人是无福可祝,无福可言的。愈阴暗的天色、梅花大的雪花,“将鲁镇乱成一团糟”等语句透露出叙述者对这种气氛的反感和贬抑,昭示着小说主人公祥林嫂的悲惨命运。
第二、第三次是对鲁四老爷家祝福情景的描写。
祝福本身就是最富有特色的封建迷信活动,所以在祝福时封建宗法思想和反动的理学观念也表现得最为强烈,在鲁四老爷不准“败坏风俗”的祥林嫂沾手的告诫下,祥林嫂失去了祝福的权力。
“‘祥林嫂,你放着罢!我来摆。’四嫂慌忙的说。‘祥林嫂,你放着罢!我来拿。’四嫂又慌忙的说。”四嫂简单而有力的话语,把祥林嫂打入了另册。在主家最需要女佣出力的时节,作为女佣的祥林嫂,却失去了劳动的权利。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