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补充说明

作者:佚名  时间:2006/3/12 22:02:36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967
  湖南省教育考试院 
  关于《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补充说明 
  语 文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湖南卷)命题,根据《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与湖南省中学语文教学实际,将对试卷结构、题型、赋分作适当调整:(1)第一大题语言知识及运用,由2005年(湖南卷)的6道小题,调整为4道小题。(2)2005年(湖南卷)第21题,独立为第六大题(文章赏析)。“文章赏析”不是简答,也不同于小作文,它是对考生阅读与表达能力的综合考查,重点应落在赏析上。(3)写作题,将继续限制文体。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湖南卷,共七大题,21道小题。其中一、二、三大题为单项选择题,占36分;四、五、六、七大题为其他题型,占114分。 
  以下内容不列入今年考试范围:①识记中国重要作家及其时代和代表作,②识记外国重要作家及其国别和代表作,③识记文学体裁常识。 
  今年命题使用的工具书为:《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辞源》(商务印书馆)、《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和《新华成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试卷内容、题量、赋分如下: 
  一大题:语言知识及运用,共4小题,12分。 
  二大题:现代文(一般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文章)阅读,共4小题,12分。 
  三大题:文言文阅读,共4小题,12分。 
  四大题:文言文翻译、古诗词赏析和古诗文默写,共3小题,21分。第1小题,翻译,9分;第2小题,赏析,6分;第3小题,默写,6分。其中,为切合本届考生的学习实际,默写的范围为教育部2002年颁发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古诗文背诵篇目。 
  五大题:现代文(文学类文章)阅读,共4小题,17分。 
  六大题:文章赏析,共1小题,16分。 
  七大题:写作,共1小题,60分(其中含卷面书写分,3分)。 
  附录: 
  五、现代文(文学类文章)阅读(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贝多芬:一个巨人   何为 
  客人敲开了贝多芬家的门。 
  “他不肯接见你的,”女佣站在门槛上为难地说,“他任谁都不肯接见。他厌恶别人去打扰他,他要的是孤独和安静……” 
  但是这个好心肠的女人经不住客人的苦苦要求,捏弄着她的围裙答应去试试看。 
  她带领来客到贝多芬工作的屋子,在那里最惹人注目的是两只对放的大钢琴。女佣在一旁指点着说:“在这只钢琴上他工作,在那只琴上经常弹奏。别以为这房间杂乱无章,我曾经想收拾一下,后来发觉那是徒然的。他不喜欢我整理房间,就算整理好了,两分钟内就会弄得零乱不堪。过去那一边是他的厨房,他自己做东西吃,吃得这样简单随便,也不让我帮他一点忙。可怜他几乎完全聋了,又常常不舒服,什么声音他都听不清楚,看着真教人难受。还有他那个流氓一样的侄子,一天到晚来麻烦他。——瞧,他下来了,我希望他不会责怪我。” 
  沉重的脚步声踏在楼梯上清晰可闻。到第二层的时候,他稍稍停留。随后他走进门来了。一个躯体五呎左右的人,两肩极宽阔,仿佛要挑起整个生命的重荷及命运的担子,而他给人明显的印象就是他能担负得起。 
  这一天他身上的衣服是淡蓝色的,胸前的纽扣作黄色,里面一件纯白的背心,所有这些看上去都已经显得十分陈旧,甚至是不整洁的。上衣的背后似乎还拖着什么东西,据女佣解释,那拖在衣服后面的是一具助听器,可是早已失去效用了。 
  他无视于屋内的人,一径走向那只巨熊一样蹲伏着的大钢琴旁边,于是习惯地坐下来,拿起一管笔,人们可以看见他那只有力的大手。 
  客人带着好像敬畏又好像怜惜的神情,默不作声地望着他。他的脸上呈现出一个悲剧。一张涵蓄了许多愁苦和力量的脸。火一样蓬勃的头发,盖在他的头上,好像有生以来从未梳栉过。深邃的眼睛略带灰色,有一种凝重不可逼视的光;长而笨重的鼻子下一张紧闭的嘴,衬着略带方形的下颔,整个描绘出坚韧无比的生的意志。 
  女佣略一踌躇后,走上前去引起他的注意,可是他的表情是不耐烦的。 
  “什么?又是怎么了?”他大声说。接下去倒像在自言自语:“倒楣,今天!哦,今天我碰到的那些孩子,对我嘲笑,捉弄我,模仿我的样子。” 
  女佣向客人指了指。 
  贝多芬说:“谁?那是谁?” 
  他又粗着嗓子喊:“你们说的声音大些,我是个聋子!” 
