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高中语文》选修简介

作者:佚名  时间:2006/3/10 17:42:37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1856
  中国现代诗歌选读 
  该教材大致根据中国现代诗歌发展各阶段的概貌组织单元,结构、体例有所创新。全书着力于引导学生学习鉴赏中国现代诗歌。入选篇目既重视有影响的大家名作,也照顾到其他优秀作品。“思考与练习”也不乏富于创意的设计。
  戏剧欣赏
  该册教科书编写指导思想明确,意在通过教学让学生掌握戏剧欣赏的一般知识,培养阅读和欣赏中外戏剧的兴趣,提高戏剧欣赏能力和文学修养。符合课程标准的精神和要求。该册的设计思路较有特色,分别按戏曲、西方演剧和话剧编排为三个单元,构成由中到外、由古及今的递进关系,便于对中外戏剧知识的了解。    
  全书框架结构比较合理、清晰,按照戏剧的主要种类安排和划分单元,三个单元之间又有内在的联系,形成了一个中外、古今的格局。选文计较有代表性,都是中外著名戏剧家的经典作品。特别是专门设有戏曲单元,使该册在同类教材中有其特色。课文编排具有特色,所选课文能够既注意其经典性,又注意戏剧类型和风格的互补,有利于学生较全面地了解戏剧文学知识。每个单元后面的欣赏储备和知识链条简明而有针对性,突出了对中外戏剧史知识、一般戏剧常识和欣赏戏剧的能力的培养。注意与必修课的衔接,在课后的探索与交流中注意提醒学生对以往已经学习过的戏剧作品进行再思考和价值联想。
  传记选读
  该教材编写指导思想明确,结构框架有创意,精心设计“今朝风流”、“异城人生”和“古今余韵”三个单元,时间和空间上兼顾古今中外,文体上兼顾白话、文言,单元标题醒目,能吸引学生,激发学习兴趣。每个单元中,分别设计了“单元导语”“基本阅读”“扩展阅读”“表达交流活动”“学习链接”和“推荐阅读”六个栏目,既有基本的阅读和写作训练,又提供了机动灵活的选择空间。
  该教材设计的“模块综合评价表”体现了学生自我评价和教师评价、学生相互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分项评价和综合评价相结合的特点。
  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优点和特色:
  一、编者以双视角将唐诗宋词元散曲中大家的作品编为基本阅读课,将其他名家的作品分为拓展阅读课,“基本阅读”部分按重要作家编排,突出个性,“拓展阅读”部分按作品题材内容分类编排,兼顾群体,这样的框架有利于作品点面结合,重点突出,又显示出一个阶段创作的多样性,反映文学史的基本面貌,保证了较广的阅读面。
  二、教材设计了“表达交流”和“阅读向导”两个栏目,加强了课程的活动指导性,相信能引起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教材的表达交流设计了一些实践项目,有些设计有创意,如要求学生到诗词中找色彩名句,这种设计可以启示学生举一反三,进而去寻找其他类型的名句;如43页李商隐《柳》,第二题要求将此作与贺知章同题诗歌比较;第三题要求解析“可怜”一词在不同诗篇中的含义。注重诗词曲创作中的词句锤炼,使鉴赏不致架空。有些活动的设计有一定难度,但可以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可以充分发挥优秀学生的潜力,如标列一些诗词的格律模式,鼓励学生仿作旧体诗词和散曲。
  大部分选入的作品都设计有资料信息以备学生查考,虽然详略不一,但所链接的资料都是名家评说,对学生深入领会作品具有较好的启示性。
  三、编排与版式设计比较生动活泼,有古代诗人画像,有山水画,给人在阅读之中以美的感受。
  唐宋散文选读
  优点和特色:
  一、大体以文体为经、主题为纬编排单元,使散文的思想性与艺术性两个方面都能得到较好体现。教材在编选体例上采用了基本阅读、拓展阅读和推荐阅读三种方式,层次分明,功能明确。选文内容份量比较精练,也比较适中,符合新课标规定的基本课时,可操作性强。教材在新课文的开发上下了工夫,注意乡土题材,选入了张九龄《荔枝赋》。
  二、教材在正文旁采用了旁批的评论方式,对学生有一定启发,可引导学生培养钻研文本的良好习惯。
  三、“鉴赏提示”突出重点,要言不烦。课文注解也较为详尽。所附“资料信息”均精心筛选,出自名家之论。“推荐阅读”介绍相关读物,有切实的帮助。重视文言实词的积累,编制了相关练习。
  短篇小说欣赏
  本册教材内容为短篇小说欣赏,编选者力图通过所选课文激发、培养学生对小说这种文学体裁的兴趣、提高学生欣赏小说的审美能力,同时通过对优秀的经典小说的审美鉴赏,进而培养学生积极进步的精神品格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从入选的课文来看,有的歌颂优美的爱情,有的批判专制的旧社会,有的表达对生命的热爱,有的表现对个人自尊的敬重,有的描写面对困难时的坚韧不拔,有的表达对时间的哲学思考,其主题都是积极向上的,其编选的指导思想比较好地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与原则。所选课文难易适中,所设计的练习研读活动比较注重培养学生的积极自主学习的能力。
  此册教材的主要优点与特点是:
  一、在内容健康的基础上,比较注重从小说的叙事特征来选择课文,所以选入的课文在叙事形态上比较丰富多彩,有日记本、意识流、抒情体、笔记本、说书体、也有重叠叙述体,有传统的第三人称全知叙事,也有第一人称的限制叙事,这样使学生从多种角度和层面来鉴赏小说,对丰富学生的小说知识、提高学生的叙事能力很有帮助。
  二、编选者在介绍小说知识时,既注意传统,也有选择地介绍了一些20世纪重要的前沿的小说观念,如陌生化、复调小说、意识流、魔幻现实主义等等,这些介绍可以帮助学生对20世纪盛行的现代主义小说思潮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三、课程练习的设计比较简洁,提示性的问题比较多,有益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四、每篇作品前的引语,大多隽永,恰切,发人深思,阅读提示能切入角度突出小说特征,抓住作品重点。
  五、选篇份量适中,比例平衡,适宜于教学。
  语言文字规范与应用
  编写者按照语文新课程的理念设计编写本册教科书,重视这类教科书的实用性特点,编写中将语言规范的思想和方法渗透在对语言实例的细致分析中。本册教科书特别注重联系方言地区实际情况,比较方言和普通话的异同,辨别语音、词汇、语法和文字使用中的正误,通过较大量的练习,帮助学生提高运用语言文字的水平。教材编写力求浅近、通俗、生动。
  《论语》选读
  本册教材对《论语》一书的思想有总体的比较深入的把握,设计的16个单元涵盖了《论语》重要的内容,符合选修课的精神。
  教材整体的编写风格平实、简洁、严谨,用语亲切,不尚浮华;内容单元的标目简明准确,易于为中学生理解。所设计的“扩展阅读”“单元活动”“学海泛舟”既有对儒家思想的阐述,又有相关知识的扩展;选取的材料大多生动丰富,既有对传统文化(专辟“儒学知识”一栏)的理解,也有阅读文言文需要的一些文化常识。“单元活动”特别注意联系中学生的现实生活特别是个人修养,有比较明确的导向,设计的题目具体贴切,无生硬之感,值得肯定。“单元活动”设计的练习突出对文本的阅读,题目类型丰富,内容具体,有助于提高文言文的阅读水平。“阅读橱窗”“学海泛舟”所选资料既有知识性,又富趣味性,浅显易懂,切合中学生实际。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