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他一默,满堂生风

作者:稽山中学 李晖|  时间:2004/6/29 18:02:19  来源:原创  人气:606



    幽默是人类智慧火花的闪现。前苏联著名教育家斯维特洛夫认为:“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就是幽默。” 语文课堂需要幽默,它是调味品,是润滑剂,是助推器,是催化剂。它像一只魔棒,绚丽了思想,灿烂了语言,丰润了心田,浓厚了情感。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越来越深切地的感到:生活不能没有幽默,语文课更不能没有幽默。偶尔适时适度地幽他一默,满堂生风,一室流彩。
    在接手新的班级时,设计一些独特方式进行自我绍是很必要的,决定着教师是否能快速地为学生所接受。笔者在今年刚接手的高三班级时,了解到这个班的学生曾对语文课有厌学的情绪,于是在第一节课的自我介绍有了一番这样的设计。
    在常规的起立问好之后,我深吸一口气,面带微笑,缓缓地说:“同学们,今后由我带着大家一起走进语文世界,去高山寻宝,去大海访珍,对话名人,叩问心灵,塑造自我。”此时全班同学的目光都亮亮得聚焦在我的身上。
    “先请大家猜个迷语吧。谜面是大扫除,打一活动。”同学面面相觑,个别人嘀咕着,却没有一个敢大声说出点什么,我不是真正想考查学生,于是慢慢得说:“这个谜语的谜底呀,就是,理—灰—。”同学都欣然笑了,可这还远远不够呢。
    我接着说:“理灰,其实就是李晖的谐音字。”我边说边把“李晖”二字端端正正地写在黑板了,“李晖正是我的大名。”“噢――”同学脸上都绽开了花。
    “大家都看出来了,我个子不高,相貌平平,有句俗语,人不可貌相,海水不斗量。我带了三届毕业生,你们是我的第四屇学生。我的祖先李聃曾做过孔子的老师,不知他的思想才学能否在我身上重新发芽开花,我将不断地努力。”
    此时,我看到,同学们的笑容中有了欣慰,目光中有了信任,就趁热打铁,更上一层楼。“从刚才的话中,同学们一定听出来了,俺不是绍兴人。俺是东北银(人),雪村不是唱“东北人都是活雷锋”吗?那么我相信,我会以东北式的真诚与热情赢得同学们的理解与信任。”话语未尽,满堂的掌声顿起,我的心落了地。
    课后有一位同学在周记这样写道:“我向来喜欢男语文老师,因为他们博学而且幽默。可今天不一样了,李老师,我喜欢你!”不需要形容,不需要表达,我心已醉。
    幽默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诸如夸张、比喻、双关、歇后、飞白、婉曲、顶真、曲解、衬映等等修辞方法,都有助于语言表达的诙谐。富有幽默感的格言、警句、俗语、笑话、急智之言、风趣的小故事等,也常常是教学幽默运用的材料。
    近年来赵本山的小品红遍了大江南北,有些经典性的诙谐语可谓家喻户晓,这些话就像发酵粉一样,能情绪分子兴奋细胞迅速活跃起来,灿然开颜,朗然一笑,轻松加愉快。
    一次上公开课,许多老师来听课,学生很紧张,一个问题下去了,都低着头,不吭一声,我有些急了,时间不等人呀。我微笑着说:“同学们面对问题都很谦虚,如果那位同学心中长出了高高的毛竹(化用成语“胸有成竹”),就可抢选回答,要不你也可以用目光送给我点秋天的波菜(出自小品《昨天·今天·明天》)什么的,我也就心知肚明了。“同学们发出了笑声。“如果同学们还紧张,那我告诉你个办法,你站起来后,心里对自已说:‘我叫不紧张,我叫很放松(出自小品《我想有个家》)。’”同学们早已笑得前仰后合,脸上飞起了红霞。
    幽默不仅可以通过语言,也可以通过表情动作来表现。在教学中运用相声、评书、戏曲中的表演艺术,一样殊途同归。
    当然,幽默不是为幽默而幽默,而是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自然天成,不着痕迹。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