  客人小心翼翼递过去一张字条。贝多芬戴上眼镜,专注地凝望了一会,“好,你们竟敢到兽穴里来抓老狮的毛,”他说,虽然严肃,但脸上浮现善良的微笑,“你们很勇敢……可是你们不容易了解我,也很难使我听懂你们的话。过来坐在我旁边,你们知道我听不见的。” 
  他敲敲自己的耳朵,随手拿过来一张纸一支铅笔给客人。 
  客人在纸上写道:“我们要知道你的生平,把你的消息带给万千大众,使他们了解你真实的好灵魂。” 
  看了这几句话,一滴泪在大音乐家眼里闪光。他喃喃地如同独语:“我的好灵魂!人家都当我是个厌世者,你们怎么会想到这个!在这里我孤零地坐着,写我的音符——我将永远听不见音乐,但是在我心里发出的回响,较任何乐器上演奏的都美。我有时不免叹息,我真软弱……一个音乐家最大的悲剧是丧失了听觉。” 
  贝多芬神往地说:“一个人到田野去,有时候我想一株树也比一个人好……” 
  他接着说:“你可能想到我——一座峰岭已倒落了的火山,头颅在熔岩内燃烧,拼命巴望挣扎出来?” 
  贝多芬激动而又沉郁的情绪深深感染了来访者,客人不断写下笔记。 
  命运加在贝多芬身上的不幸是将他灵魂锁闭在磐石一样密不通风的“耳聋”之中。这犹如一座永无天日的幽囚的小室,牢牢地困住了他。不过反过来在另一方面,“聋”虽然带来了无可比拟的不幸和烦忧,却也带来了与人世的喧嚣所隔绝的安静。他诚然孤独,可是有“永恒”为伴。 
  贝多芬留客人在他屋子里吃简便的晚餐。在晚餐桌上说起他往昔的许多故事,包括他在童年时跟海登和巴哈学习时的生活,包括他为了糊口指挥乡村音乐队的生活。贝多芬还向他的客人叙述自己最后一次出席指挥音乐会…… 
  他对客人大声说:“听我心里的音乐!你不知道我心里的感觉!一个乐队  只能奏出我在一分钟里希望写出的音乐!”  
  (选自《文艺春秋副刊》,1947年2月15日第1卷第2期,略有改动) 
  16~19小题(略) 
  六、文章赏析(16分) 
  20.从下列题目中任选一个,对《贝多芬:一个巨人》这篇文章进行赏析,300字左右。 
  (1)“巨人”的述说 
  ——简析《贝多芬:一个巨人》的语言描写 
  (2)“老狮”的画像 
  ——谈谈《贝多芬:一个巨人》的肖像描写 
  (3)他者的视角 
  ——试析《贝多芬:一个巨人》的侧面描写 
  附录二
  古诗文背诵篇目
  (一)古文(10篇)
  劝学(节选:从"学不可以已"到"不知学问之大也") 《荀子》
  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屈原列传(节选:从"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到"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司马迁
  陈情表 李 密
  滕王阁序(节选:从"时维九月"到"声断衡阳之浦") 王 勃
  师说 韩 愈
  阿房宫赋 杜 牧
  六国论 苏 洵
  游褒禅山记 王安石
  前赤壁赋 苏 轼
  (二)诗词曲(30首)
  氓 
  《诗经》 
  离骚(节选:从"帝高阳之苗裔兮"到"来 吾导夫先路"  
  屈 原 
  迢迢牵牛星 《古诗十九首》 
  短歌行 曹 操 
  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 陶 潜 
  山居秋暝  王 维 
  蜀道难  李 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  李 白 
  将进酒 李 白 
  兵车行 杜 甫 
  蜀相 杜 甫 
  客至 杜 甫 
  登高  杜 甫 
  登岳阳楼 杜 甫 
  石头城  刘禹锡 
  琵琶行 白居易 
  李凭箜篌引 李 贺 
  过华清宫(长安回望绣成堆) 杜 牧 
  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 温庭筠 
  锦瑟 李商隐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李 煜 
  雨霖铃(寒蝉凄切) 柳 永 
  桂枝香(登临送目) 王安石 
  念奴娇(大江东去) 苏 轼 
  鹊桥仙(纤云弄巧) 秦 观 
  声声慢(寻寻觅觅) 李清照 
  书愤(早岁那知世事艰) 陆 游 
  永遇乐(千古江山) 辛弃疾 
  扬州慢(淮左名都) 姜 夔 
  长亭送别(节选:【正宫】【端正好】 王实甫 
  注:以上篇目推荐给学生背诵,不一定都选作课文。白话诗文背诵篇目由教材编者和任课教师推荐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