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轻肥》课堂实录

作者:佚名  时间:2006/3/26 14:12:40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5029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白居易的《轻肥》。请问,“轻肥”是什么意思?是“又轻又肥”?“减肥”?还是其他意思?(此问意在引导学生看注释②)
  生:不是。“轻肥”是“轻裘肥马”的意思。
  师:大家能把“轻肥”扩展成一个短语吗?
  生:穿轻裘骑肥马
  师:能不能通俗一些?
  生:穿裘皮大衣,骑高头大马。
  师:这人是谁?请从诗是找出。
  生:内臣(太监)。
  师:找得准确。那么请大家思考两个问题。
  1、这些内臣(太监)做了什么?你看过后有什么感受?
  2、作者在诗中有没有直接发表评论或意见?
  3、如果让你来发表意见,你将发表什么样的意见?
  学生看书,思考,小组讨论。
  师:请第三组全体同学朗诵全诗,其他组的同学准备回答问题。
  第一个问题:
  生:写内臣们去军中赴宴。
  师:他们赴宴前是怎样的神态?
  生:“意气骄满路”
  师:他们赴宴时的场面如何?
  生:赴宴的人“皆大夫”、“将军”,“走马去如云”。吃的是佳肴,喝的是美酒。酒足饭饱,骄气更甚。
  师:回答得很好。请问,诗人对此怎样评价的?
  生:“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
  师:这是诗人的评价吗?
  生:不是,也是陈述事实。
  师:对。全诗诗人没有作一处评价,但那不代表诗中不包含诗人的评价,你能读出诗人的评价吗?请用“本诗通过……表达了……”的方式,进行概括,每小组要有文字记录。
  分四人小组讨论。
  师: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该诗,现在我请两位同学起来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这首诗。
  二生(一男一女):很有感情地朗读了全诗。老师作了简评后,又作了范读,可以看出,老师的范读起到了感染作用,同学们纷纷鼓起掌来。老师也就趁热打铁:同学们,谁来回答刚才的问题?
  一生起来回答问题。
  生:本诗通过描写内臣的荒淫无度的生活和劳动人民的痛苦生活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从而有力地批判了封建阶级,对劳动人民寄予了极大的同情。
  师:很好。这位同学概括全面而准确。这首诗就是写宦官的骄横之态,并与江南天灾作比,表达诗人对官场奢侈生活的批判和对人民疾苦的深切同情。
  现在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把这个评价写在书上。
  同学们立即开始整理。
  师:同学们,我们还记得杜甫的一句是关于统治阶级和劳动人民强烈对比的名句吗?
  很快地。
  生: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师:真佩服同学们的记忆力。有人说,白居易的《轻肥》所表达的思想内容跟杜甫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大家能发表一下看法吗?如果这是一道高考题,满分为5分,请问这个题按怎样的步骤回答,怎样给分?
  小组讨论后
  生:先找出诗中与“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思想内容相同的地方 ,给2分,然后解释,给3分。
  其他同学也纷纷发表看法。
  师:我觉得本题应该先解释“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2分;然后再找出《轻肥》中跟该句思想内容一致的地方,并加以解释,2分;最后,将二者共同的东西合起来加以概括,1分。
  同学们能自己整理出这个题的答案来吗?
  大家纷纷整理。
  师:请问,本诗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生:对比。
  师:大家认真想想,本诗的对比有什么特点?如果按高考的要求来答这个问题,该怎样回答?
  一时间同学们好像很迷茫。
  师:刚才在讲到诗人在诗没有直接发表自己的意见,请问这是不是特点?
  生:哦,是的。
  生:本诗对比的特点就是,诗人自己不评说,不议论,并将两种现象并列写出,让读者自己去评论。
  师:这样回答很好了,但如果是考试,本题是5分的题,这样答该给多少分?
  师:3分。怎样才能得满分呢?
  生一脸茫然。
  师:还应该答出这样对比的好处。
  学生们恍然大悟。
  师:这样对比的好处是:比诗人主观议论更有说服力,有“四两拔千斤”的效果。
  师:好了,时间也到了,下去后,请将刚才的这个题整理出来。
  下课。
 

文章评论

共有 2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

  • 焦虑 于06-01 09:36发表评论: 第2楼
  • 引导到位,分析透彻
  • 快快乐乐 于02-28 17:40发表评论: 第1楼
  • 无本之木