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情感的载体
作者:湖南省长沙市第三十七中学 唐永红 时间:2006/2/12 7:11:31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710
一轮明月,缺圆盈亏,历时邈远,汇聚着历史的烟尘,承载着人类的情感,从苍茫浩渺的宇宙中缓缓走来。
(1) 青天明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2) 俱怀意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3)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4)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群直到夜郎西。
(5) 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
浩渺苍穹,亘古一月,在诗人李白的心目中,具有如此神秘多姿的魅力,承载了诗人的情感:引来明月倾心相向,提出心中的疑问以求答案:喜悦得几欲攀上明月,揽之入怀;寂寞忧愁时甚至可以举杯邀月,把愁绪寄托于那轮永恒的明月;甚而至于,可把古今月色赊来助酒,化解无尽的千愁万绪……
这轮魅力无穷的明月从大诗人李白的情感世界中走来,走进唐诗词王国,走进历代文人墨客心灵之后,幻化出来的又是怎样扑朔迷离的银色世界呢?明月,作为人们驰骋想象,抒发情感的亲切对象,又装载着人类多少丰富而复杂的思想感情呢?下面,让我们走进诗歌王国的融融月色,去找寻这轮艺术明月所承载的千情万绪。
1、欢欣愉悦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似瑶台镜,飞在表青云端。”孩童的浪漫天真,对明月由 喜爱之情,在白玉盘.瑶台镜的比喻中得到形象体现,使人受到愉悦的体验;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在这里诗人王安石希翼趁皓月当空,乘舟返乡,月色中洋溢着理想境界中的欣喜欣慰之情;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与“新月如佳人,出海初弄色。娟娟到湖上,潋潋摇空碧。”这两首诗无不充满了对月照乾坤,辉映苍穹的惊喜之情,充满了对月美的欣赏,对月美的赞叹。这轮明月所承载的是人类欢欣愉悦的思想感情。
2、苦闷孤独
(1) 明月何皎皎,照我床罗帏。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
(2)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3) 深院静,小庭空。断续寒砧续风。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栊。
(4)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来往,缥渺孤鸿影。
(5)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月亮反映着古代诗人骚客孤独与寂寞的心态,反映着失意者寻求慰籍与解脱的心理。“夜吟应觉月光寒”,并不是月光真有冷暖之人分,而是月亮构成了孤独与失意者的苦苦心象。正因如此,明月才牵系着诗人嗟时伤悲的情怀,皎皎明月当空照,闺中人却“忧愁不能寐”,“断续寒砧断续风”,牵动着人们回首往事的心绪;关山森寂,冷月无声,苍茫悲凉充斥着天地;连一向豪放旷达的苏东坡也写出“缺月挂疏桐”之句,一弯残月,满情孤寂,月下彷徨,忧苦之情不可遏止。最具代表性的是白居易《琵琶行》中的诗句:“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在激昂的乐曲戛然而止之后,突然推出一轮江中白月,诗人怜人不幸和自我伤悲,弹奏者的慷慨情怀与欣赏者的心有戚戚,如烟之往事与现实之感慨都笼罩在一轮无言凄然的秋月之中了。
3、思乡愁情
亘古一月,两地相思,诗歌王国里的这轮明月,更多的承载着去游天涯的孤臣浪子的思乡愁情。人们怀念家园、父母的情思,常常寄托明月的传递。月亮是昭然于天际凝然不动的乡愁,牵系着相思的心灵,缩短着时空的距离。如:
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杜甫:戌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白居易:三五夜中新月色,二千里外故人心。
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徐祯卿:故园今夜月,迢递向人明。
苏 轼: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一轮明月,汇聚着历史的烟尘,缓缓走来,走进现代人的艺术领域,仍散发着她无尽的光辉,装载着不变的思想情怀。
新月弯弯
像一条小船
我乘船归去
越过万水千山
花香
夜暖
故乡正是春天
你睡了么
我在你梦中靠岸
诗人沙鸥在这首短诗《新月》中,把银钩似的一弯新月比作“一条小船”,仿佛诗人情感的阐门,一触即发;接着,诗人以虚为实,凭借想象踏上返回家乡的旅途,用“花香、夜暖”四个字,从嗅觉和触觉等方面立体地展现了故乡春夜的迷人美景。最后,诗人借新月之船,将绵绵不尽的游子之情,洒落在故乡的土地上,洒落在故乡的梦里。这不正是海峡对岸的台湾同胞日夜盼望回到大陆母亲怀抱的心情的真实写照吗?
月圆盼梦圆,中国足球44年来冲出亚洲的梦想,终于在2001年10月7日这个团圆的日子里看到了希望;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梦想也有了圆满的结果;中国北京终于取得了2008年奥运会的举办权;中国上海也如愿地把世界博览会“搬”了回来。海峡两岸人民的心里,同样守候着一个不变的期盼:月圆,梦也圆。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